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痛」通常是指父母、兒童及醫護人員無法解釋的反復自限性肢體疼痛,也稱為「兒童期特發性夜間疼痛」,呈良性,通常在初次發作後1年或2年內消失。
一般用於描述兒童在夜間或小睡時痛醒,但又無任何骨骼肌肉異常表現。
生長痛患兒的父母常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即患兒體力活動增加後癥狀就會加重。
雖然生長痛的病例定義不一,但他們存在某些共同的臨床特征,包括:
●生長痛通常開始於3-12歲。
●疼痛主要發生於下肢。上肢痛可合並下肢痛出現。
●疼痛常分布於雙側,位於腿的深部,通常是在大腿、小腿、腘窩或脛骨。
●疼痛呈陣發性,可能為重度。
●較年長的兒童(6-12歲)可能將疼痛描述為絞痛、蟲爬感或不安腿。
●疼痛主要發生在傍晚或夜間,可能會打斷睡眠,通常在清晨緩解,但有些患兒僅白天有癥狀,但白天的癥狀很少限制日常活動。
●按摩、熱療或一階鎮痛藥(如對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可緩解疼痛。
●患兒可以維持正常的活動模式。
●發作時及發作後的體格檢查結果正常。
●大約1/3的患者合並有反復腹痛和/或頭痛。
●患兒常有生長痛或風濕癥狀的家族史。
●疼痛是慢性的,但呈陣發性,通常一周至少發作1次,一共持續數年,並延續到青春期。不過,各次發作之間可能有數日、數周或數月的無癥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