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笑得出來的養育】:兒童和成年人有什麽不同呢?

2024-07-06親子
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什麽才是好的教育?每一個家庭的背景,父母、孩子特點都不一樣。所謂「成功」,背後有無數看不見、復制不了的機緣與特色。李一諾認為,只有當我們能開始看見自己,才能開始懂得孩子。只有我們能夠開始愛自己,才能給孩子真實自然的愛。
原文作者 | 李一諾
【笑得出來的養育】,李一諾 著,湛廬文化丨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兒童不是個頭小一號、能力差一點兒的成年人,兒童更像是另一個物種。很多父母沒有時間系統地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沒關系。只要常常提醒自己,兒童不是小號的成年人,就是個很好的起點。兒童和成年人有什麽不同呢?我總結了兩個「核心矛盾」,並經常提醒自己這兩個「矛盾」的存在,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它們可能就是救命稻草。而每次提醒自己時,都算給那顆小種子,培了一次土,澆了一次水。
矛盾一
想象世界vs現實世界
孩子大部份時間是生活在想象世界裏的,而不是在我們成年人認為的「現實世界」。為什麽說是「成年人認為」的呢?因為成年人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對的。孩子說:「爸爸,我想看恐龍。」這個恐龍可以是博物館裏的標本,但是,如果去不了博物館,你在被子裏用拳頭假裝的「恐龍」,也是恐龍。
孩子是生活在想象世界裏的,但這不是矛盾產生的原因。矛盾的產生,是因為我們成年人很難「回到」想象的世界裏。
我們在「現實」的世界裏,會覺得:「這有什麽用?」但如果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誰又沒有過想象的世界呢?孩子都愛玩過家家,他們在這個遊戲裏透過想象來構建世界,構建他和世界的關系以及和他人的關系。
這個遊戲隨時都可以開始,不是非要買一套玩具。玩具商店會賣一些成套的情景玩具,做一大套角色,當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買,但它同時也是某種想象力的固化。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就會發現他們拿幾個小石子,幾根小樹枝,就可以開始玩過家家了。石子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動物,一會兒是士兵,一會兒是野獸,想讓它們是什麽都可以。
電影【窗邊的小豆豆】(2023)劇照。
所謂「想象的世界」,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玩兒」。而「現實的世界」,是「做事」,是邏輯和道理。記住:孩子的語言是「玩兒」。
這時候你腦子裏的「警察」(容易引發「焦慮、評判」的「小我」)就跳出來了,它迫不及待地問了兩個棘手的問題:
問題一,光玩兒怎麽行?!玩兒能當飯吃嗎?!
其實,真能!第一點,孩子們在想象世界裏玩耍,是一個高效學習的過程。就像過家家,孩子們在玩兒中能夠學會表達、傾聽,學會構建復雜角色之間的關系,學會和其他人協作。
而且,這些東西,在「玩兒」裏學,其實才是唯一的正路。不信?你把孩子按到那裏聽你講課,講如何和小朋友好好玩耍,如何表達,如何傾聽,看他能學會不?
我小時候最美好的記憶之一,是鄰居樊明阿姨家偷蜂蜜的「大笨熊」。那時候物質貧乏,樊明阿姨不知道從哪裏搞到了一套大塑膠積木。我和她兒子就用積木搭一個比我們還高的大蜂巢,我們是足智多謀的小蜜蜂,她是蠢笨的大熊,大熊每次進來偷蜂蜜時都會被我們蜇得抱頭鼠竄、落荒而逃,永遠偷不到蜂蜜。這麽一個遊戲,百玩兒不厭。
我後來的幽默感和自信心,大抵和這些經歷有關。
所以,第二點來了,玩兒可以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和自信心!想想我46歲了,回憶童年能有著這樣美好的經歷,也算人生贏家了吧!
所以我在家裏一直備著一套玩具地墊,孩子們可以搭成屋子,搭成隧道,在裏面玩各種遊戲。他們是武士,我是入侵者,可憐的入侵者每次都失敗,只能落荒而逃!
你問——你還沒回答「不能當飯吃」的問題!別急。
電影【窗邊的小豆豆】(2023)劇照。
我和孩子們讀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他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大關丁」。大關丁喜歡玩兒,喜歡吃「糖堆兒」(天津話的糖葫蘆)。後來家道中落,從當年吃糖堆兒到做糖堆兒,從借錢買「山裏紅」(山楂),走街串巷開始,到靠自己重新站起來,這故事有趣得很,也勵誌得很。
看,會玩兒,能安身立命。也就是說:玩兒能當飯吃!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回到根本,孩子在「玩兒」裏所學習和鍛煉的能力——從創造力、執行力,到與別人的合作,解決糾紛……哪一個不是孩子在社會中生存生活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呢?
問題二,但這些能力不夠啊,還得能做題啊!
