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皮膚衰老是不可逆的 ,於是花不少精力在護膚、防曬上,希望皮膚可以衰老得慢一些。尤其在懷孕後,希望自己保持良好狀態,成為一名「辣媽」。
但當處於孕期/哺乳期這種特殊階段,自己的身體可能不只是自己的了,有些時候跟孩子健康也有關系。但護膚品成分復雜,在「美」與孩子健康安全之間,究竟要如何選擇?下面就隨著上海伯思立一起來看一下吧!
01
孕期/哺乳期絕對不能化妝、用精華嗎?
不一定。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化妝品安全法規的日益完善,護膚品/化妝品中允許添加的成分及濃度均受到嚴密監管。而且, 在塗抹護膚品/化妝品時,絕大多數成分只停留在皮膚內,系統暴露量極少 。所以,並沒有孕期、哺乳期絕對禁忌使用的產品。
但孕期、哺乳期作為一個重要且特殊的生理階段,對於某些成分,我們還是需要嚴肅對待,謹慎使用。
02
物理防曬比化學防曬更安全?
物理防曬劑一般不會經皮吸收,沒有系統暴露風險,且性質穩定,不會在光照下分解,因此 目前普遍認為物理防曬劑比化學防曬劑更安全 。
化學防曬成分
允許使用的化學防曬劑及濃度上限均有嚴格法規,學術界對這些防曬劑的安全性也進行了長期、廣泛的評估,目前合規上市的產品均是有安全保障的。
但大多數化學防曬劑可經皮膚吸收而存在系統暴露風險,有些成分比如二苯酮(Oxybenzone)還可進入乳汁,潛在風險未知; 部份化學防曬劑光照下會分解,性質不穩定,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光敏性 。
目前美國FDA把二苯酮、阿伏苯宗、奧克立林等化學防曬成分歸為GRASE(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and effective)Ⅲ類,認為目前的數據不足以支持這些成分「公認安全有效」,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其安全性。
物理防曬成分
物理防曬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美國FDA把這兩種成分歸為GRASE I類,為公認安全有效的防曬成分。
即使頗有爭議的納米顆粒產品,多數人體或動物研究顯示,局部使用時,納米級的二氧化鈦、氧化鋅無法穿透角質屏障功能完整的皮膚而進入人體。
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認為防曬霜中的納米二氧化鈦濃度不超過25%時,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危害;但應謹慎對待含有納米二氧化鈦的噴霧類產品,因有透過吸入方式進入肺部而造成潛在危害的風險。
所以,相比之下, 孕期、哺乳期更推薦選擇物理防曬劑 ,並且與其他防曬措施相結合,比如減少太陽直射下室外活動,衣物、太陽鏡、寬檐帽等硬防曬,可以達到更佳的防曬效果。
03
宣傳純植物、天然護膚品/化妝品的安全性更高嗎?
不是。
首先,所謂的「純植物、純天然」基本是個偽概念。
乳/霜類護膚品需要乳化劑來達到所需的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狀態;為保證產品保質期,需要添加防腐劑,只有少數產品比如無水配方(純油)、真空密閉包裝(成本高)或配方本身具有防腐性(比如高濃度果酸)的才能做到不添加防腐劑。因此,乳化劑和防腐劑的添加是難以避免。
其次,天然並不等於安全。
多數植物萃取物的成分復雜,作用機理不明,相互作用也未知。受環境等因素影響,穩定性差,批次功效可能參差不齊。
根據歐盟CLP法規,護膚品中的多種天然物質被歸類為有害物質。有研究顯示隨機抽取的歐洲市場上的100個天然護膚品樣本中共含有253種天然物質,其中54種為CLP法規定義的有害物質。半數以上的護膚品中使用天然來源的香料,但屬於過敏性香料成分。
還有一部份則具有內分泌幹擾作用,比如薰衣草油和茶樹油具有雌激素效應和抗雄激素作用。曾有報道3名男孩乳房發育與局部使用含有薰衣草油和茶樹油產品(如發膠、洗發水、肥皂、身體乳液)有關,而停用這些產品後,異常發育的乳房恢復到正常。
雖然目前只臨床觀察到對男童的影響,但含量高的薰衣草油和茶樹油對內分泌的幹擾作用是確實存在,誰使用都可能出現類似風險。
所以, 護膚品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所含的成分,而與其來源是天然還是人工合成無關 。
04
孕期/哺乳期需要使用專用產品嗎?
和普通人一樣,孕期/哺乳期的皮膚護理仍然是遵循「清潔、保濕、防曬」的基礎原則:
1)清潔
孕期女性的小汗腺和皮脂腺更加活躍,可能會更容易出汗和出油,需要常規清潔。根據膚質和出油程度, 合理選擇成分簡單、溫和、適合自己膚質的清潔產品 。
2)保濕
孕期女性更易出現皮膚瘙癢,平時做好保濕護理,維持完整的皮膚屏障功能;選擇成分簡單、安全性高的基礎保濕類產品。
美白、祛痘、抗衰等功效性護膚品往往成分復雜 ,含有上文提到的不安全成分,需謹慎使用。
3)防曬
幾乎所有孕期女性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皮膚色素沈著,比如有礙美觀的黃褐斑,因此更加需要註重防曬,防曬霜可以正常使用,但選擇物理防曬為主的產品更安全,同時結合硬防曬、規避性防曬措施。
總之,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其實並沒有必要選擇孕婦專用產品, 大部份合規上市的基礎護膚產品,只要成分沒有問題,都是可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