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一種學歷貶值,這也是社會發展走到這一部的正常現象。
錢印得多了,貨幣會貶值;文憑印得多了,學歷也貶值。
這當中其實有一個矛盾。現在高校畢業生規模龐大,但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還無法承接這麽多人才,很多人在抱怨不得不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但反過來想,如果不是這二十年的擴招,很多人連穿上這長衫的機會也沒有。試想,要是把211以下的大學全關了,就業難的局面馬上就能扭轉,本科生都會被得很搶手,人均好幾個offer挑。可這不是掩耳盜鈴和開倒車嗎?恢復以前畢業包分配是不是更好?
社會的發展,就是要讓更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一個人能從高中順利畢業,只要想繼續讀書,就有大學可讀,或者,他也可以去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技術,獲得的文憑跟大學文憑同等效力,不受歧視。但是相應地,就不能夠抱著幾十年前的心態,覺得讀了大學,讀了研究生,就應該得到一個怎樣的崗位,就應該有怎樣的發展。文憑是一張入場券,在資源匱乏的時代,這張券很稀有,但是現在和未來,能夠拿到這張入場券的人越來越多,高考不再定終身,大學畢業還得繼續努力。
所以說回研究生當幼稚園老師這件事情上。教師這個崗位,本身「新陳代謝」就很慢,它相當穩定,有編制的老師,有可能一幹三四十年直接到退休。隨著生育率的下滑,學校不關閉就不錯了,能新增的崗位非常有限,但每年大批的畢業生都對這鍋粥饞得流口水呢。所以中學階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博士畢業生應聘老師了。那一層層往下卷,研究生到小學,到幼稚園去,或許不得已,但也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幼稚園的小孩,都還沒有真正開始學習知識,老師是高中畢業還是博士畢業在這點上都差不多。但是如果老師是懷才不遇、郁郁不得誌的狀態,反而可能影響精神面貌,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