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究竟|保險公司稱「願保盡保」,新能源車險續保到底難不難?

2023-12-29新聞

近段時間,一則「上海多位新能源汽車車主續保遭拒」的訊息引起市場關註。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車也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素發展的戰略選擇。與新能源汽車密切相關的車險業務,為何會出現「續保難」問題?

多名保險業人士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均表示,所謂的新能源車拒保或續保難的問題,可能還是大家在風險偏好上的一些問題。首先交強險是強制性的,在商業險上多是車主在詢價過程中對保險公司的報價不認可,從而認為保險公司在車險投保中設定了障礙。但保險公司是基於精算模型來對風險進行判斷,從而給出與車輛相匹配的報價,一些車主未必能完全理解。

「我們車險行業的共識是願保盡保。」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指出,也希望客戶在「應保願保盡保」環節上能和保險公司有一種共識。車險費率本就是浮動的,車險綜合改革實施後,降價、增保、提質成效顯現,但客戶的駕駛習慣、車型、出險情況等也決定了車險保費的差異化。對於一些不符合保險公司風險偏好的車主,出於風控考慮會被采取例如漲價等措施,同時也建議他們多向其他市場主體詢價,多做對比。

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車險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整個行業都在加速研究、努力克服新能源車險領域的專業難點,推出了相關產品。比如推出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從實踐看,新能源車險產品和服務較以往明顯提升,保單條款更加清晰嚴謹,保險責任明顯拓寬,附加服務更加豐富。從具體統計數據上看,上海地區新能源車交強險投保率100%、商業險投保率99.6%,新能源車險的「可得性」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車消費需求得到更好釋放。

多名新能源汽車車主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保費確實有下降,「去年7000元左右,今年5000元左右,明顯降了。」也有車主表示,今年保費不到4000元,相比去年還是降了。「其實還是擔心電池老化的,當時買車把充電樁的權益換成了電池終身質保,可能會有點用。」

新能源車險續保難?

在采訪中,多家保險公司車險負責人並不認可所謂新能源車險續保難的情況。

值得註意的是,2022年5月,在滬車險經營機構曾結合上海地區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且在疫情期間有效的機動車商業險保單和新能源車商業險保單的保險期限延長30天。為了保持商業車險和交強險的同步,使客戶投保方便,有保險公司在後一年續保時向車主提供了11個月的保險選項,因而保費相對較低。如今,則恢復常態化以年為單位的車險。

一家中小財險公司理賠管理工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車險延期滿一年後,此前11個月的保費恢復到正常的按年(12個月)繳費,保費本就會有所變化。車險綜改之後,保費總體呈下降趨勢,這使得客戶的降費預期被打斷,可能會覺得保險漲價了、續保困難了。

「我們願意保,和車主能否接受我們的價格這件事,可能會變成一個比較難以調劑的平衡。」談及所謂的新能源車險續保難,有財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市場上每家保險主體是要承擔社會責任的,尤其要支持綠色雙碳,包括新能源汽車發展,但是各家保險主體對新能源汽車局部車型或者局部的風險有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判斷。

上述負責人說:「我提供在我風險偏好和風險判斷下的一種價格標準,客戶不能因為否定我的價格標準而認為我拒保你。其實市場上還有其他保險主體,他們對風險可能會有另外一種判斷,從而給出對應的報價。不能說拒保或續保難,只是客戶可能更願意花較低的保費尋求大型或知名的保險公司投保。但商業車險投保是個市場化行為,是一件雙向的事情。」

在采訪中,澎湃新聞了解到,在車險經營中,不同公司在科技賦能、科技減損等方面運用程度不同。大公司往往在數據和定價方面更具優勢,可以透過費率和風險的進一步匹配,從而選擇更高更有質素的業務。中小財險公司出於成本考慮和經營需求,有時也願意以相對低一些的價格去承接其未知的風險。

上述財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表示,一些小眾的冷門車型,以及一些使用性質不太明確或疑似有使用性質不太明確的車輛,在續保時確實會有一些難度。「我們也面臨一些壓力,有些新能源車並沒有完全按照它的實際使用性質進行投保,從事網約車營運卻未按營運車輛投保。那麽我們就要透過一些手段去甄別或者判斷,在此過程中雙方可能會產生一些對性質使用認定、價格等方面的分歧。」

「有些新能源主機廠存在經營危機或處於破產重整階段,保險公司會擔心理賠服務跟不上,包括維修配件供應鏈等相關問題,會建議客戶去市場詢價,對比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報價。」一家中小財險公司理賠管理工作負責人說道。

新能源車險賠付率為何比傳統車險高?

