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下結論太早,這個愛好吃虧還是占便宜,兩說。
我說的也不光是孩子,對大人也適用。
從行為學角度看,一個有獨立思維的個體,主動自發的選擇什麽樣的行為,則必然從這個行為裏獲得正向收益。
這收益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
而單拿這小孩的案例來看,家長可千萬別錯認為這是分享欲使然,小孩獲得的快樂不僅僅是分享。
因為分享欲這個東西,跟人的私有意識不沖突。
我手裏有兩尾大澳龍,還有一百斤帶魚,我自己把澳龍留下了,把帶魚裝後備箱裏開車送給親戚朋友。
這也叫分享欲,且是建立在我私心之上的分享欲。
而這小孩則不然,他是把自個當成個資源池,把池子裏所有資源都優先給別的孩子挑選。
他得到的是比私有意識下的分享欲,更高一級的快樂。
即萬物由我滋養的快樂。
或者說的世俗一點,這是一種在管理領域的某些流派下非常推崇的「利出一孔」的快樂。
所有利益的源點都由一個渠道做分發。
得利者快樂。
施利的內個孔,也有孔自己的快樂。
這是一種支配的快樂,支配欲也是人類諸多欲望中的一個,它的變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權力。
權力屬於精神快樂,和物質上的利益快樂相互對應,卻又不分高下。
我們看大人的世界,你會發現很多公司的中高層人士,他們得到的錢比公司裏的技術骨幹,或者銷售大拿低的多。
但這些中高層從來沒想過利用自己的資源或者渠道,把自己變成牛逼的技術或者銷售,而他們徜徉在自己的管理崗上樂不思蜀。
這種快樂就是支配的快樂,也是權力帶來的精神愉悅所在。
這種素質在古代皇帝裏挺多見。
比如朱元璋建大明之後,床用一般木床,出門坐的龍輦該用金子的零件,都換成銅的,吃飯四菜一湯,禁止民間鋪張浪費,違者當場拷走充軍。
漢文帝也是出名不貪戀物欲,穿衣服穿粗布的,出門拉車的馬亂七八糟什麽德行的都有,臨死前都得立遺囑說陪葬別奢侈,墳裏頭放幾個瓦罐意思意思得了……
你看這二位皇帝,對治國對管理絕對有抱負,前者啟大明,後者開文景之治。
而他們對於自己能過上什麽樣的物質生活完全不在意。
換句話,他們從治理,管理,支配,權力上享受的快樂,大於他們物質上的快樂。
跟這小孩對照,有諸多雷同。
小孩自己拿著什麽無所謂,但所有的利都是經過他手流到別的小孩手裏,他自己就開心。
可以說這是一種很幼稚的,很原始的,很樸素的,且偏正向的,權力意識的萌芽。
如果家長非得要給孩子扳過來,不難。
你既然現在知道了孩子的快樂,是因為他把自己作為了利益分配的源頭,享受普度眾生的精神快慰,那你給他這地位剝奪了就成。
比如每次出門帶10塊糖,9塊高級的,1塊劣質的。
以前是,哪怕別的小朋友把高級的全拿走,孩子拿最差的內塊都甘之若飴,因為他主導分配了。
現在是,家長出門就把9塊高級的分給別的孩子,剩1塊差的塞自個孩子嘴裏。
心狠點還得追一句:我們家這小怪物,就喜歡賤的。
不用多,一個禮拜不到,孩子就得急。
因為孩子之前樂於用精神快樂彌補物質缺憾,他是主動這麽幹的。
可他現在物質缺憾仍在,但分配的權利被剝奪了,精神快樂也就無了,哪哪都吃虧。
此時的孩子就像個無權無兵的幼主,家大人就是垂簾聽政的太後,幼主鐵定不服。
此時,家大人就可以灌輸給孩子:
看了沒,如果你無私奉獻一時爽,以後外邊就會叫你一直奉獻一直爽,因為他們已經預設你就配吃差的用差的。所以以後手裏有分配權,你別光惦記著口嗨心裏美,先把最好的留給自己,把剩下的叫他們自由分配,他們一樣感恩戴德。
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你把好的留給自己了,而他們選的差的也是白來的,能不開心麽?
這樣就能把孩子教育過來。
但我不提倡這樣, 因為這個路子終究把孩子教育到了過於世俗的道路上來了。
人常說三歲看老,這小孩既然從小就表現出對分配權的渴望,以及他自己確實能從分配權裏得到快樂。
則他是一個天賦樹點在了管理大師分支上的小同誌。
最好是因材施教。
你告訴孩子,現在你分配的糖果或者玩具什麽的,都是俺們家大人給你的,分配權天然就在你手裏。
但我希望你可以用這些資源作為餌料,去給自己換個小小的領導地位。
如果你能夠以這些小玩具糖果跟所有小朋友交上朋友,以後小朋友們一起玩,他們樂意聽你指揮,或者是遊戲的規則由你制定,再或者是你和別的小朋友意見不同的時候,你有辦法叫大多數小朋友站在你一邊,我們給你的糖果玩具,以後翻倍。
這就讓小孩不僅僅是給予,而是在給予的同時思索,叫自己的給予變得更有價值。
有人得說了,虎哥你教人從小就整收買人心這塊兒,不體面。
非也。
人類社會只要存在,則管理者常在,管理者常在,則權力常在。
那麽
讓一個天生熱愛權力,且成就感僅從權力就能獲取的人掌握權力是好事。
這比讓一個天生熱愛物欲,且成就感是透過權力來滿足物欲的人掌握權力好多了。
前者更傾向於完善管理機制來達成人生目標。
而後者則容易把權力當做工具,來實作物欲,也就是又當球員又當裁判,與眾生爭利。
這小孩既然對分配一事情有獨鐘,且物欲淡漠,那麽培養出來,真的變成個高管大手子,他也是個群眾的好幹部。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把合適的棋子放在合適的格子裏。
而不是只從世俗的角度出發,教給各種各樣不同天賦的人去爭奪利益。
否則,後果就是烏央央一片人海,腦子裏除了錢啥都沒了。
而人海裏大部份天資不怎麽物欲的人,哪怕得到錢之後,驀然回首,發現自己仍不快樂……
我開頭之所以說不光是給小孩寫的。
就是想問問大家,有多少人現在衣食無憂,甚至小有積蓄後,仍然不快樂, 甚至比窮逼呵呵時的不快樂更大只。
如果你就符合這種癥狀,靜下來好好想想,你的天賦是在物質上麽?
或者其實你追求的是別的?諸如情感?探索欲?自由?抑或是愛情?
如果你思索出來了確實如此。
那麽你就是一個本身不怎麽物質的孩子。
而導致你去追求物質的內個價值觀,就是題主這類把某種價值取向強塞給你的內個家長。
要不試試花點時間去追求本我想要的東西?
萬一快樂了呢。
我自己有時候就琢磨,世人皆說賺錢好,怒馬美人都是寶,細看財主生平事,似乎也沒特別屌。
於是我開始反思,不能單以物質吃虧占便宜來評判幸福,大概才是另一種活法。
想想自己以前的生活,一邊努力賺錢,一邊越過越頹唐。
像極了一個明明乳糖不耐,卻聽信所有人說牛奶營養高,於是一邊猛灌牛奶,一邊洶湧竄稀的傻逼。
所以我到底應該追求啥?
題目這小孩應該追求啥?
天下人應該各自追求啥?
希望有神仙今個晚上托夢,給俺們指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