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什麽總有長輩堅信母乳餵養最好?奶水不足的寶媽應該怎麽辦?

2022-03-31親子

你是真正的「奶水不足」嗎?

常見認為奶水不足的情況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那時媽媽的奶水往往是很少的,但隨著嬰兒的吸吮,乳房得到刺激,奶水就會多起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第一個小時內就開始試著餵奶。

另外的情況是,看到寶寶對奶水的需求非常頻繁,一天十來次,認為沒有吃夠。這也並不一定。新生兒本來就吃得非常頻繁,大概每2小時就會餓,這是正常的節奏。吃的時間長,或者吃完不肯放下來,也或許只是因為依賴。真正奶水不足的表現是,寶寶體重增長慢,比如日均不足20g,或者出生5天還沒開始增加體重,或尿少,或者出現脫水表現,那就可能有問題。

當然,即便一切照書上來,還是有一些媽媽的奶不夠。母乳不足有很多原因,包括分娩失血,營養問題,攝入液體不足,內分泌、代謝失調,乳腺發育問題/損傷等,也有心理精神因素。有時確實有無奈之處,比如媽媽開始結束產休回歸社會以後,如果餵奶變少,缺少刺激,後面奶就開始少了。

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是,隨著二胎、三胎的開放,以及社會、經濟、精神壓力的增大,很多媽媽在生產的時候已經不算特別年輕了,身體條件導致哺乳能力的降低。母乳餵養本身也確實非常辛苦,也讓一些媽媽感覺難以平衡,從而選擇其他方式。

這些情況下,配方奶能夠幫助寶寶獲得最夠好的營養嗎?

母乳是嬰兒營養的標桿

母乳餵養有非常多的好處,有條件都應該母乳餵養。當然,也不是非要強求,因此而產生家庭矛盾更是大可不必。如果家人對母乳和配方奶的問題有所疑問,建議轉發這篇文章給家裏人看看。

要肯定的是,母乳是寶寶早期生長發育所需的完美食物,母乳神奇的地方在於它可以透過改變成份來滿足嬰兒不同的階段的需求,而每個階段,其營養都是充分且合理的。

水份

首先是水份,母乳餵養的嬰兒通常並不需要額外喝水,母乳的量和濃度剛剛好滿足嬰兒的液體需求,額外餵水反而擠占營養的空間。而對於配方奶就要嚴格講究比例搭配,才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醣類

母乳含有200多種醣類,其中乳糖含量較高,而且易消化,是嬰兒早期能量的來源。母乳也富含復合低聚糖,除了提供能量以外,其對於腸道生態系的維持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麽配方奶非常強調低聚糖的成分 [1]

高質素蛋白

母乳富含上千種蛋白質,營養豐富,其中尤其富含乳鐵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這些既是嬰兒生長發育必須的成分,也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促進體格生長,幫助神經發育。例如免疫球蛋白A,在前六個月的母乳中都有豐富的存在,母親透過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A將自己的抗體傳遞給嬰兒,幫助嬰兒出生就開始獲得免疫的保護。

脂肪酸

脂質在母乳的含量高達4.5%,也是嬰兒主要的能量來源。母乳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其中的精華, DHA、ARA、AA、EPA等都是珍貴的營養,在神經系統、視力的生長發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聰明的寶寶離不開這些營養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麽這是成份在作為額外補充的營養品時都價格不菲。

母乳中,相當多的脂質是結構脂OPO的形式,即油酸(O)-棕櫚酸(P)-油酸(O)結構,脂肪酸分別連線在該結構中棕櫚酸的兩端,成為Sn-2棕櫚酸酯。母乳中豐富的OPO可以軟化糞便,減少便秘,也能提高腸道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尤其還能提高脂質和鈣質的吸收和沈積,促進體質和骨骼的生長。

維生素和礦物質

母乳中含有恰當的維生素A、B族、C、D、E、K等,還有豐富的鐵,母乳的鈣磷比2:1,能夠很好的為嬰兒補充鈣質。

但是註意,維生素D作為骨骼生長發育必備的成分,多數情況下僅僅透過母乳還不足以滿足需求,理論上還需要透過接觸陽光等進一步補充,然而嬰兒過度暴露於陽光又存在風險,因此通常推薦母乳餵養的嬰兒添加維生素D,每天400IU,能夠預防鈣缺乏癥。而比較好的配方奶已經添加足夠的維生素D,這點需要關註成份表。

益生菌

母乳還是嬰兒腸道益生菌的來源之一,配合母乳含有的低聚糖成份,能改善嬰兒糞便的pH值和腸道微生態,預防菌群失調導致的腹瀉,促進營養吸收,還能間接調節免疫力。

深入研究中國媽媽的母乳,尋找中國寶寶的最佳營養

母乳雖好,然而常有一些客觀因素和條件的限制導致媽媽們無法足量的母乳餵養,或無法持續長時間的母乳餵養。看現在配方奶的銷量就知道,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常見的,並不必太過勉強。由此,科學添加配方奶粉了就尤為重要了。

