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山東成武縣2023年財政支出上了熱搜。
「2023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66899萬元,比去年增長9.0%。」
「全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支出508091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778人,發放養老待遇7.85億元;」
「企業單位離退休人員13220人,發放養老待遇3.69億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11.94萬人,發放養老待遇2.51億元。」
機關單位人均養老金:89428元;
企業職工人均養老金:27912元;
農民人均養老金:2102元。
老天!機關單位是農民的43倍!
成武只是個普通的小縣城,是中國2844個縣區級行政單位之一,是冰山的一角。
比它更甚者,大有之。
我想起【新華字典】裏的那段話: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退休老人「生龍活龍」
兩相對比,黑色幽默拉滿。
他們工作的時候,都在為社會主義做貢獻。機關單位和企業職工,都拿低薪;農民,則都交公糧。
結果卻是:「分餅者」把自己安排得妥妥當當,企業職工尚可,而農民呢?吃最多的苦,卻只得到最少的回報。
這就是為什麽農村人一再要「脫離土地」的原因。
他們窮,但並不傻!
一個power,其實就做兩件事:一、組織人員做大蛋糕;二、公平地分配蛋糕。
如果蛋糕的增量只是被少數人瓜分,那是分配機制出了問題;
如果蛋糕沒了增量,那分配機制的公平性就更重要和緊迫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之所以延遲退休,是因為財政「 入不敷出」。
上班年輕人「死氣沈沈」
我們經濟狂飈突進了四十年,怎麽到頭來會「入不敷出」了呢?
是不是財富透過大量有用的、無用的工程,流向了少數人的口袋了?我等小民不知道。
但合規的分配,透過成武縣的這個樣板,讓我們窺見了一些端倪。
是不是「分餅者」給自己留的太多了些?
於是,蛋糕就不夠了。
於是,就想辦法。
於是,羞答答的「延遲退休」就走出了帷幕。
它是一種變相的人頭稅,會攤薄勞動者的收益,落到了每個人頭上。
最妙的是,這攤薄很不均勻,對於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可能不但不損失,還有增益。
對於普通勞動者,就是實實在的降低收益了。
思路和那個搞笑的按比例漲「退休金」,一模一樣。
付出最多,得到最少
分餅最主要的工作是「損有余,補不足」,可我們居然做到了按比例「均沾」,馬克思見了都得給個大大的贊。
都漲5%,我3千,就是150;你2萬,就是1千,你的收益遠大於我。
這就是老百姓為什麽擠破腦袋也要「考公」的原因。
成武縣的事實證明,老百姓的的選擇是何其正確!
因為只有「分餅者」才有光明的前途。
為什麽退休老人「生龍活虎」,而上班的年輕人「死氣沈沈」?
當一個公務員的退休金遠高一個入職大學生的薪金時,這樣的結果就註定了。
我們都是人,難道我們不知道吃點好的、住點好的、用點好的?
我們不是缺消費激情,是缺錢!
我們要有錢,需要你一輪輪地刺激嗎?
「醉生夢死」的江南士紳
真有誠意,為什麽不發錢呢?
可在發錢這件事上,某些人又格外地謹慎了。
一說「發了錢你會存起來不花」。那好辦,你發購物劵不就行了?
又說"甄別真窮假窮不容易"。那我給個建議,按人頭發錢,每個國民一千,這點錢富人不在乎,窮人卻能買好多東西。
那為什麽不做呢?天知道,大概是怕把你養懶惰吧。
三千年前的曹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不就說他們笨,而是說他們被利益綁架。
明朝是怎麽沒的?不就是財政破產嗎?
東南士紳擁有巨額財富,卻不交稅;老百姓窮到都吃土了,還要加稅。
殷鑒不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