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己帶還是婆婆帶,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足,無法放一起做量化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相加相助和諧相處,但是生活中往往相愛容易相處太難。寶寶的成長0-6歲很重要,個人偏向建議自已帶。例舉兩個小故事。
一、據說小時候外婆對寶媽A不好,於是寶媽A發誓日後一定要對自己的子女無限好。寶媽A和寶爸是情投意合的兩小無猜,有了寶寶後沒有長輩參與,家裏的大大小小事務全寶媽說了算,寶爸不會照顧小孩也不會做家務,但跑前跑後總是個非常得力的幫手。家裏請了工人姐姐負責日常事務,也請了專業保姆在寶媽上班時來家裏負責帶寶寶,陪寶寶吃陪寶玩陪著上PLAYGROUND,媽媽下班時間以及周末自己和寶爸一起帶寶寶親子活動。工人姐姐長得很漂亮,做事很利落總能及時按媽媽發來的食譜變出美食新花樣。專業保姆比較專業只是小貴,但能和媽媽的育兒理念相加也比較投入。寶媽A每天下班後第一時間就會回家,每天堅持晚飯後會親自準備明早的自制麪包。寶寶餵養采用先進的Baby-led weaning 「寶寶主動進食」法,寶媽A可是費盡心機,做足功課,效果很好一家子其樂融融。無疫情時非週期性會帶著姐姐去旅行,也會非週期性安排去看長輩們,三年後有了二寶,曬出來的照片都是幸福一家子。
二、寶媽B是個空姐寶爸自營公司,外婆是護士,初為人母坐月子時請了月嫂,第一次月嫂上門家訪,寶寶奶奶很不高興好象有人欠了她百萬銀兩。事後才知道原來她反對請月嫂,也總是看不慣寶媽的飲食習慣。奶奶每天早上去爬山會采摘一些樹葉回來煲水,讓寶媽和寶媽用來沖涼,一定是在她認為合適的時間裏進行,完全不考慮寶媽的感受月嫂的建議。寶媽吃得少偏愛西餐,奶奶會叨叨沒營養,一天下來完全看不到奶奶抱孫子的喜悅。每天沖涼水適溫時會抓寶寶起來沖涼,空氣是緊張的,氣氛是尷尬的,寶媽理硬著頭皮完成任務似的照辦,每天躲在自已的房間裏不出來......後來寶媽辭工自已帶小孩,不放心給奶奶帶。
大部份人都很愛父母,成長過程中也難免磕磕碰碰,年代不同社會環境不一樣兩代之間必然存在代溝,爺爺奶奶帶孫子便是隔代,從體力從精力從思想意識,側面輔助可以,當主力未必合適。
當然家是很個性地方很不同,家長自已定妥只有相對無絕對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