好的配方奶粉,應該在成分和營養價值上接近母乳的特點。

然而由於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人種等差異,中國媽媽的母乳和西方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差異很大。例如在北美的調查發現,當地母乳中脂肪酸AA:DHA的比例約為3.5:1,蛋白質含量為10.5 g/L;而在歐洲,母乳的AA:DHA卻是1.9:1,蛋白質的含量是16 g/L。而這兩項恰恰是嬰兒最核心的營養需求。

中國飛鶴乳業基於中國27個省份近2萬例母乳樣本,對中國媽媽母乳特征建立了數據庫(即「中國母乳計劃」),並深入研究,同時也對全行業已公開的中國母乳研究數據進行系統評價,進一步細化了有益於中國寶寶的配方奶的營養要求。另外還納入了公開發表的研究,整合了中國大陸不同地區的母乳成分數據,研究了國內的地域相似性和差異性 [2]

例如上述提到的不飽和脂肪酸成份,中國媽媽的母乳中AA:DHA的的配比為1.7:1,依照此天然成份設計配方奶,有利於共同吸收,對於嬰兒早期的神經系統發育至關重要,同時對視力發育也有幫助。

而對於三大脂肪酸,國外指南推薦SFA:MUFA:PUFA為1:1:1,而根據中國飛鶴的上述研究,中國母乳中的黃金比例應該為1:1:0.7,與國外有明顯差異。

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出現上火和腸道不適的情況,其實跟大量脂質以結構脂OPO形式存在有很大關系。但是普通配方奶的即便添加了OPO,其以SN-2棕櫚酸脂存在的含量僅為20%不到,有些能勉強到30%多,而根據飛鶴數據庫顯示,SN-2棕櫚酸脂在母乳中的天然比例為70%,跟普通配方奶所含相差甚遠。而目前配方奶中,飛鶴卓睿可以達到67%,已經幾乎等於黃金配比。

在母乳的不同成分蛋白活性方面,也能發現很多差異。例如關鍵的乳鐵蛋白可以幫助寶寶調節免疫,抵禦病原入侵。在中國媽媽的母乳中,乳鐵蛋白在早期低於外國母乳,但隨後含量就趨於穩定 [3] 。在分段奶粉中,相應配比的搭配就非常重要。乳鐵蛋白本身非常珍惜,每20公斤牛奶才能提煉出1克,體現了好奶粉的含金量 [4]

好的配方奶也需要富含比例適合的益生菌。嬰兒所需的益生菌包括了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分別占大約2/3和1/4的比例。益生菌對嬰兒有很多的功效,可以抑制致病細菌生長,構建嬰兒自己的腸道菌群。平衡的腸道菌群除了幫助消化功能以外,對嬰兒免疫系統的建立也是有重要作用的。Maldonado等人的研究發現,嬰兒的配方奶中富含益生菌的話,其嬰兒期腸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均能降低。

飛鶴數據庫顯示,健康母乳中的細菌含量為103-105 CFU/ml,其中約92%為益生菌。而好的配方奶其益生菌含量可以高達108-109 CFU/ml,足以滿足嬰兒所需。

總之,經過對中國媽媽母乳的深入研究,好的配方奶究竟好在哪裏,應該從哪些方面更貼近中國母乳,從而更適合中國寶寶。

配方奶應該如何配

通常一勺對應30ml的水,先加水,再加奶粉,才能達到正確的比例,從而兼顧寶寶的液體量需求和營養需求。

但是註意,配方奶在配制的時候到底是用多少溫度的水來沖,這個其實很多人都錯了。當媽媽的都知道40℃的奶適合寶寶和,但絕不意味著是用40℃來沖奶。實際上70℃才是適合的沖奶的水溫,畢竟奶瓶奶嘴勺子等都有一定汙染的可能,70℃既可以殺滅容易導致嬰兒腹瀉的病毒和致病菌,也能避免配方奶營養成分的破壞。不要太擔心益生菌是否被燙壞的問題,好的配方奶的益生菌含量也是有所富余的。先加70℃的水,再加奶粉,混勻以後用冷水冷卻瓶身,差不多了滴再手背上試一試溫度,剛好不涼不燙、不太能感覺到的程度,就可以餵啦。

總的來說,母乳餵養好,這還是需要樹立的觀念。而且母乳餵養還可以透過親密接觸增進感情。但是當寶媽想要使用配方奶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的,好的配方奶一樣可以助力中國寶寶健康成長。

參考

  1. ^ Moukarzel S, 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the Preterm Infant: A Journey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Clin Perinatol. 2017 Mar;44(1):193-207.
  2. ^ Sun H, Ren Q, Zhao X, et al. Region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ature human milk fatty acid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 2020 Nov;162:102184.
  3. ^ Zhou Y, Sun H, Li K,et al. Dynamic Changes in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2021 Aug 24;13(9):2912.
  4. ^ Ren Q, Zhou Y, Zhang W, et al.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the bioactive proteins in human milk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Food Sci Nutr. 2020 Dec 19;9(1):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