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
一、兒童天然對動物感興趣
這一點似乎寫在基因裏。
動物和人類同根同源,都是這個世界的重要成員,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活躍的要素。史前動物和早期人類朝夕相處,是敵人、同伴或食物,動物形象或相關傳說很早就應該流傳於人類父母給孩子的口述故事中。
最早的動物擬人藝術創作具體在何時難以考據,但這些多與圖騰崇拜相關。【龍珠超】中破壞神形象就來源於古埃及神話中神明阿努比斯。
在公元前六世紀的【伊索寓言】,就有大量動物擬人形象,它們像人一樣能說話、能思考、有善惡。那時距今也有2600多年的歷史啦,就像人類的童年一樣。
二、造型上與兒童有相似性
哺乳動物對和自己外形差別越小的生物越有親近感。如剛出生的小貓和小狗對狗媽媽來說差別不大,甚至還會給小貓哺乳。小動物和孩子在造型上的相似性更高,更容易讓兒童有代入感。
小孩子都有哪些造型特點呢?
第一是頭大。 嬰兒頭部和身體的比例在1:3左右,繪本動物造型也如此,甚至更誇張。
然後就是「圓」。 健康的小嬰兒臉圓圓的,身體也圓圓的,和孩子很像,還能給人沒有攻擊性的錯覺。很多動物造型本身就符合嬰兒的趣味,如熊的形象頻繁出現在繪本中。熊本來是兇猛的野獸,但因為它的臉、耳朵、身體都圓,就和繪本結下了緣。如果本身不夠圓怎麽辦,那就在畫的時候「圓化」。
最後是「軟」。 小朋友、小嬰兒身體軟軟的,肉肉的,小動物往往也有柔軟的皮毛,動物繪本往往盡量想表達出來這一點。
動物毛茸茸的觸感,圓圓的造型大大的頭,讓形象更加可愛,接近小讀者自身。讓孩子在讀這本繪本的時候, 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書中的角色上。 一旦對角色產生了認同,就能站在主角的角度看世界,跟隨著主角經歷冒險,感受它的喜怒哀樂。
三、動物形象差異大
想起【三國演義】電視劇三顧茅廬一段,劉備在諸葛家門外向小童自報家門:「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然而,童子卻淡淡地回答說:「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兒童名字長容易記不住,記形象也是這樣。小時候我看電視劇【紅樓夢】,經常分不清誰是誰,都是長得差不多的女人,穿得又差不多,但看【西遊記】就沒這個煩惱了,師徒四人妖魔鬼怪造型各異特征明顯,不會臉盲。
兒童年齡小,認知有限,要把足夠的註意力放在故事本身上,如果放在分辨人物上,豈不舍本逐末?動物特征明顯,外形差異大,如繪本【森林大會】,幾種不同動物悉數登場,還利用動物的不同特征制造效果。如果把這些動物都改成真人,恐怕作者要吃力不討好啦!
四、動物意象特征明顯
動物本身特征明顯,代表意象明確,能給兒童的一定心理效應。提起獅子,孩子會想到的是力量、速度、權力、威嚴。哪怕孩子根本不了解權力、威嚴這些詞的具體含義,但獅子代表的意象會給孩子雖然模糊但確實存在的心理感受。
五、動物對孩子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優秀的繪本,往往都能在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神奇想象之間巧妙進出。 換句話說是想象力與事物邏輯並存的。
還是以【好餓的小蛇】這本書為例。蛇善於吞噬食物這是現實,於是吞掉蘋果肚子就變成蘋果的形象,吞掉香蕉肚子就變成香蕉的形狀,這就是基於現實的邏輯推論。越是神奇的結果,就越需要嚴密的邏輯。小蛇依次吃蘋果、香蕉、飯團、葡萄、菠蘿,肚子也依次變蘋果狀、香蕉狀、飯團狀、葡萄狀、菠蘿狀……直到把整個樹都吞掉,肚子變成樹狀……說它理性實則荒謬,說它荒謬又有據可循,一切都是基於現實、遵循邏輯得到的有趣的想象。
動物對孩子來說,是現實存在的東西,但孩子不會天天和各種動物親密接觸,所以又比較陌生,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動物像人一樣會說話、思考、生活,更是基於現實、基於人類的想象。
六、動物有動態
有一本書雖然不是以動物為主角,但是一樣是現實生活和想象力巧妙融合的作品,這就是【一園青菜成了精】。這本書將各種蔬菜擬人,演繹了中國古代改朝換代(農民起義?)的戰爭,童謠朗朗上口,主角又是孩子剛剛熟悉的蔬菜,還蘊藏了蔬菜們的特性,蔬菜都活過來、動起來,又頗具想象力。小男孩對戰鬥之類感興趣,我家大寶特別喜歡讀,讀了幾遍就能全文背過了。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成了精,綠頭蘿蔔坐大殿,紅頭蘿蔔掌正宮。
江南反了白蓮藕,一封戰表打進京。
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蘿蔔掛帥去出征。
白菜打著黃羅傘,芥菜前面做先鋒。
小蔥使的銀桿槍,韭菜使的兩刃鋒……
看來如果植物繪本要畫好,想要吸引小朋友,那必然也要「動物化」,畢竟要會動啊!
圖畫要表達資訊必須借助動作,靜態的畫面表現出動態的情境才能吸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