上回我們講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陽性後要進行侵入性產前診斷檢測,今天我們就來全面的介紹一下產前診斷。產前診斷是在孕期透過抽取胎兒的絨毛、羊水或臍帶血進行基因診斷。
由於是侵入性的檢測,所以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由於臨床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這個風險是很低的。由於這個風險的存在,所以醫生並不會讓所有的孕婦進行產前診斷,那麽什麽樣的人會建議做產前診斷呢?檢測內容有哪些?用什麽方法來檢測呢?檢測流程如何?
產前診斷適應征
1. 唐篩或NIPT陽性的孕婦。
2. 有遺傳病家族史或遺傳病患兒生育史的夫婦。
3. 夫妻染色體核型結構異常的夫婦。
4. 單基因遺傳病攜帶者篩查攜帶同一基因致病變異的夫婦。
5. 超聲等常規產檢異常的孕婦。
6. 透過三代試管嬰兒生育的孕婦。
檢測疾病範圍
1. 染色體異常,如13三體、18三體和21三體等染色體非整倍體,又比如天使症候群、貓叫症候群和Velocardiofacial症候群等拷貝數變異。
2. 單基因病,如耳聾、馬凡症候群和軟骨發育不良等單個基因導致的遺傳病。
檢測方法
1. 染色體微陣列芯片(Chromosomal Microarray Array, CMA),分為CGH芯片和SNP芯片。CGH芯片可以檢測非整倍體和拷貝數變異。SNP芯片可以檢測非整倍體和拷貝數變異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單親二體和多倍體的檢測,但CNV的檢測效能上較CGH芯片稍差一點。基於2種芯片的特點,市場上目前有一些復合型的芯片產品同時包含了2種新品的特點。具體檢測CNV的大小取決於芯片的探針密度。
2. CNV-Seq,這是高通量測序方法在CNV檢測上的套用。該方法可以檢測非整倍體和拷貝數變異。相對於芯片方法檢出的分辨率會更好一些。
3. 核型分析,該方法是抽取羊水或臍帶血後進行細胞培養,然後在減數分裂中期進行染色,透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的結構。該方法目前是染色體分析的金標準,但分辨率較為粗糙,可以分析非整倍體、多倍體、大片段拷貝數變異(5M以上)、染色體倒位易位等結構異常。
4. FISH,該方法透過設計探針然後與樣品進行雜交反應,進而得到檢測結果,理論上核型可以分析的FISH都可以分析,但前提是要有商業化的探針,而且不能進行全基因組水平的檢測,所以只在特定的場景套用。
5. 基於PCR進行特定染色體(主要是13、18和21號染色體)檢測的方法,優點是成本低,但是由於芯片和測序成本的降低,套用越來越少。
6. 全外顯子組測序,主要針對單基因病進行檢測,但是由於產前診斷的特殊性,報告報出標準尚不成熟,近幾年才開始套用於臨床,但潛力很大。
7. 特殊基因疾病檢測方法,對於一些有特殊疾病家族史的,比如地中海貧血、多囊腎和脊髓性肌萎縮等,由於常規檢測方法受限,要用專門的方法進行檢測。
檢測流程
通常情況下,產前診斷會做一個核型加一個CMA或者CNV-Seq進行非整倍體和CNV的檢測,兩種方法互相印證,若遇到結果矛盾的時候,再用FISH方法驗證。近幾年由於全外顯子組測序的推廣,對於懷疑單基因病的胎兒,會進行一個trio全外顯子組測序(胎兒加父母同時測序)。針對有地貧或多囊腎等特殊基因疾病家族史的夫婦,會有針對性的檢測方法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