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是處於同一個層級的。
就像魯迅與閏土,一個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另一個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依然能夠一起玩耍。
當一個人達到某個年齡時,會逐漸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會形成不同的層次。
就像魯迅在【故鄉】中所描寫的,經歷了多年,重逢閏土時,彼此的溝通變得不再順暢。
魯迅激動地說道:「閏土兄。」
閏土恭敬地叫了一聲:「主人。」她轉身對孩子大喊:「水生,給老爺磕個頭。」
原本,我們之間已經存在了一道令人心痛的厚重屏障。
人是分層次的。
【漢書.古今人表】中列出了不同層次的標準,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個等級。在每個等級中又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下下。這就是「三六九等」的解釋。
在【管子】一書中,根據不同的勞動方式,人被劃分為士、農、工和商。
回到正題,父母為什麽極力希望孩子不要接觸底層社會呢?不是針對個人的成見,而是在親身經歷後做出的選擇。
01
父母處於社會的底層,害怕貧窮。
身為70年代出生的人,我對貧困有著深入的感受。
我的故鄉位於羅霄山脈的中心地帶,村莊依偎在半山之上,前往任何地點都需要爬坡或者下坡,十分不便。
村民養殖豬只,價格往往比山區的要低。收豬的那人說:「把豬從這裏趕到大馬路上,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這樣難道不用勞動力的費用嗎?」
村民們的收入真的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尤其是我家,三個小孩上學,父母僅靠幾畝貧瘠的土地,怎麽也湊不夠學費。
當我順利進入中專的時候,父母非常高興,他們說:「這樣一來,家裏就有了希望。」
父親陷入了困擾,他說道:「這幾百元的學費,該從何而來呢?」
母親花了兩天的時間,回到娘家籌集資金。舅舅說道:「如果負擔不起,就不要讀書了。」
父親下定決心,將耕牛出售了。接著說道:「我去石灰窯工作,拿幾個月的薪金。」
石灰廠塵土飛揚,收入稍高一些,但願意做的人寥寥無幾。
我在外地上中專的那段時間,父母每到春天便在田裏勞作;父親從石灰窯裏出來,雖然眼神依舊炯炯,但全身卻滿是汙垢。
貧窮的日子使父母愈加認識到,只有透過學習才能改變現狀,唯有離開山區,依靠智慧獲取收入。
世上的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至於陷入貧困,因此不會強迫他們去做低水平的工作。
02
父母身處基層,已經感到壓力很大。
在我小時候,我並不了解什麽叫做「小農思維」。
當我長大一些,目睹母親與鄰居大叔為了那塊小空地爭論得熱火朝天時,我便明白了。
一片空地,差不多可以種兩棵大白菜。
父親站在媽媽的一邊,與鄰居大叔決裂了。
有一天,家中的兩畝水田被挖開了幾個洞,所有的水都流盡了,稻谷面臨著豐收無望的局面。
爸爸在田埂邊,憤怒不已。母親推測,這可能是大伯所為,但苦於缺乏證據。
端午節期間,有外地人士前來采購粽子葉。
說定了,每斤四分錢。不過外地人降低價格,聲稱市場狀況不佳。眾人無計可施,只得低價出售。畢竟,如果落到自己手中,粽葉就毫無價值。
不知從何時起,鄰村的人們把粽葉的售價壓到了兩毛五。這讓辛苦了一整天的人,心裏感到無比失落。
終於領悟到,弱者之間互相傷害;人的邪惡,源於對你所擁有的嫉妒、對你所缺乏的嘲笑、對你貧窮的厭惡、以及對你富有的恐懼。
根據人口的構成,你會發現,群體呈現出「金字塔」的形態,底層的人數越多。
人一多,大多數人都缺乏技能,只能靠體力勞動維生,因此競爭非常激烈。如果你選擇不去做某件事,很多人會願意去做,這可能導致你的收入下降,人與人之間競爭加劇。
有些人的胸懷狹隘,會把別人視作眼中釘。只要你取得一點成就,就會引來嫉妒,背地裏會有人對你使絆子。
即使是地位較低的親戚,也不會讓你生活得輕松。總是對小事過於計較,互相贈禮都是表面的客套。確實,貧窮的人常常身處喧鬧的城市,富裕的人則隱居在幽靜的山林中,有著較遠的親戚關系。
03
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不要成為社會的底層。
社會活動家費孝通指出:「在父母看來,孩子往往是他們自身的一部份,子女則是他們理想自我重生的機會。」
果然如此,父母經歷了艱苦的生活,實在不易。他們絕對不贊成孩子走這樣一條路。怎麽可能一家人幾代人都陷在同一個困境中,反復受挫呢?
根據時代的特征,父母進行了深思熟慮,確實不希望孩子們在工廠裏做簡單的工作,或者在老家過著悠閑的生活;即使是在城市裏做保安或者送外賣,他們也不是很贊成。
在我們周圍,存在著 countless 的「虎爸虎媽」,強迫孩子們進入高端圈。
我們還會看到,許多父母竭盡所能,努力支持孩子,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強迫孩子學習,爭取進入更好的大學,最好是985或211高校。
迫使孩子自主創業,尋求穩定的職業。去大型企業、上市公司、擔任管理職務,進入體制內等。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許多70後的人都離開故鄉,在城市裏購置房產,這不僅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更是希望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優越的學習環境,接近那些更有可能讓他們接受更好教育的學校。
目前,許多老人為了照顧孫子孫女,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這並不是他們應盡的義務,而是因為他們目睹了子女生活不如意,於是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04
作為父母,還要知道,高層次和低層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除了財富、房產、交通工具、社會地位等,還有精神狀態、心境、抱負、家庭環境等,都是層次的表現。
如果希望在物質方面有所提升,就必須在精神層面上邁出一步,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若想在高位上長久立足,就必須領悟「德行深厚,承載萬物」的道理。品德與物質相輔相成,彼此促進。
要明白,人總是向更高的地方追求,而水則流向較低的地方;同時也要認識到,水的底部是海洋,而人處於低位時也能成為王者。
身處底層的人,奮力向上追求更高的視野;身處高位的人,盡力幫助他人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