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痛心。
所有的高贊回答都在罵這位媽媽
這是一篇求助問題,最後卻成了 批鬥大會。
自媒體人,帶情緒是基本操作,
但如果這個「基本操作」傷害了當事人, 難道你們的內心不會痛嗎?
媽媽打孩子確實應該批評。
但是, 至少批評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幫助,不是自媒體人本應有的基本價值觀嗎?
知乎大V很多是我的好朋友。
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太愛惜那個1歲的寶寶,所以很生氣。
但我仍然要說這些話。
可以恨鐵不成鋼,但請稍微帶點正能量可以嗎?
比如問題下 @Iris 的這個評論,我是認同的。
什麽?
你問我這位媽媽的問題根源是什麽?
一、這分明是產後抑郁癥的征兆
每7位媽媽中就有1位可能有產後抑郁 。產後抑郁癥的癥狀與一般抑郁癥沒有顯著區別。 [1]
抑郁癥患者一般會有什麽行為?
雖然理論上,產後抑郁一般在生產後 3-6個月會 自愈。
但是,但是!
這是「一般情況」。
嚴重情況下, 延續2-3年 , 甚至終身影響都是有可能的。
以我多年心理咨詢的經驗,導致產後抑郁嚴重情況的非常非常常見的因素,就是 缺乏家人的關愛和情感支持。
尤其缺乏老公的支持。
二、不要跟我說「別人為什麽不打孩子」
一個人抑郁起來,什麽事情都做的出來 。
別說打孩子。
抱著孩子自殺又怎樣?
百度搜尋關鍵詞 「抑郁癥媽媽自殺」 展示出來的新聞觸目驚心。
看看新聞的日期。
幾乎每個月都會有這樣的新聞。
這還不夠引起我們的重視麽?
別跟我說 「為什麽我就不打孩子?」
也許你抑郁的時候有老公或家人把孩子抱走幫你分擔了;也許你抑郁的時候有財力請保姆讓你得以喘息;
也許你就是心智強大,就是內心堅強。
但人跟人不一樣啊。
抑郁癥的表現也不一樣。
何必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就像寶寶,有的是高需求寶寶,有的是冷靜型寶寶。
你在這方面需求不大,不代表其他人群不需要。
道德是約束自我的,不是用來綁架他人的。
這位媽媽總還沒到「虐待兒童」的程度吧?
人生已然如此艱難,請大家(尤其是公知們)手下留情。 多一份接納,少一分沒有建設性的謾罵。
因為你的一句話,也許會招來數萬粉絲的跟隨,將破壞力瞬間增大100倍。
也許,互聯網是這位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因為你的謾罵,因為你的引領,這位媽媽沒有得到幫助,做出了更傻的行為。
你真可以置身事外嗎?
你的心,真不會痛麽?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如果你真想罵人,最該罵的也一定不是這位媽媽。
三、老公不是最該罵的人嗎?
看這個問題描述,我想問: 「老公幹嘛去了?」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回答:「因為老公要工作討生活。」
工作是很累,我承認。
但新冠疫情期間,我深刻體會到—— 我寧願加班3個月無休,也不願帶孩子一周!
我在下面這篇回答裏帖出過一位全職媽媽的一天日程(是一位日本媽媽)。
這哪是「996」,分明是「007」,而且全年無休。
所以,不要說老公也很累。
帶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倆的事情,況且,一般的工作也沒有帶孩子辛苦。
老公不可能全天陪著。
沒關系, 找爸媽幫忙或者請個阿姨總可以吧?
什麽?爸媽沒空,請阿姨很貴?
鐘點工,每天4個小時,清潔+做一頓飯可以嗎(一般城市3000元左右)?
什麽?這樣壓力還是很大?
200塊請個阿姨幫忙打掃,一周一次。可以嗎?
如果這都嫌貴,那我幫不了了。
如果 一頓飯的價格換取媽媽半天的閑暇都覺得不值得,這樣的消費觀會將自己拉扯到精疲力竭。
四、除此之外,老公還要怎麽幫忙?
下面這篇文章有全面的解答,這裏不再贅述。
好了,慷慨陳詞完了,還得解決問題。
這位媽媽問的是這樣兇孩子會不會對孩子性格造成影響:
五、性格塑造始於情緒管理
看這個標題媽媽應該就知道了。
媽媽很兇,對孩子會有影響。
3歲前,孩子的需求基本都要滿足。
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探索孩子內心的需求。
你要記住:
孩子的哭鬧是需求提出的方式之一。
所以當孩子在哭鬧纏著你的時候, 是你探索孩子需求的關鍵時機 ,也是 建立親密關系的絕好機會 。
你可以先冷靜下來,將寶寶抱起,這樣詢問寶寶:
「寶貝是想讓媽媽陪嗎?」「寶貝是想要玩具嗎?」
1歲的寶寶應該能聽懂大人的相當一部份言語了。
所以當寶寶做出了反應或者指示,你就可以給他更多的幫助。
對寶寶這份哭鬧的接納,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源泉。
如果寶寶只知道哭,不知道說話呢?
這是絕好的語言引導時機。
「你是想要那個玩具嗎?」——「你可以說 ‘車車’ ,來,跟媽媽說 ‘車車’ 」 「你是想吃蘋果嗎?」
——「你跟媽媽說 ‘蘋果’ 」 「你是想讓媽媽抱你嗎?」
——「來,你跟媽媽說 ‘媽媽抱’ 」
明白了嗎?
母親多次的重復關鍵詞匯可以提升 「語言曝光率」 。
有實驗研究表明, 母親每天互動詞匯每增加5%,孩子的語言豐富度就能增加13%。 [2]
所以,不是孩子不懂事。
也不是媽媽不是好媽媽。
只是媽媽缺乏育兒技巧。
六、媽媽還缺乏使用知乎的技巧
我認為,遇到這些育兒問題,你上知乎不應該提這種問題。而是應該靠搜尋下面的問題得到答案:
1、寶寶哭鬧不止該怎麽辦?
2、如何讓老公參與帶娃?
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你也不是最糟糕的那個媽媽, 一定會有很多人也遇到過和你一樣的問題。
比如,上面就是我很早之前的較高贊的回答。
你可以看一看,不一定適合你,你也可以在這些問題裏挑選自己喜歡的回答作參考。
總之
媽媽打孩子,不是「死罪」,請各位公知手下留情。
媽媽壓力大,需要別人的助力,媽媽需要意識到這一點。
育兒技巧缺失,可以有更快捷的方法搜尋。
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加油!
但是,絕對不要再這樣打孩子了!
參考
- ^ 產後抑郁癥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产后抑郁症/2166811?fromtitle=产后抑郁&fromid=937884&fr=aladdin
- ^ Michelle Peter. (2015). When and how do children develop knowledge of verb argumen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verb bias effects in a structural priming task.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81,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