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世界睡眠日,讓我們一起了解「兒童期睡眠障礙」

2024-03-22親子

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優質的睡眠對於兒童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存在睡眠問題或睡眠障礙,不僅直接影響體格生長及大腦發育,還會對情緒、行為、學習及認知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研究表明,兒童期的行為性失眠,其中54.5%可持續至青少年期,43.3%甚至可持續至成年期。那麽,兒童睡眠問題由哪些原因引起?睡眠和心理又有什麽關系?如何能幫助兒童脫「困」呢?世界睡眠日,讓我們一起了解「兒童期睡眠障礙」。

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科失眠心理聯合特色專科門診,一名來自江蘇的2歲半小患兒天天(化名),在家長的陪伴下前來咨詢。受早產和其他疾病治療服藥史的影響,天天的睡眠問題不僅影響其發育生長,還打亂了一家老小的生物鐘。

天天媽媽無奈地表示,孩子晚上睡不踏實,一晚上最少醒兩到三次。

6歲的小晨(化名)同樣遭受睡眠障礙的困擾,他的具體癥狀是頻繁的夜驚,並導致再次入睡困難。「怪獸」和「害怕」是他口中經常會蹦出的詞語。「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兩個多月,每天淩晨3至5點都要醒,醒來就說害怕、渾身濕透……」小晨(化名)媽媽介紹道。

記者采訪發現,隨著孩子年齡增大,睡眠障礙中受自我心理幹擾的因素也愈發明顯。10歲的濤濤(化名)上小學二年級,媽媽表示,持續的多夢多醒甚至夢遊等已經影響到孩子第二天的學習和生活。對於夜驚夢遊的狀態,媽媽記得清清楚楚,但孩子卻記憶模糊:「夢遊的時候他也不看我,就不停喊媽媽、媽媽,也叫不醒,第二天早上起來,一點都不記得晚上發生的事情。」

國際睡眠疾病分類中,將睡眠障礙大體上分為 「睡不著、睡不醒和睡不好」 3大類,其中,在兒童青少年患者中,比較常見的是睡不著的情況,俗稱「失眠」。兒童失眠是指在睡眠時間和睡眠環境符合該年齡需求情況下,兒童持續存在睡眠啟動、睡眠持續或睡眠質素等問題,並導致兒童及家庭的日間功能受損。

專家介紹,兒童失眠年齡範圍涵蓋6月齡到18歲。年幼兒童主要為行為性失眠,具體表現為入睡困難和頻繁夜醒,發生原因往往與睡眠調節能力和睡眠連續性發育較緩相關,和睡眠環境、父母行為等外在因素的互動影響。而到青春期階段,失眠的原因則變得多樣化,包括生理性的節律推遲、軀體疾病、不良睡眠衛生習慣或心理情緒障礙等。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副主任醫師姜艷蕊告訴記者,要針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兒童睡眠特點做相應評估,從睡眠發育性的特點來看其睡眠是否符合相應的年齡階段。「比如,對於大部份嬰幼兒,我們碰到更多的是因為家庭照養習慣的影響,有抱睡、奶睡的問題,由此造成孩子不會自主入睡,導致頻繁夜醒或者更多的睡眠問題。這種情況,我們更多的是給家長做關於睡眠的宣教和睡眠衛生行為指導。此外,生長發育過程中如維D、鈣、鐵等營養元素缺乏,也可能對孩子的睡眠造成影響。如果是大年齡階段的兒童,則要考慮其心理因素,綜合進行判斷。」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心理治療師、博導王廣海表示,隨著孩子心理認知的發展,想象力會越來越好,在學齡前期容易出現夜間害怕和恐懼的心理,如怕黑、怕怪獸、怕鬼等。家長要註意選擇適宜年齡段的電視節目,避免孩子在入睡時皮層過度覺醒或者引起想象緊張害怕;對於孩子談論的恐懼內容,不能在夜間和孩子花太多時間去討論,這樣反而會強化恐懼意識。此外,學習壓力、人際沖突以及註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情緒行為問題,也會引發失眠問題,進而連鎖影響第二天的情緒行為表現,形成惡性迴圈。「我們開設針對兒童青少年失眠的聯合門診,正是希望不僅改善孩子的睡眠,同時也能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文字: 李理

攝影: 閔迪

編輯:魯琳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釋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