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31日電 近日,湖南省邵陽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王永紅在邵陽市兩會上提出了【關於支持北塔區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建設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認為,服務業是繁榮城市經濟的基礎,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夯實北塔經濟基礎,培育新的增長點,搶抓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制高點,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具有重要意義。
王永紅認為,當前,北塔區雖然已被評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圍繞資訊服務、現代物流業和醫養康養等現代服務業體系已初具雛形,北塔的服務業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定位越來越清晰。但是,對標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該區標準處於相對較低的檔位,體量、政策、資金、專案等對比於先進地區還有較大差距。
王永紅建議,統籌產業布局,打破區域壁壘,推動全市層級的部門協調,編制、出台有關規劃、政策檔,從制度上明確北塔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地位,將全市服務業重點向北塔傾斜,重大現代服務業、新型服務業專案由北塔承接,加快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制定推動「兩業」融合行動計劃,促進以北塔服務全市,全市反哺北塔的「兩業」深度融合的互補互惠格局。以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制造化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明確「兩業」融合目標方向;強化北塔現代服務新城定位。
王永紅強調,要突出招商引資,圍繞北塔特色文化服務集聚區和現代服務業創新區功能定位,在招商引資時,凡涉及到資訊科技、現代物流、醫養康養等重點領域專案,一律落戶北塔,在數碼經濟、新經濟、物業管理等其他服務業的引進上,優先考慮落戶北塔。在此基礎上,強化新興產業招引,最佳化服務業發展結構;建立服務業重點專案儲備庫,實行動態管理,積極篩選出一批符合爭取中央、省級專案和資金的企業,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培養龍頭企業,對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服務業企業,市級層面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支持。
此外,王永紅建議,在北塔區加強品牌打造,實施現代服務業重大專案工程,以廣廈文化教育數碼經濟產業園為依托,加快培育北塔區數碼經濟產業園,充分發揮其行業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培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吸引文化創意、數碼產業等行業投資,擴大服務貿易比重,加快推動冷鏈物流、健康養老、資訊服務等重點領域服務貿易發展。(伍策 一丁)
關於支持北塔區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建設的建議
王永紅
服務業是繁榮城市經濟的基礎,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夯實北塔經濟基礎,培育新的增長點,搶抓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制高點,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邵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塔區實施「四區二城」戰略,堅持文明立區、服務興區、專案強區、民生福區,將服務業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出台了【加快北塔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北塔區現代服務業產業發展規劃】等檔。2016年,北塔區獲評全省唯一的特色文化服務業集聚區,並由此成立了特色文化服務中心(正科級事業單位),2023年8月,北塔區被評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2022年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25.38億元,全市排名第二,2023年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預計將達到27.41億元,特別是電信、聯通、有線等通訊企業、湘窖4A級工業景區、北塔冷鏈物流園、馨美科技、醫養中心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為北塔經濟高質素發展註入了活力。
一、北塔區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面臨的問題
當前,北塔區雖然已被評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圍繞資訊服務、現代物流業和醫養康養等現代服務業體系已初具雛形,北塔的服務業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定位越來越清晰。但是,對標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我區標準處於相對較低的檔位,體量、政策、資金、專案等對比於先進地區還有較大差距,具體如下:
(一)總量不大,一是企業數量不大,截止目前,北塔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7家,僅占全區企業數量比重的0.8%,二是企業營業收入總量雖然達到了近30億元,在全市排名第二,但是對比長沙、衡陽、嶽陽等先進地區的區縣差距明顯,對比婁底、永州等湘西南片區也不占優勢。
