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台灣是一片令人捉摸不透的土地,而這種神秘感主要源於未被了解的部份。
我們獲取有關台灣訊息的途徑依然有限,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台灣的普通居民。
一個大陸的年輕人去台灣的鄉村,與當地居民交流,會不會發現一些與眾不同的台灣人呢?
開幕時就如同遭遇雷霆,中國男孩,在台灣鄉村,遭受了攻擊。
這三個詞組合在一起,確實有些讓人毛骨悚然。
畢竟我們與台灣的兄弟姐妹,確實有些生疏。
在台灣遇見的第一位人士,是一家便利店的店主。
這位老板已經年紀很大了,和原生的原住民不同,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是來自大陸的。
果然,在辨識出年輕人發音後,店主告訴他,自己來自山西太原。
當時我還曾在重慶創業過。
某些老人甚至臉上洋溢著自豪,聲稱自己是薛仁貴的後裔。
嘴角微微上揚,頭部高高擡起,明顯可以看出老人對此身份充滿了自豪。
從對話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位老者對大陸的情感,甚至比不少大陸人更加深厚。
而在臨行時,老人告訴他們,自己有生之年一定會再去一次新疆和西藏,這仿佛是一個承諾,亦或者一個約定。
也許在老板看來,與一位大陸年輕人立下的承諾,就是對國家的承諾。
這位年輕人感到很疑惑,明明彼此互不相識,這位老者為什麽會和他聊這麽多呢?
而這個問題的解決,將由接下來的每位相遇的人來給出。
接下來,這位年輕人到了一個位於田野中的KTV。
老板是一位大媽,而前來唱歌的顧客們也是一群大媽。
墻面上掛著選單,KTV裏居然提供的竟是炒面、煎蛋等類似夜宵攤的小吃。
在恍惚中有一種似乎不真實的感覺,仿佛是在盛夏裏經歷了一場夢境。
看到那個年輕人和他的朋友們進來,老板站起來迎接。
得知他們來自大陸,老板更加熱情地邀請他們來唱首歌。
讓這位年輕人感到更加驚訝的是,她們演唱的歌曲居然是幾年前在大陸非常流行的【我們不一樣】。
之前一直聽說台灣流行的歌曲其實是大陸五年前的熱門曲目,今天親自見識後,果然沒有錯。
而這句話「這麽多年的兄弟,誰能比我更加懂你。」
這句話在台灣的土地上被吟唱,似乎獲得了另一種意涵。
告別了「老年時代」的藝術團,年輕人再次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
在一間鄉村的小茶館裏,女主人開始教授他們如何制作擂茶,隨著談話的深入,女主人也漸漸敞開了心扉。
她提到自己家制作的擂茶是一種優良的食療方法,而這種食療理念源於中醫學,中醫學中蘊含著道家「順應自然」的哲學。
看到這裏,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在廣東、福建,或者其他熱愛飲茶與滋補的地方,也會出現像老板娘這樣的人物,甚至一下子忘記這是在台灣。
隨後,老板娘的一番話語更是觸動人心。
她表示,作為中國人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深邃而廣博,這是祖先留給她們最珍貴的遺產。
目前的台灣不斷實施「去中國化」的政策,尤其是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一代,他們在這方面受到了深刻影響,所謂的「新台灣人」早已遺失了自己的根基。
與老板娘交談了這麽久,小夥這才明白,之所以沒有意識到老板娘是個台灣人,主要是因為她從不區分你我,在她的觀念裏,一直認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談及日本時,老板娘不由自主地說出了「日本的小狗」。
這樣的言辭表明,像老板娘這樣的台灣老一輩人,對於大陸的看法與對日本的看法,與我們有不少相似之處。
談到原因時,店主提到,她們這一代人的父母曾經經歷過抗日戰爭的那段時期。
親眼目睹過日本對台灣的殘酷行為,那時的台灣人不僅失去了尊嚴,而是完全沒有尊嚴可言。
在言傳身教的影響下,他們這一代的台灣人對日本並沒有什麽好印象。
甚至懂日語的奶奶在教完他們日語後,還會告誡他們,「我們是中國人,祖輩是從大陸過來的。」務必要銘記根本。
這次交談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走的時候已經天色昏暗。
看完台灣鄉村的台胞對於中國大陸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有什麽想法呢?
我認為,年長的台灣人從未把自己視為台灣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而新一代在台灣出生和成長的年輕人,則受到嚴重影響,只了解台灣,而不認識中國。
我們堅信,小賣部的店主一定會實作她去新疆和西藏旅遊的夢想,KTV的阿姨也會來大陸體驗我們的KTV,而擂茶的老板娘也會踏足大陸,看看她心心念念的家鄉。
那一天,不會太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