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兒子為手機咒我「怎麽不去死」!我放手該吃吃該喝喝,結局亮了

2024-07-13親子

上初一的兒子整天沈迷遊戲,為了搶手機甚至咒我「怎麽不去死」!我快要崩潰了……

小升初,兒子順利考進一所好初中,全家沈浸在喜悅中放松了對他的管理。

就是那個假期,兒子迷上了遊戲。

一開始,我們有明確要求,每天只玩30分鐘。他也答應得很幹脆,但沒幾天我就開始頭疼。

因為每次時間到了他都找各種理由拖延,要麽就是「這一局還沒完」,要麽就是哀求「求你了,我就再玩一局」……

其實一次兩次還好,但他次次都這樣,原本定好的30分鐘被他硬生生拖成1小時甚至更長。

我開始後悔,當初就該堅持拒絕他玩遊戲,畢竟有幾個孩子能抵擋遊戲的誘惑呢?

我開始焦慮他繼續這樣下去,以後會遊戲成癮。想想多少孩子就是因為沈迷遊戲而荒廢學業,我頓時冷汗直流。

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嚴格管控兒子的遊戲時間,說30分鐘就30分鐘,勢必把遊戲癮扼殺在搖籃裏。

但後來我才知道這招實在糟糕。

從那天起,只要時間到了我就立馬搶走手機,不管他是否把一局玩完,更不給他找借口的機會。

這直接激怒兒子,被搶走手機的他滿臉憤怒「你煩不煩,我馬上就要升級了!」然後就在家裏上躥下跳地發瘋,不僅把房間砸得稀巴爛,還揚言不給他手機就不學習了。

別說我氣血上湧,老公也被他無賴的行徑惹怒了,抄起晾衣桿就揍了一頓。

事後,老公還放話:「再敢用學習威脅,就把腿打斷。」

我們以為武力壓制能讓兒子乖乖聽話,但事實是從那天起兒子學習總是心不在焉,一整天都氣呼呼的,隨便翻幾頁就說學完了,做的習題正確率也不斷下降。

我更加生氣了,指責他「你就是玩遊戲把腦子玩壞了,分不清好賴。我們管你是怕你沈迷遊戲荒廢學業,你現在成績這麽好,努力考個好大學,以後你想怎麽玩都沒人管,但現在就是不行!」

兒子不吭聲,一如既往地應付學習。

更令我氣憤的是,他為了玩遊戲開始無所不用其極。

表面上每天按時還手機,但暗地裏,他不知道從哪裏搞來了一部手機,天天熬通宵玩。要不是有次半夜上廁所,我恐怕還發現不了。

那天,我們爆發了劇烈的沖突,爭吵中,兒子朝我吼了一句「你怎麽不去死」,毫無疑問老公又把他打了一頓。

我真是傷心死了,累死累活養大的兒子竟咒我去死,我的心涼透了,很長一段時間沒理他。

我無數次告訴自己:這樣的白眼狼管他幹嘛,他想怎樣怎樣,以後等他長大了,自然會後悔。

那段時間,我真的不再管他,該吃吃該喝喝,一句話都沒跟他說。

兒子也梗著脖子,每天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沒過多久,老師就打電話投訴,說他作業經常不完成,讓我加強監督。

對兒子,我實在太失望了,我更恨透了遊戲,覺得就是遊戲毀了他。

但平靜一段時間後,我不得不重新打氣精神,我說服自己再努力一次。

我開始學習育兒知識,看家長分享的育兒貼文,才知道很多家庭正經歷著跟我一樣的困境。透過不懈努力,我終於明白遊戲不會毀掉孩子,毀掉孩子的是父母的恐懼。

聽過這樣一句話:應對孩子玩遊戲,父母越暴力,孩子越割裂。

每個孩子都明白沈迷遊戲、浪費時間、荒廢學業不好,這其實是控制孩子遊戲成癮最寶貴的先決條件。

但父母用控制打罵進行管束,就會讓孩子陷入情緒對抗,開始跟父母唱反調,越不允許玩,我就偏要玩。

而我恰恰就錯在這裏。

兒子才開始接觸遊戲我就非常緊張,覺得遊戲的魔力太強,生怕兒子遊戲成癮,影響學習。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嚴格控制時間。

一旦兒子玩遊戲超過規定時間,我就如坐針氈,覺得他是在試探我的底線,所以毫不退讓。

結果我越強硬,兒子久越沈迷。

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當我們被告知不要去想一朵紅色的花時,我們大腦會不由地出現一朵紅色的花。

越是阻止,越容易產生好奇,控制約束會讓遊戲的魅力增值。

每次兒子正沈浸在遊戲的愉悅中就被收走手機,只會放大他對遊戲的渴望。

這好比一種美食,每次你只被允許吃一點,總感覺意猶未盡,念念不忘。但如果讓你天天吃、頓頓吃,這種吸重力很快就消失了,人間美味也會索然無味。

應對孩子玩遊戲也是同樣的道理。

那是不是意味著讓孩子想玩就玩?完全不管不顧呢?