對於新能源車險的發展,業內的普遍觀點是發展可觀,但確實有一定的成本壓力。有行業人士直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速發展,對應的是新能源車險的高出險率。

據多家保險公司人士介紹,新能源車的客群相對年輕,集中於20至40歲左右,在性別上女性車主多於男性車主。相較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的在設計和配置上更為花哨,一些車主在駕駛習慣上也沒能很快跟上。

中國太保產險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雖然新能源車相較燃油車,確實存在出險率高、維修價格高、成本壓力較大的問題,但該公司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透過探索與新能源主機廠建立生態合作、營運集約提高效能、車主風險減量服務等舉措,不斷最佳化新能源車成本和客戶投保理賠等服務體驗。

「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態,市場活力持續迸發。針對新能源車整體的風險特征辨識、車機技術叠代效果、新能源車主多樣需求等的保險產品服務仍在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車險部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指出,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存在較大差異,車主駕駛習慣切換、車輛保養、車輛維護、車輛保險等各方面都對相關保險產品提出新的「課題」需要久久為功,持續推進保險服務提質擴面。

一位財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新能源車的鍛造技術、科技配置等在前端確實無法體現,但在後端賠付成本的時候就會有體現。許多車身都是一體鑄造,不像傳統燃油車撞了保險杠就換個保險杠,新能源車許多高科技模組整合在車身某個地方,撞一個保險杠可能要換整個車身,或者許多傳感器都要更換。

一家中小財險公司理賠管理工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在新能源車險方面,營業性質的車不容易辨識,其出險頻度更高。就今年來看,在其公司的車險業務中,一些營運的新能源網約車型出險頻度達到70%,而一般私家車整個行業的出險頻度在20%左右。

保險公司明確堅定落實「願保盡保」

多家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均強調,對於新能源車險會「願保盡保」。

據中國太保產險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低碳、雙碳經濟是國家的重點戰略,一直以來,中國太保產險高度關註車市發展,創新設立新能源車發展中心,本著願保盡保的原則,積極開展新能源車業務,為新能源車主提供優質用車服務,支持國家戰略走深走實。截至11月,該公司新能源車滲透率高於行業平均和主要同業。

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車險部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平安產險作為保險行業的一員,同樣也在積極洞察新能源車主需求,不斷推出更多差異化、個人化的產品與服務,堅定落實「願保盡保」。一是透過救援、駕駛課堂等方式做好風險減量相關工作,切實守護車主交通安全;二是聯動汽車行業,充分整合市場上維修資源,提升零配件維修率,降低修理成本,從根本上為新能源車主解決駕駛成本高,保險價格貴的問題,積極為新能源車消費者提供優質保障。

上述財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表示,現在新能源車險行業的整體賠付率是超過100%,各保險行業主體也是在全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大家的共識是共同努力來更好的支持新能源發展,我們會堅定落實「願保盡保」,積極適應新能源車新的銷售模式、新的售後模式。大家也在共同尋找讓各方相對能接受的平衡點,使消費者真正體會到新能源車發展帶來的紅利。

「縱觀新能源車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保險產品及服務配套和適應有個過程,我們也在積極應對,最佳化適配市場需求。新能源是國家戰略,也是公司戰略,我司將持續精進、做好新能源車保險服務,支持國家戰略、彰顯責任擔當。」中國太保產險相關負責人指出,該公司在承保端細化數據支撐,精細新能源車定價,並做好續保管理,主動對接客戶續保需求,更好落實願保盡保。在營運端,圍繞新能源車營運理賠形成「三化」建設方案。在伺服端,則針對出險率高的問題,結合新能源車常見出險場景,為車主客戶提供風險減量管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