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李惠琳 編輯丨譚璐
臨近年關,融創董事長孫宏斌,遇到新的麻煩。
1月10日,孫宏斌簽發了一個公告,披露融創收到中國信達(香港)提出的清盤呈請, 因未能償還3000萬美元本金及應計利息 。
該呈請已被香港高等法院受理,首次聆訊日期為3月19日。
雖然最終結果未定,投資者大驚失色,當日融創大跌25.71%,市值降至約120億港元。
「呈請並不代表其他持份者的利益,公司將尋求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呈請,並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保障合法權利。」融創方面表示。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向【21CBR】記者表示,債權人提出清盤申請的目的,可能是 一種施壓策略 ,迫使債務人就債務重組或償還條件進行談判。
當下的節點很微妙,孫宏斌團隊正處於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他和融創的自救前路,依然崎嶇。
清盤風波
這是時隔兩年半,孫宏斌團隊收到的第二次清盤呈請。
2022年,融創違約之初,一位自然人申請對其清盤,經協商後被撤銷。
這次對孫宏斌施壓的信達香港,來頭不小,它是 四大AMC之一的中國信達的境外子公司 。
過去兩年,中國信達接盤多個出險房企專案,被稱作「白衣騎士」,去年1月就收購了融創在海南的一個專案。
信達香港對融創提出清盤,在情理之中。
2023年底,融創完成900億元境內外債務重組。可惜,市場復蘇不及預期,剛過一年,孫宏斌就再次走上談判桌,尋求二次重組。
黃立沖認為,若債權人認為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或者債務重組的可能性很低,可能會尋求透過清盤來回收貸款。
信達香港的債務規模,僅占融創重組總債務很小一部份 。采取強硬催債舉動,目的或許在於對孫宏斌團隊施壓,增強自身話語權。
過去兩年,信達香港曾對恒鼎實業、和嘉控股提出清盤呈請,後均達成和解。
融創稱,正與呈請人積極溝通,協商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
「如果債務人能夠提出一個合理的債務重組計劃,並讓債權人的接受,清盤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黃立沖告訴【21CBR】記者。
融創方面不認為 該呈請會對營運造成實質性影響 ,但承認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
「可能導致其他債權人要求加速償還相關債務或采取強制措施,預計無法在到期時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他境外付款義務。」融創表示。
二次重組
孫宏斌團隊的當務之急,是完成債務重組。融創的債務集中在境外,上次重組涉及金額達750億元。
「不排除將尋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融創在公告中稱。
幾天前,有債權人透露,融創或將無法按時兌付2025年9月到期的美元債,正在研究可替代的方案。最快3月份出台初步重組方案。
孫宏斌團隊還在同步推進 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 。2024年11月投擲新方案後,歷時兩個月,其10只債券已有8只透過二次重組。
尚未形成有效決議的最後兩筆債券,分別為「H融創05」和「H融創07」,合計存續規模約34.15億元,最晚應於2025年1月21日進行分期本息償付。
針對第一次境內債的解決方案,孫宏斌團隊主打展期,平均延後3.51年。然而,受限於銷售不振,首期本金償付就出現困難。
「展期本質上只是短期拖延時間,在市場復蘇緩慢的環境下,公司背負高額債務,很難重回正軌。」有行業人士告訴【21CBR】記者, 削債能讓房企從源頭真正「減負」 。
二次重組,孫宏斌采取了大規模減債的思路,整體談判難度更大。
他提供了四個選項:現金要約收購、債轉股票或者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資抵債、留債展期。
前三種方案的接納債券本金上限,分別為44億元、30億元、41億元。
留債展期部份,早做選項的債權人可以拿到1%本金及對應利息,剩余本金延至2034年6月。
「若方案落地,融創或將削債超過50%,5年內暫無兌付壓力,可避免短期再違約。」有知情人士表示。
道阻且長
奮力自救兩年,孫宏斌要將融創拉回正軌,依然道阻且長。化債需有增量資金,這兩年,他一直在多方籌錢。
去年10月,融創抓住股價反彈的節點,配股融資約12億港元,補充了資金。
孫宏斌還加入追債王健林的陣營。
12月,融創對萬達集團提出仲裁,追討其支付給萬達商管的95億元投資回購款。
預計追債的難度較大,此前蘇寧、永輝已向萬達追債,均未有下文。
「融創並無要求萬達回購股份的相關合約依據。」
一位萬達人士向【21CBR】記者回應,雙方在投資協定中沒有簽訂業績對賭條款,回購理由不成立,仲裁已進入尾聲。
來源:圖蟲
孫宏斌團隊更多的資金來源,仍要靠專案銷售。
出險後,他與中信信托、中國東方等資管機構合作,盤活上海融創外灘壹號院等優質專案。然而,短期內回血壓力依然巨大。
2024年,融創中國的 銷售金額約471億元 ,前6個月,融創的營收驟降四成至342.8億元,約為高峰期的1/3,虧損約150億元。
孫宏斌團隊的挑戰在於,手頭吃緊。截至2024年6月,總有息債務為277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有1934.9億元。
光利息,6個月就要還158億元 。而其手頭的現金,只有257億元。
他們還要兼顧「保交付」,這是融創「活下去」的底線。2024年,融創完成17萬套交付目標,今年預計也不會輕松。
為了籌措資金,去年11月底,融創將46.67%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股權,以10.21億元轉讓掉。償完目標公司的欠款後,剩余4億元全用於保交樓。
市場仍在築底復蘇,除了等待行業回暖,對於孫宏斌團隊而言,破局的關鍵在於盤活存量土地。
截至2024年6月底,融創 總資產為9600億元 ,總土地儲備約1.45億平方米。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告訴【21CBR】記者,財政部明確,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有助於房企盤活資產,補充資金來源。
「外力」始終有限,孫宏斌和融創要走出泥潭,仍要靠自身的努力。
文中圖片來自融創,除標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