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一條影片百萬家長點贊,把女兒養成仇人後,她給父母們提了個醒

2024-09-30親子

沒有無可救藥的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

當父母與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連結,才能開啟正向迴圈。

「‘要麽你死,要麽我死,咱倆死一個,我們就解脫了。’

女兒說出這句話時,我心碎到成灰,我不知道自己造了什麽孽。

我們家住17樓,我把窗戶推開,一條腿就邁出去了……」

最近,心理咨詢師王立寧一條講述自己教育失敗的影片在網上爆火,點贊百萬,無數父母感同身受。

她女兒初中時,成績一度跌到了班級末尾,語數英三科成績加起來才勉強夠一百分。

因為厭學,女兒甚至輟學在家好幾個月,每天不是打遊戲,就是吃喝玩樂。

那時,無論王立寧說什麽,做什麽,女兒總會豎起全身的刺,去反抗、攻擊她,如同對待仇人一樣。

她心力交瘁,如同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不明白女兒為何如此,也不清楚自己的教育方式哪裏出了錯。

最絕望的時候,她想過一了百了,但女兒又該怎麽辦?

放聲痛哭後,她不甘心,不放棄,開始拼命向外尋求解藥。

所幸,一切還來得及。

在她的一番努力下,那個叛逆、冷漠、厭學、成績差,簡直無可救藥的女兒,最後不僅愛她,敬她,還發奮學習,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而她的做法,值得每一位父母們深思、學習。

反思

父母若早年欠下感情債

孩子還你的一定是傷痛

王立寧女兒輟學之前,和她的關系就已經劍拔弩張了。

不僅說不得罵不得,母女倆還常常一言不合就幹架。

有一次,女兒故意激她,拿著三科加起來100分的成績問她:「你感受如何?我還有必要上學嗎?」

王立寧很生氣,問女兒不上學幹什麽?

「你養我啊,養多大算多大,你掙錢不就是讓我花的嗎?養不了就一塊死唄!」

聽完,王立寧欲哭無淚,因為她知道,女兒這是在報復她。

女兒小時候,為了給女兒更高的起點,送女兒上貴族學校,她常年奔波在外,幾乎很少有時間陪伴女兒。

多少次,女兒拽著她,哭著求她陪陪自己,她卻要掙錢為由,一次次松開女兒的手,把女兒丟給奶奶。

女兒漸漸長大後,對她日益冷漠,每次除了問錢,女兒跟她再無話可說。

等到了青春期,女兒問題重重,她想要管教時,女兒更是反抗激烈,一邊罵她,踢她,一邊質問:

「你憑什麽管我?你不像是我媽,我奶奶才是我媽!」

王立寧這才意識到,女兒對立的不是她的指導,而是她這個人。

因為她們之間缺乏情感連結,所以無論她做什麽,在女兒看來都是錯的。

所以接下來的兩年,她停掉了所有工作,每天專心陪女兒,接女兒上下學,做女兒愛吃的,母女關系這才慢慢拉近,女兒才開始願意聽她的。

李玫瑾曾提出「 情感資本 」的觀點:

孩子小時候,父母辛苦養育的過程,就是積累心理資本和情感資本的重要時期。

如果你沒有建立好情感資本,等他青春期出現行為問題的時候,很多孩子就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父母根本無法教育和控制這個孩子。

孩子青春期所有的對抗,都源於童年時期父母欠下的感情債。

父母沒有跟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所有的管教都是無用功。

改變

沒有錯誤的孩子

只有錯誤的教育手段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女兒出現問題時,王立寧第一反應就是去糾錯,去改造。

甚至,她還花高價把女兒送到國外一個集訓營,試圖借用外界力量改變女兒,結果卻差點毀掉女兒。

因為那三個月,女兒每天都被訓斥,被體罰,被罰寫100條自我反省。

這種過度的壓抑、否定,導致女兒後面變本加厲的叛逆,宣泄情緒,常常歇斯底裏的咆哮。

有一天,王立寧忍無可忍,便罵道:「我怎麽生了你這麽個東西!」

女兒回懟:「那你把我塞回去吧!」

母女倆又一次爆發激烈的爭吵,因為情緒過於激動,王立寧咣當一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女兒看到後,卻冷漠地從她身上邁了過去,徑直回了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就在關門的瞬間,她的心碎成了玻璃渣,她 嚎頭大哭 ,幾乎一夜白了頭。

整整三天,她都在想,女兒到底怎麽了。

但第四天時,她開始第一次思考:我怎麽了?

