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心理學:每個人都渴望被允許,都渴望以我本來的樣子被愛

2024-12-09親子

心理學上講,溺愛是最差的教育方法,如此養大的孩子都不成器。

溺愛的兩種方式:包辦型溺愛和縱容型溺愛。

包辦型溺愛的父母會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不需要動手就可以得到一切,父母不鼓勵甚至不喜歡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這種溺愛方式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和獨立思考的機會,父母習慣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並將其作為孩子的真實感受。

包辦型溺愛的結果是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對孩子則有求必應,無論孩子提出多麽不合理的要求,父母都會盡力滿足。

這種溺愛方式會導致孩子產生狂妄自大、依賴性強、自卑或任性的性格。

縱容型溺愛的孩子通常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無法獨立生活,並且遭遇挫折時容易產生嚴重的逃避行為。

幾乎每個愛無能的父母,都會說,我就是太溺愛孩子了。

溺愛的背後是自私,根本看不到孩子的真實存在。

而養孩子的幸福在哪裏呢?

比如, 在孩子開心 玩著食物,手舞足蹈時,你看見了他,你被他的喜悅和臨在感染,你們相視一笑,就是幸福連結的時刻。

媽媽的生命,被這樣擴充套件和滋養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裏?

孩子的幸福在於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時,他被媽媽看見了!

媽媽感受到他的開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確認。

而養孩子的辛苦在哪裏?

在於孩子專註玩食物時,媽媽對孩子當下的感受視而不見。

媽媽 睜著眼睛 ,卻是全盲,焦慮的活在頭腦想象的世界裏,盯著孩子一舉一動:

他今天才吃了一個蛋怎麽就不吃了,他總是這麽玩,不成規矩,會營養不良的,我該怎麽訓練糾正他的不良習慣......

這樣養孩子,對於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是一場酷刑。

這種總能掃興的父母,就是時刻活在頭腦中的父母。

成長中,他們在現實中碰撞淬煉的機會太過匱乏, 以至 於無法與情感產生連結,故習慣於依賴頭腦的推理。

當一個孩子的感受經常被父母看見,被父母重視,這個孩子天然的就會懂得體貼他人的感受,同時尊重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孩子,尊重規則,同時他是溫暖流動不僵硬的,且情商會特別高。

心理學上講的情商是指既能及時覺察自己的感受又能共情到他人的感受。

而總是被說教被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場合會不受控的「人來瘋」,侵擾他人。

孩子除生理上的痛苦帶來的尖叫哭鬧和撒潑打滾外,其他情緒上的對抗,要麽是不滿足,要麽是被侵擾所致。

需要父母的親密陪伴,沒有得到滿足;當下需要探索體驗某個事物,不被允許等。

當下的不滿足帶來的大哭大鬧,必然是長期不滿足做基礎的。

大多數時候被痛苦滿足的孩子,遇到某些不能被滿足的情況,孩子會很通情達理且好商量,不會哭鬧死纏。

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說話,不請自來地教育孩子該怎樣,越俎代庖地替孩子做事情、做決斷,實則就是在不停地侵擾孩子。

孩子無法專註在自己的空間裏不被打擾,所以才會容易尖叫、暴怒、焦慮不安。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莫名其妙地尖叫,那麽他至少有一個撫養者,很喜歡嘮叨說教,經常沒完沒了對孩子指指點點。

無論他說的內容多麽正確,語氣多麽溫和,都會讓孩子反感。

說教實則是家長把自己的焦慮不安丟給孩子的方式,孩子被家長的焦慮如潮水般包圍,肯定感覺會瘋,故用尖叫尋求自保。

經常滿足會帶來快樂,人性就是如此簡單。

孩子一旦和你想象中不一樣,你就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簽,孩子不鬧情緒才怪。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先處理自己。

先覺 知到 自己的評判,放下評判,單純地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傾聽孩子,你 就會 了解孩子這些「問題行為」背後的痛苦是什麽。

有可能是孩子的一個欲望沒被滿足,有可能是孩子的一個恐懼沒被撫慰。

就算你搞不清楚他為什麽痛苦也沒關系,只要你不去評判孩子,只是接納他,允許他的情緒, 孩子自然就會從情緒中走出來。

同時,當孩子確認父母願意回應他、保護他,願意呵護他的感受,孩子遭受侵害才會勇敢告訴父母。

否則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嚇住了。

對於孩子來說,天然就能完整體驗一件事,這本身就是幸福的事情,而痛苦則來自於父母的控制評判幹擾。

對於成年人而言,父母的控制評判早已內化於心,自動執行來幹擾自己完整順暢的體驗,甚至是徹底陷入劇情去演戲,早已忘記初心。

生孩子之初,我們盼望的永遠是孩子健康快樂長大,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初心漸漸被不穩定的內核所淹沒。

最終演變成,生孩子好像就是為了當作敵人去戰鬥,徹底被劇情控制洗腦,失去了當父母的初衷, 忘記了初心——每個人都渴望被允許,渴望以我本來的樣子被愛。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專欄有療愈創傷和人格成長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擾,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