我在【力量從哪裏來】那本書中分享過一個例子:
2020年要開學的時候,我們準備買一輛二手車。10歲的安迪問我:「媽媽,為什麽我們不能買一輛坦克?」我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胡鬧!買什麽坦克?」後來我想,為什麽不可以呢?於是放下了「胡鬧」的想法,問他:「你為什麽想買坦克呢?」安迪說:「坦克很酷!你要是開坦克送我去上學,那我就是全校最酷的學生啊!」聽到這句話,我完全能夠體會到這份想象帶給他的喜悅。就是!多酷啊!於是我說:「我同意!那咱們討論一下。你看街上沒有人開坦克,為什麽那麽酷的一件事情卻沒有人做呢?」他開始查資料,過了一會兒告訴我:「因為坦克太沈了,會把路軋壞;坦克有履帶,履帶會把地弄壞。」我說:「那我們看看有沒有帶輪子的坦克。」他又去查,的確有帶輪子的坦克,還有二手坦克,價格是幾萬美元,和小轎車差不多,並非不可以接受。但是他有了另一個發現,大家不開坦克的主要原因是耗油!按照他看的那款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和網上相關數據,他核算出來該坦克的耗油量大約是一般轎車的40倍,是一輛混合動力車的80~100倍。計算一番,討論一番,最終放棄了買坦克的計劃。
你看,資訊檢索能力與數學套用題,是不是都鍛煉了!所以,「玩兒」說到底,是一個對兒童友好的「入口」,透過這個入口,不僅可以學,還可以學得更好、更高效。
最後,允許我拔個高:玩兒和想象力這件事,其實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如果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其實一直生活在想象的世界裏,從凡·高、貝多芬,到凡爾納,無一例外,他們都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裏探索和表達,才有了那些了不起的視角與藝術作品。
科學的發展,也都是來自這些充滿想象力的問題。愛因斯坦和費曼就是典型例子。前面安迪研究坦克的例子,也是一個經典的科學探究的過程:他先有了問題,接著提出假設,然後從這個假設開始,去找數據,證明或者推翻假設。
電影【窗邊的小豆豆】(2023)劇照。
所以,當孩子和你說要一起玩兒的時候,真的是給你伸出了一根橄欖枝,是在提醒你從「動物」變回「人」吶!
矛盾二
用「身體表達」vs用「語言表達」
兒童是用所有感官感知世界的,其實成年人也是。但是我們在成為「成年人」的過程中,很多能力都「退化」了。只有兩個能力突出發展、持續精進,一是視覺,二是語言。為什麽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兒沙子,玩兒水?因為這個過程有觸覺,有身體參與。為什麽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兒」?
因為「玩兒」的時候,很多感官都在參與:
身體在運動,風吹過皮膚,花草的味道,手上的蟲子,觸到的泥土……
哪怕是在室內玩兒,也是趴在那裏,擺弄東西。
透過博物館的設計也能看得出來成年人和兒童的區別。面向成年人的博物館,展品往往掛在墻上,或者是將裝置放在展位上,供人賞看,但很少能觸摸和參與。這樣的博物館對孩子來說是很無聊的。
所以如果費盡心力地帶孩子去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館參觀,而孩子對墻上的展品沒興趣,並不能說明孩子沒有藝術細胞,只是因為他們還不具備透過視覺去理解和欣賞藝術的能力。
而兒童博物館和兒童中心都是有大量的「五感」設計的,能夠讓孩子觸摸、聞、聽、擺放、破壞、構建,參與其中,孩子玩兒得不亦樂乎。這個現象背後是同樣的道理。
2023年,我們在日本旅居的這段時間,孩子們最喜歡的藝術設施有兩個。一個是無界(Team Lab)裏的「柔軟的黑洞」:一個大黑屋子,墻是軟的,「地面」也是軟的,想要邁步向前走時,雙腳就會往下沈陷。空間本身會受到人的體重影響而不斷變化。然後,人的身體也會受到不斷變化的空間的影響。人們在空間中走動,各自受到對方的影響。你的身體會改變空間,同時,空間也會改變他人的身體。孩子們在裏面互相推倒,不亦樂乎。這個作品有一段意味深長的介紹:
生活在現代都市,被冰冷堅硬的平面所包圍,我們不用時刻意識自己的身體,也能生存下來。正因如此,我們已經忘記了身體的存在。本來,在自然森林中,平坦的地面並不存在。這套裝置的目的就是提醒我們記起已經遺忘了的身體,讓我們對身體有更多的感知。
第二個是位於箱根的雕刻之森美術館(Open Air Museum)。這是一個基本純室外的藝術館,整個藝術館設在山坳裏,其間散布著雕塑。其中有一個特殊的「雕塑」作品,叫「花園裏的星星」,實際上是一個迷宮,進入迷宮後可以和迷宮裏其他的人在轉角不期而遇。我和孩子們在裏面相互尋找,玩兒得不亦樂乎。
電影【窗邊的小豆豆】(2023)劇照。
孩子在這裏面玩兒,眼睛都是發光的。
孩子眼睛裏的光對我來說是一個強烈的提醒,他們在用身體感知世界,而我們卻常常忘了這回事兒。看到這裏,你可能會想:我沒有機會去這樣的地方,所以孩子錯過了這樣的體驗。不是的,有機會體驗當然很好,但如果沒有,這些啟示是可以隨時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
本文選自【笑得出來的養育】,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作者:李一諾;摘編:何也;編輯:張進;導語校對:趙琳。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周刊】2023合訂本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