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遠點有人。」「往右邊拉槍線!」「後面一個,別被偷了!」「救我救我!」
距離成都市中心幾十公裏外的翼都電競學院裏,二十幾名少年正在「瘋狂廝殺」。
3月寒氣剛褪,正是一年當中的春季。照理說,這群未滿18歲的孩子應該在教室迎接新學期的開始。而現在,迎接他們的是為期2個月的封閉訓練。
電競學院走廊的玻璃墻上,除了校長和教練們的個人介紹,大篇幅是關於「電競勸退」的新聞報道。
少年們每天都會穿廊而過,但很少有人駐足。 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勸退,還是選拔,能夠離夢想更近,才更重要。
15歲的燐仔坐在「艾倫格」房間,一頭金發,戴著耳釘,穿著破洞牛仔褲,一眼就能認出。盡管他只是打遊戲,很少說話。
遊戲玩家一定很熟悉,艾倫格是和平精英的經典地圖。而王者榮耀的訓練教室,叫做「王者峽谷」。
這裏的春季班也只開設這兩個熱門手遊專案。學員年齡集中在14-18歲——再小達不到青訓試訓的年齡標準,再大就錯過了打職業的黃金時期。
「為什麽拍我?」剛熟絡起來,燐仔就向我發問。 金發、紋身、初中輟學,是他最具辨識度的標簽。
06年出生的燐仔,初中經歷過3次轉學:沒有學籍,遭遇老師的不友好對待,一上文化課全班就集體睡覺……2019年11月燐仔選擇輟學。
他喜歡玩和平精英,四天不眠不休後,終於在生日那天沖上「無敵戰神」。這是遊戲的最高段位,只有全服排名前500的玩家才能獲得。
輟學後,燐仔發展了新愛好:紋身。第一個圖案是左手臂上的小鯊魚,紋它「就單純覺得好看,沒別的意思」。
有時他會把紋身遮住不讓我們拍,撂下一句「我怕教壞小朋友」。
他還把媽媽的生日刺在大腿上——因為害怕忘記。燐仔說這是被電視劇誤導了。因為電視劇總有撞頭就失憶的橋段,所以小學生的他一旦在體育課上撞到頭,就立馬跑回教室,在本子上寫滿媽媽的生日和名字。而那個紋身刺在大腿上,低頭就能看見。
燐仔和母親梁俊惠的關系非常融洽——只要不搶手機、不拔網線、不提遊戲和重返校園。
梁俊惠是一名保險代理人,從業7年多。家裏電視矮櫃上擺滿了獎杯、獎牌,這是歷年來銷售業績的證明。 後來我才知道,協定離婚前,她做了7年家庭主婦。
從前,她可以隨時給孩子們做營養、好看的兒童餐,但現在,要學習很多新東西,重新跟社會連線,還要教養兩個孩子,忙到得買外面的熟食加熱。
她自責:「我好像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用心了解燐燐的事了。」而燐仔對學校的記憶只剩下痛苦。梁俊惠計劃同兒子旅行,或是參加親子夏令營,但燐仔哪兒都不想去,只想打遊戲。他說,自己的夢想是做一名電競職業選手。
在此之前,梁俊惠只是認為電競荼毒少年,從未想過讓兒子往這條道路去,直到有回母子因為手機發生爭執,燐仔對媽媽哭訴:「你和爸爸從來都沒有支持過我想做的事情。」
講到這裏,梁俊惠說,她只是想單純地支持他,並測試一下,這是不是他的夢想,他願意為此付出些什麽。
3月15日開營第一天,燐仔和梁俊惠前往成都。
一見面,翼都電競學院創始人兼校長侯旭就介紹說,成為職業選手的概率是萬分之三,比考清華北大還難。
第二天訓練結束,燐仔撐著腰回到酒店。他說,鄺教練打職業比賽打到左耳失聰,至今仍在治療。而教練也只比他大7歲。
梁俊惠十分心疼,燐仔卻說,就算對身體失真傷,也照打。
我們再次見到燐仔是一個月後。營內訓練周期為2個月,訓練營一方面是為了更準確地判斷孩子的遊戲天賦,另一方面是為了有足夠時間跟孩子們交朋友,了解他們沈迷遊戲的真正原因。
雖然在此期間會設定3次測試,但只有最後結營時,才會得出孩子是否有天賦這個結論。但校長告訴我們, 訓練營裏的大部份孩子都沒辦法被送到俱樂部,他們在營裏經歷的,將是一次挫折教育 ,他們會意識到自己沒有打職業的能力,而這種心態變化一般會發生在入營後一個月左右。
正值訓練營期中,燐仔換上了錫紙燙,戴著大框眼鏡,經常一個人坐在教室外面打遊戲,更多時候是趴在桌子上睡覺。
最終,燐仔放棄成為職業選手的想法,被「勸退」了。
但校長侯旭不喜歡「電競勸退」這個標簽。在他看來,所謂的電競勸退,本質上是因為職業選手的條件的確很難達到。
侯旭曾做過職業選手,擁有電競俱樂部的管理經驗,「電競勸退班」只是他做電競教育的一個自然產物。
新聞上說,訓練營能勸退9成青少年,侯旭也從不給家長做這樣的保證,因為孩子沈迷遊戲的原因不盡相同。
而根據電競學院內部調查數據,約1/3的孩子是因為喜歡遊戲而沈迷, 剩下的則是想要逃避現實,學校和家庭是兩大根源。
訓練營開班前,侯旭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每次都要共情一個家庭,短則20分鐘,長則1小時。甚至有位家長,每天打兩三通電話,就是來說孩子今天又幹了什麽,他們總覺得是遊戲讓孩子變了樣。
但侯旭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是反過來的。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好比天平兩端,當虛擬世界獲得的體驗超過現實生活,天平就開始傾斜。而讓天平恢復平衡,需要兩頭努力。
訓練營只是降低他們遊戲體驗的一種方式,如何提升現實生活,只能依靠家長和學校。如果孩子在訓練營裏有一定改觀,但回去還是原來的環境,過段時間還會這樣。
看到兒子沒有天賦和熱情堅持下去以後,梁俊惠開始為燐仔進入職校做準備。宿舍、食堂、操場、教室、專業、課程,都了解了一圈。
她把家裏客廳的白墻改造成照片墻,掛上他們從小到大的合照和回憶:開心地吃媽媽做的兒童餐,在航海夏令營沖浪,一起去神農架滑雪……
她還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問燐仔關於未來的打算。每次影片時,只要涉及這個話題,兒子總是不願意再溝通下去。
她決定寫一封信給燐仔。 在他回家前,把想說的話告訴他。
我們記錄下梁俊惠的讀信過程,在訓練營結束前一晚發給燐仔。
看信時,他叫停了攝影機,伸手去夠紙巾。
他給媽媽發去一條語音:「我也很感謝有你這樣的媽媽。」說完,就蜷起雙腿,把臉遮在後面。
6月,我發了他不配合拍攝還搞怪的影片截圖給他,並詢問了近況。他展示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是職高高考班的動漫與遊戲制作,還告訴我這幾天沒時間玩遊戲,要在右手上再紋一條日式老傳統鯉魚。
「這麽多鯉魚,你是想躍龍門麽?」
「屁嘞,鯉魚在日本刺青文化裏代表力量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