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號晚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召開了有關核威懾問題常設會議。
總結來看,此次會議其實就是討論俄羅斯會在什麽情況下動用核武器,或者說,將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前提,更加具體明確化。
說白了,以前,俄羅斯劃的這條紅線,並不是很明確,而現在,普京舉行相關核問題會議,實際上就是要將這條紅線,固定劃在某個地方,進一步界定俄羅斯核武的使用條件,如果誰越過了這條線,觸發了某個條件,那麽俄羅斯就有可能動用核武器。
根據普京的說法,他們在三種情況下,有可能動用核武器。
第一、在有核國家的參與或者支持下,無核國家針對俄羅斯的侵略將被視為這兩者的聯合攻擊。在俄方獲取有關開始對俄進行空天攻擊的確切資訊後,俄方將以核武器進行回應。
根據俄烏戰場形勢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就是指:如果北約允許烏克蘭使用他們援助的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縱深目標,那麽俄羅斯有可能動用核武器。
比如此前普京在回應北約可能取消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時,就明確表示:這將大大改變沖突的本質,意味著美國及其盟友直接卷入與俄沖突。
因為使用高精度遠端武器,它的衛星瞄準數據和導彈飛行路徑的實際編程,必須由北約軍事人員完成,而烏克蘭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現在,普京強調:在有核國家的參與或者支持下,無核國家針對俄羅斯的侵略將被視為這兩者的聯合攻擊。
這顯然就是指:即北約如果允許烏克蘭使用他們援助的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縱深目標,那麽俄羅斯將認為這是北約和烏克蘭針對他們的聯合攻擊。
而這就可能觸發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條件。
第二、當常規武器對俄羅斯主權造成嚴重威脅時,這也將是俄方做出核回應的理由。
這個條件的界限,雖然看似比較模糊,但其實也很明確,那就是如果烏軍針對俄羅斯本土的襲擊,嚴重影響到了俄羅斯國內的民意,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比如烏克蘭準備大規模進攻俄羅斯本土,對俄羅斯境內目標進行無差別攻擊,甚至嚴重威脅莫斯科的安全,那麽俄羅斯就有可能使用核武。
如果非要進行一個具體的比喻,那就是俄羅斯如果察覺到烏克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比他們使用核武器所產生的代價還要大,那麽俄羅斯就有可能動用核武。
第三、當白俄羅斯作為俄白聯盟成員遭到入侵時,俄方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權利。
俄羅斯方面刻意強調這種情況,可能觸發他們動用核武。
一方面是為了警告美西方以及烏克蘭不要打白俄羅斯的主意;
另一方面,顯然也是為了安撫白俄羅斯,給白俄一個安全保證,穩定俄羅斯的周邊局勢,同時盡量獲取盟友的支持。
總的來看,普京總統主持召開有關核武問題的會議,實際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警告北約,教會美國一個道理:俄羅斯的核武器並不是「中看不中用」,不要真以為俄羅斯不敢動用核武器。
此外,俄羅斯方面在這個時候,釋放出他們要進一步界定俄羅斯核武使用條件的資訊,其實也是有深意的。
一方面是前幾天有訊息透露稱,被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稱之為「奇跡武器」的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在發射井內爆炸,遭到了美西方媒體的冷嘲熱諷,認為這無異於一場軍事慘敗。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方面討論核威懾問題,顯然也是為了維護他們的軍事威懾能力,也就是想要說明,哪怕「薩爾馬特」洲際導彈試射失敗了,也不會影響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另一方面,目前一些美國以及某些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可以說是愈發過火,比如支持烏克蘭進攻俄羅斯本土等等。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討論核威懾問題,顯然也是為了督促美西方冷靜下去,不要忘記俄羅斯依然是一個核大國的事實。
至於俄羅斯動用核武的概率有多大?
就目前來看,它的可能性雖然確實在升高,但概率其實還是比較小。
一方面,核武器這種東西,「引而不發」的時候,它的威力才是最大的,俄羅斯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美西方國家最是欺軟怕硬,你軟它就得寸進尺,你一硬它就軟。
當俄羅斯開始動真格了,進一步界定俄羅斯核武的使用條件之後,這實際上也到了美西方跟俄羅斯「講道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