因為女兒固然有錯,但她肯定也有問題,不然女兒不會變成這樣。

於是,她開始報課學習心理學、家庭教育,這才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一直以來,自己慣用的教育都是簡單粗暴的,只有要求、呵斥、改造、打罵,從未給到女兒共情、尊重、理解和接納。

所以當她在外學完歸來時,第一件事就是為過往的那些錯誤向女兒懺悔。

女兒看到了她的改變,這才放下戒備和攻擊,說出心裏話:

我就覺得有兩個我在打架,一個覺得我是對的,我要戰勝你,一個我又後悔,覺得這樣不好……

這次,沒有費盡口舌,沒有大動幹戈,在經過一晚的深聊和反省後,女兒主動提出重返學校學習。

這就是教育,父母能夠自省、並做出改變時,孩子才會生起對自我的反思。

反之,父母若總是指責,孩子只會生起一個東西叫自我保護,他會對立,反抗,逃避,因為這種羞恥感孩子不想要。

看見

教育,永遠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女兒返校後,數學又一次考了倒數第一,29分。

王立寧沒有像以前一樣批評和打擊,而是問道:

「這29分代表什麽?」

「代表我啥也不是。」女兒垂頭喪氣回道。

聽完,王立寧忍不住哭了。

女兒刻在骨子裏的自卑,正是她十幾年來,不斷灌輸女兒「學習不好就啥也不是」這種錯誤認知導致的結果。

所以王立寧一邊道歉一邊鼓勵道:

「29分,說明你學會了29分,這是你努力的成果。

倒數第一,也只是說明再也沒有退步的空間了,往後我們就倒著數,42名,41名,40名……你戰勝一個人,就是戰勝自己一次,我們一起加油。」

語罷,王立寧第一次在女兒眼裏看到了光。

之後的一個月,女兒特別努力學習,月考時考了49分。

那天女兒回來時,門是被踢開的,女兒像英雄凱旋歸來一樣,興奮地宣布成績。

從29分到49分,或許依然是不及格,但對女兒來說卻是:我努力了,我做到了,我被看見了,我是可以的。

這份成功帶來的自信與成就,極大地激勵了女兒,讓女兒不再自我否定,而是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會有進步。

李開復說過: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自信,在稱贊中長大的孩子最懂得寬容。」

沒有人天生願意當學渣,一個孩子越是差勁的時候,越是需要被拉一把。

為人父母,我們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不一樣的孩子。

學會調整焦距,去看見,去欣賞,去相信孩子,為孩子註入希望和力量。

讓孩子感覺良好,他才能做得好。

定向

先有箭靶子

每天拉弓射箭才有意義

學習是一個耗能的過程。

加上之前長期厭學,輟學,女兒功課落下太多,舊知識新知識加在一起學,難免吃力。

好幾次,女兒回到家就喊累,不知道這麽辛苦學習是為了什麽?

於是,王立寧便想著給女兒找一個箭靶子。

何為箭靶子?它就是導航,也是目的地。

就拿我們大人來說,如果不知道辛苦工作是為了什麽,每天只知道忙忙碌碌,那工作對我們而言,就是痛苦的,無價值感的。

孩子也一樣,每天努力學習,只知道要考高分,考名校,卻不知道意義何在,時間久了,只會覺得空心,沒有動力。

所以,思考一番後,王立寧便從女兒愛追星這件事著手,讓女兒找到學習的動力。

她先是帶女兒去看了偶像的演唱會,然後趁機說:「要是能在偶像的身邊工作多好啊!做他的化妝師就不錯。」

女兒想了想說:「做舞台設計師吧!我要是能給偶像設計一個舞台,我得多興奮。」

王立寧緊接著就引導女兒選擇一些可以支持這個夢想的目標學校,並跟據從難到易的等級,畫了一個十環靶子,分別是:

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戲曲學院、魯迅美術學院……

事實證明,有了夢想的加持,女兒學習的那股勁特別足,成績也從零環,一直努力到一環,二環……

最後,成功沖刺到九環,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正如有句話說的,啟動孩子的內驅力,就要先啟動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向往。

成功的道路都是由熱愛和目標鋪成的。

它們是激勵孩子不懈追求的動力,是撬動孩子夢想的支點,也是孩子開掛人生的開始。

教育到底是什麽?

相信大家看到這裏,心中都有了答案:

教育,就是一兩的關系,勝過一噸的管教;

是父母不自省,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

是哪怕孩子再差,也永遠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是點燃一把火,燃起孩子內心不斷進取的火苗。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當下也是問題重重,叛逆難管,請別急著教育。

不妨先靜下心來想一想,到底是哪裏出錯了?

我相信,沒有無可救藥的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

找到問題的關鍵,從根處去改變,父母就能和孩子一起開啟正向的良性迴圈。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