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首次啼哭」,向這個世界聲明了他的誕生。
等待了十個月的孩子終於誕生,對於初為人父母的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欣喜,還對這個小生命充滿了好奇。
孩子一出生就喜歡大聲哭鬧,而且孩子天生就知道如何吃奶,這真是太奇妙了!實際上,這些都是孩子的本能求生技能,而且,孩子還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生理反應呢!
新生兒並不是一無所知,以下幾個生存技能,孩子一出生就掌握了
一、覓食本能
孩子一出生,許多人會感到驚訝,為什麽老一輩總是急著讓產婦餵奶,從不考慮孩子是否會吃呢?
實際上,孩子出生就自然會吃奶,這是因為新生兒具備兩種能力:「吸吮反射」和「尋找食物的反射」。
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小時,反應特別敏捷,特別是想要吃奶。
在「尋找食物的反射」作用下,只要母親將孩子放在胸前,並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位置,孩子會自行探索並有效地開始吸吮母乳。
雖然一開始,吸吮和吞咽對於新生兒來說可能稍顯復雜,但隨著不斷的練習,孩子的這一能力會逐漸變得熟練。
尋找食物的反射將在孩子四個月大時消失,但到那時,孩子已經學會了自主進食,這成了他的一項重要技能。
「尋找食物的反射」是孩子生存的本能反應。雖然出生後孩子不再透過臍帶獲取營養,但這種能力為他提供了新的營養來源,透過吸吮母乳來獲取足夠的營養,促進身體發育。
許多產婦可能需要一到三天才能開始分泌乳汁,但透過讓孩子頻繁吸吮,可以加快乳汁的生成。
母乳分泌按照時間不同,可分為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
初乳雖然量少,但營養豐富,十分珍貴,不應浪費。新生兒的胃容量小,初乳可以提供所需的營養。
過渡乳和成熟乳雖然成分略有不同,但都非常營養,適合孩子食用。
到了六個月大,孩子的選擇不僅限於母乳,還可能包括輔食乃至配方奶。
二、從啼哭到自主呼吸
當胎兒還在孕婦的子宮裏時,他無需自主呼吸,因為臍帶不斷提供所需的氧氣。
臍帶不僅供應足夠的營養,還讓他在羊水中更加舒適地成長,同時輸送的氧氣使他能在水中自如生活。
但是,一旦胎兒出生,離開了賴以生 存的子宮,同時臍帶一旦被剪斷,他就失去了繼續獲取氧氣的途徑。
一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麽新生兒一出世就頻繁哭泣呢?
這其實是新生兒展現其生存能力的一種方式,即「自我呼吸」的能力!
失去了臍帶的氧氣供應,新生兒必須開口用肺部進行呼吸。當他大聲哭泣時,這表示他已經掌握了自主呼吸的技能。
雖然大多數剛出生的新生兒哭聲都很響亮,但也有一些寶寶不太適應這個新環境,可能不會立即哭泣。
寶寶的哭聲越大,表明其自主呼吸的能力越強。如果寶寶的哭聲較弱或沒有哭聲,母親應該警惕寶寶是否存在缺氧或喉嚨內有異物的問題。
如何促使新生兒哭泣呢?
-
輕拍新生兒的臀部
如果新生兒一出生就不立刻開始哭泣,可能是他還未適應外部世界,也還沒學會自我呼吸。此時,醫生會輕拍寶寶的臀部,以促使其開始哭泣。
-
輕輕彈打新生兒的腳底
為了讓新生兒大聲哭泣,醫生也可能輕輕彈打寶寶的腳底。輕微的疼痛感會讓寶寶不自主地開始哭泣。
-
清除新生兒口腔內的異物
如果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不慎吸入羊水或其他異物,這可能會影響其呼吸。醫生會及時清除口腔內的異物,確保呼吸道暢通,幫助寶寶順利呼吸。
如果寶寶哭聲微弱,皮膚出現青紫,或無法自主呼吸,且阿氏評分較低,醫生會給予補氧,並在吸氧後重新評估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三、擁抱反射
新生寶寶似乎對周圍環境更敏感,當他們感到驚嚇時,會迅速張開雙臂然後快速抱住胸前,並且會開始大聲哭泣,這是「擁抱反射」的表現。
擁抱反射在新生兒出生時即呈現,並在大約兩個月大時消失。
新生兒還有一個有趣的行為是「握手反射」,當觸摸到寶寶的手掌時,他們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
握手反射通常在寶寶5-6個月大時消失。到了六個月大,寶寶將能自行抓握他們喜歡的物體。
四、踏步反射
有些人對新生兒似乎能「走路」的現象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完全不可能。事實上,新生兒當然還不能真正走路,一般需要11個月至1歲的寶寶才會開始走路。
然而 ,新生兒之所以會表現出走路的動作,實際上是因為「踏步反射」。
當成人托起寶寶的腋下,讓他的腳接觸到地面時,踏步反射會讓寶寶的腳開始模擬走路的動作。這種反射並不會長久存在,在寶寶大約6周大時就會消失,並且在孩子開始學步之前不會再出現。
由於新生兒的腿部肌肉和脊椎尚未完全發育,父母不應過度促使寶寶站立,以保護寶寶的脊柱健康。在抱寶寶時,以橫抱為主是更佳的選擇。
當寶寶進入學步期,會再次表現出踏步行為,但這次是由寶寶自己控制,而非出於踏步反射。此時,母親可以開始慢慢引導寶寶獨立行走了。
五、排胎便
「為什麽寶寶的大便是黑綠色的?與普通大便顏色不同,這是怎麽回事?」許多初為人母的產婦看到寶寶的大便時會感到疑惑。
實際上,這是因為寶寶排出的是胎便,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當胎兒還在母親子宮內時,他的腸道會積累一些排泄物。出生後,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新生兒的大便通常是綠色的,那就是胎便。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很快就會排出胎便,而有的可能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會排便,但只要在48小時內排出即可。
一旦寶寶排完胎便,他的大便顏色將恢復正常。因此,母親不需要過分擔憂。出生後,可以適當給寶寶喝一些溫水,以幫助促進胎便的排出。
不過,如果寶寶在48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便,這可能需要醫生的評估和介入。通常,排出胎便是新生兒消化系統開始正常運作的一個標誌。在這個階段,新生兒的消化系統正在從完全依賴母體的狀態,過渡到獨立處理食物殘渣的狀態。
此外,隨著寶寶成長,他們的消化系統也會繼續發育和成熟,他們的大便顏色、質地和頻率都可能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通常與寶寶的飲食習慣、健康狀況和發育階段有關。因此,保持與兒科醫生的定期溝通,了解什麽是正常的變化,什麽時候需要專業的建議,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非常重要。
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將逐漸掌握更多生存技能,並且他們的身體和大腦也會不斷發展。每個寶寶的成長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父母需要耐心、關愛和理解來支持寶寶的成長和探索。
總的來說,新生兒的每一個反射和行為都是他們生存本能的一部份,這些本能幫助他們適應外部世界,促進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因此,父母和護理人員應該對這些早期反射和行為有所了解,以提供適當的支持和照顧,幫助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