當然不是,父母必須明白:我們要解決的不是遊戲,而是幫孩子形成的自控力。

沒有自控力的孩子,即便沒有遊戲,將來也可能有電視、小說、手機等東西毀掉他。

「不管」不是放棄,不再關愛。「不管」是不動聲色、沒有痕跡的管,即不跟孩子形成沖突對抗,透過建立親子關系和發展孩子潛能,一步步引導孩子擁有自控力。

那麽,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1)情緒處理是教育成功的萬能鑰匙

兒子再來要手機,我#深度好文計劃#不像防賊一樣防著他,反復強調時間。

而是心平氣和地問「想玩多久?」

有時候兒子會說2小時,我不跟他爭辯時間太長,而是爽快地把手機交給他。

時間到了我會提醒他「時間到了哦」。往往這時,兒子不會主動交還手機,一般會再玩1個小時甚至2個小時才會還回來。

其實,這時孩子的情緒是擔憂,他知道自己超時,已經做好了被父母批評的戰鬥準備。一旦我們開火,他就會找一堆理由對抗。

所以我調整策略,選擇心平氣和地拿回手機,甚至會開開玩笑「不錯啊,主動交還手機,我以為你要玩一下午呢!」

氣氛輕松了,孩子情緒好了,對我不再劍拔弩張。為了彌補錯誤,他一般會乖乖去做會兒作業,或者去看看書休息一下。

我知道,關於這一點很多父母不認可,覺得自己孩子才沒那麽乖,要是不強硬,他能玩幾天幾夜。

其實不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之前因遊戲產生的控制和沖突太多,時間越長,孩子的情緒、規則崩壞的越厲害,這時突然不管,孩子自然不管不顧地放縱。

越是這樣,父母就越要快速拋棄錯誤的方法,否則治標不治本,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不僅如此,我也不再把遊戲當成洪水猛獸。

有時工作累了,我幹脆跟兒子一起玩遊戲,遊戲結束,我們的關系也更近一步。

親子關系改善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兒子聽話了。

沒了對抗,我再跟他提建議,他很願意配合,即便有不滿,他也會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溝通變得順暢了。

他也不再把學習當籌碼,雖然因為玩遊戲擠掉了一些時間,部份作業還是應付,但比之前好太多了。

02 還權,讓孩子不斷獲得掌控感,建立自控力

有一天,兒子耍完遊戲後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遊戲好玩嗎?兒子咧著嘴笑:你這不是廢話嗎?

我說:媽媽以前搞錯了一件事,我覺得遊戲很恐怖,會讓人上癮荒廢學業。

但後來發現很多孩子有手機,也玩遊戲,但他們能抵住誘惑,合理安排時間,這就是自控力。如果你能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時間,遊戲反而是給你解壓的好工具,我完全不排斥。

兒子聽完若有所思,最後說了一句:但我控制不住!

我哈哈大笑,說:「是很難,但可以試試。」

於是,兒子拿出一張紙給自己定規則: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最多玩1個小時,周六周天完成作業可以隨便玩。

看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非常難。

第一二天,兒子還能控制住,但第三天,他一口氣玩了2個多小時,有時候周末作業還沒完成,就開始玩起了遊戲。

說實話,看到他沒說到做到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

壞習慣的減少就是好行為的開始,要給孩子不斷調整修正的時間。如果孩子一沒做到就批評,他就會為自己的失敗而沮喪,認為自己沒有實作自控的可能。

所以看到兒子滿臉羞愧,我笑著安慰他:「今天超時了有點不好意思對吧。」

兒子摸著腦袋點頭,我說:「你意識到問題已經很好了,而且你頭兩天都做得很好,偶爾一天沒做到也沒關系,你剛好可以想想今天怎麽沒控制住,後面能怎麽調整。」

兒子長舒一口氣,認真思考起來:

「我今天第一局失敗了,就想著再玩一局,結果又沒贏,總想著必須贏,結果一局又一局,就沒控制住自己。」

「我覺得後面得定個規矩,就是連輸兩局就必須下線。」

我給他豎起大拇指:「我覺得你分析得很對,方法也很好,明天試試!」

第二天,兒子早早就把手機還給我了,我有些驚訝。他笑著說:「今天噶太快了!」

我發現,當我開始放權,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看到孩子的進步,在他沒做好時給他打氣,他反而能心平氣和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配合調整。

在我們完美的配合下,兒子在第一個月結束時順利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最讓我欣慰的是,他不僅能抵制誘惑,還學會了合理規劃學習和生活。

比如怎麽做作業既能保證質素和速度,也能騰出更多玩的時間。

不僅如此,他還想到了一些分散遊戲癮的方式,比如下象棋,跟我們一起看書等。

我實在有些震驚,因為小學時他雖然成績不錯,但更多是靠我催、吼、監督,但現在完全靠主觀能動性。

現在想來,我真的非常慶幸,慶幸自己沒輕易放棄。

我也意識到教育是有方法可言的,雖然過程遠不是我講的這麽輕松,反而痛苦煎熬,見效很慢。

但我堅持下來,從根上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實作從內到外的改變卻能一勞永逸。

這是最好的結局,也是最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