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參考標準有設定範圍,但也都設定了最低標準,不達最低標準就是不正常。
正是因為察覺到孩子不正常,我們才會帶孩子去就診,或者及時幹預,取得最佳的幹預結果——不正常不代表有病,但有病一定不正常。
本回答的思路:
- 提供參考標準
- 提供多維度參考標準
- 建議對照標準明顯落後的孩子就醫診斷
- 提供父母能做的具體建議
孩子的事,無小事。
以下是原答案:
不正常。
不管參考哪家的標準,題主所問寶寶的語言發育都 滯後 了。
參考標準
關於18個月孩子的語言發展標準,以下是各權威機構的參考資料:
美國疾控中心(CDC) [1]
能說出一些簡單的單詞能邊說「不」邊搖頭
能將自己想要的東西指出給照顧人
美國兒科學會 [2]
盡管存在個體差異,但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能掌握50個口語單詞,並能把兩個單詞組合成一個短句梅奧診所(Mayo Clinic) [3] :
能辨識熟悉的人、物和身體部位的名字能遵循簡單的指示和手勢
能說10個以上的單詞
北京市教委2018年頒布的指南 [4] :
進入語言發展加速期,愛聽、愛模仿成人的語言能將2~3個詞組合起來,會用簡單的短語表達自己的需求
有時會創造出莫名其妙的新詞和古怪的句式
如果有這些表現,建議去醫院排查疾病
有時候,單純的語言發育滯後只是暫時的。孩子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也可以在家人、或者語言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很快追趕上語言的發育水平;
但是,有時候,語言發育滯後可能提示孩子存在聽力喪失、其他領域的發育遲緩,甚至是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等問題。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如果孩子不多說話,而且有以下表現時,最好及時就醫 [5] :
不像其他嬰兒那樣喜歡擁抱很少對父母露出快樂的微笑
似乎沒有註意到父母是否在房間裏
似乎沒有註意到某些噪音(例如,似乎聽到汽車喇叭聲或貓的喵喵聲,但當你叫它或她的名字時卻沒有)
表現出 只 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喜歡獨自玩耍,似乎「不理會別人人」
對玩具不感興趣或不喜歡玩,但喜歡在家裏玩東西
對小孩子通常不感興趣的東西有強烈的興趣(例如,寧願隨身攜帶手電筒或圓珠筆,也不願攜帶毛絨玩具或喜歡的毯子)
能對電視廣告說abc、數碼、單詞,但不能用單詞來要求他或她想要的東西
似乎什麽都不怕
似乎沒有以一種典型的方式感到疼痛
別怕,即使有什麽問題,越早幹預,效果越好。
只看題主的描述,似乎寶寶只會喊「爸爸」、「媽媽」的疊詞,如果寶寶能喊出其他單字,例如「蛋」、「燈」、「貓」等等,其實也算是他所掌握的單詞量的。
促進寶寶語言發育,父母能做這些事
如果孩子不存在上述問題,或者在醫院排查後無恙,就需要爸爸媽媽來積極引導寶寶的語言學習了。
我認識一個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但去醫院排查後並未身體疾病。他的媽媽猶豫再三,最終辭職回家陪伴他。
有了媽媽的陪伴後,很快寶寶就會說話了,而且其他行為方面的問題也慢慢得以改善。
寶寶的語言發育和 大腦認知發育 是密切相關的,後者的三個必要元素包括 營養、早期啟蒙和保護 :
每餐中超過50%的營養都會作用於寶寶的大腦發育。所有這些能量都會激發寶寶大腦的神經元連線 [6] 。
對0-1歲的寶寶:
父母要多與寶寶交流,即使是寶寶的啼哭、微笑或呢喃,也要給予及時的回應。這樣一來,寶寶會意識到父母就在自己的身邊,這也能幫助寶寶發展社會及溝通技能。對1-3歲的寶寶:
父母可以多與兒童進行積極的交流。研究顯示,這種交流有利於在兒童長大後控制自己的情緒沖動。父母也可以多以提問的形式和兒童互動,因為問答往往比直接對兒童發出指令要更加有效 [7] 。
父母也應該鼓勵互動性強的遊戲,幫助兒童掌握學習所需的技能,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這有助於兒童培養積極的世界觀與良好的應對能力。
因為研究結果顯示,孩子越多接觸積木等簡單、富有創造力的玩具,其語言技能提升越快 [8] 。
相反,當父母給予兒童的持續關註與支持,實際上是為他們提供了多一層的保護,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包括與陌生人交流、開學第一天,或者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等。
一些更具體的建議
其實,只要父母能多和孩子互動, 任何形式的「談話」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詞匯量和語言能力。
甚至當寶寶剛誕生時,父母也可以 模仿孩子發出的各種聲音—— 當孩子發出聲音時,即使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聲音,也可以它當作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對話。
透過對話給予孩子(甚至在嬰兒期)關註非常有益,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也有助於建立牢固的親子紐帶。
美國各地的圖書館裏都有早期啟蒙的宣傳單,強調父母需要每天都帶著孩子唱、讀、說、玩(sing, read, talk, play)——這四種互動方式,最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我寫過一篇如何陪0-1歲寶寶玩的回答,歡迎戳:
至於1歲以上的寶寶,玩法就更多了,例如可以和他們:
唱歌:邊唱邊跳,或者借助道具讓寶寶理解語言的意義
遊戲:借助一些最簡單的玩具
閱讀:開卷有益,從繪本開始讀起
我們有時候開玩笑說,對著不會說話的寶寶強行尬聊,聊到自己都要精分了。
但只要多放下手機,關註寶寶的需求,多和孩子互動,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即使回應和陪伴,這些努力沒有任何一絲會白費。
畢竟,能全心陪伴寶寶的時間,也就那麽屈指可數的幾年!
參考
- ^https://www.cdc.gov/ncbddd/actearly/milestones/milestones-18mo.html
-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toddler/Pages/Language-Development-1-Year-Olds.aspx
-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 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in-depth/language-development/art-20045163
-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0-3歲兒童早期教育指南[M].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
-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toddler/Pages/Language-Delay.aspx
- ^https://www.unicef.cn/parenting-site/eat-play-love
- ^http://www.child-encyclopedia.com/sites/default/files/docs/coups-
-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ediatrics/fullarticle/571274
- ^ Walker, Susan P., et al., ‘Ine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The Lancet, vol. 378 no. 9799, October 2011, pp. 1325–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