(二)結構不優,一是業態結構不優,我區現有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7家(其中2023年新增7家),但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服務業企業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等新型服務業企業都只有1家。二是收入結構不優,2022年,北塔區服務業營業收入雖然達到25.38億元,排名全市第二,但是僅聯通和電信兩家企業的收入就達到了21億元(聯通7.5億元、電信13.5億元),占到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82.7%,其余25家企業僅占比17.3%。
(三)特色不顯,2023年申報的以資訊服務、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為發展方向的湖南省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第一批),但目前主導企業數量較少,資訊服務業除電信、聯通、有線等企業外,僅有城興科技一家非通訊企業,現代物流和醫養康養也僅有邵陽市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馨美科技兩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同類企業集聚性低,產業發展帶動能力還有待加強。現代服務產業發展較弱,對先進制造業的拉動作用不強,在研發設計、品牌管理和行銷服務等方面,沒有有效的進行智能化、數碼化的有效滲透,資訊科技研發創新、工業物聯網、大數據、5G商用技術、3D打印等技術沒有有效推廣運用,企業也缺少向制造環節延伸的動力,即使有部份企業也在積極嘗試,但更多的是簡單的「嫁接」「相加」,並未真正實作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
(四)文化不強,傳統優勢發揮不足,長期以來,北塔區圍繞湘窖酒業,積極打造了「酒旅文化」,著力把湘窖打造成了國家4A級工業旅遊景區。但是在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打造新興文化業態、高端文化產業方面還有長足的進步空間,聚集資訊科技、數碼技術等文化創意產業目前僅創頌科技、傾城互娛等企業;創新文化資源整合不夠,「三新」經濟發展不快,以目前廣廈文化教育創意園內集聚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三新」經濟企業有20余家,但缺乏相關政策支持壯大,活力不足,沒有形成亮點。
(五)創新不夠,研發支出占比較低,通訊營運商等企業的研發大多發生在總部,發生在原生的研發支出較少,如2023年,邵陽聯通發生在原生的研發支持不到20萬元,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足0.1%,電信更是沒有原生的研發投入,本地產生的現代服務業專利技術僅5項;平台建設進度較緩,農產品冷鏈物流對於新的智慧物流平台建設也還在規劃實施階段,距離目標效果還有一定的距離;人才相對缺乏,企業研發人員占比雖然達到40%以上,但是人才水平標準還比較低,專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相對缺乏,人才引進政策不夠豐富有效,對人才的吸重力不強。
二、推進北塔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的建議
(一)統籌產業布局,打破區域壁壘,推動全市層級的部門協調,編制、出台有關規劃、政策檔,從制度上明確北塔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地位,將全市服務業重點向北塔傾斜,重大現代服務業、新型服務業專案由北塔承接,加快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制定推動「兩業」融合行動計劃,促進以北塔服務全市,全市反哺北塔的「兩業」深度融合的互補互惠格局。以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制造化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明確「兩業」融合目標方向;強化北塔現代服務新城定位。
(二)突出招商引資,圍繞北塔特色文化服務集聚區和現代服務業創新區功能定位,在招商引資時,凡涉及到資訊科技、現代物流、醫養康養等重點領域專案,一律落戶北塔,在數碼經濟、新經濟、物業管理等其他服務業的引進上,優先考慮落戶北塔。在此基礎上,強化新興產業招引,最佳化服務業發展結構;建立服務業重點專案儲備庫,實行動態管理,積極篩選出一批符合爭取中央、省級專案和資金的企業,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培養龍頭企業,對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服務業企業,市級層面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支持。
(三)加強品牌打造,實施現代服務業重大專案工程,以廣廈文化教育數碼經濟產業園為依托,加快培育北塔區數碼經濟產業園,充分發揮其行業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培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吸引文化創意、數碼產業等行業投資,擴大服務貿易比重,加快推動冷鏈物流、健康養老、資訊服務等重點領域服務貿易發展。
(四)完善基礎配套。對加快推進科創園建設、中山片區開發提供支持和幫助,進一步配套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全力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承載能力。拉通「斷頭路」,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有利於企業的落地投產、物流運輸和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重點加快中山橋路網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北塔、雙清、經開、新邵產城融合一體發展。
(五)最佳化營商環境,構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營造適合融合發展的生態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放寬現代服務業市場準入,消除不必要的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減少結構性政策,建立平等、規範的市場準入和結束機制。消除政策壁壘,支持制造業企業在不改變用地主體和規劃條件下,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的新業務、新業態。(作者:王永紅 系湖南省邵陽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