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美國打芯片戰,豪賭中國不會回應?美媒:中國出口美國鍺鎵已消失

2024-02-03新聞

背景介紹

美國商務部已經成為美國在對中國發起「 芯片 戰」中的指揮部。商務部在2023年出台了多項措施,旨在圍堵和遏制中國的 芯片 產業。美國的戰略目標非常明確,希望透過這場「 芯片 戰」來阻止中國高 科技 產業的發展,並維持美國在高 科技 領域的領先地位。對於 中國崛起 ,美國擔心失去自己的地位,因此對中國展開了全方位的打壓,其中包括限制 中國芯片 產業的發展。盡管拜登政府推翻了許多 特朗普 時代的政策,但美國並沒有取消對中國的「 芯片 戰」,反而采取更為嚴厲的手段。如今,美國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方式,試圖阻止 中國芯片 產業的發展,凸顯了美國對中國的敵視立場。美國在2022年10月透過了所謂的「 芯片 科學法」,為其發起的「 芯片 戰」提供了 法律 基礎。根據該法,美國積極拉攏 芯片 企業在美國建廠,試圖完全掌控 芯片 產業鏈 ,不給中國發展的機會。此外,美國還與日本、南韓和荷蘭秘密簽署協定,共同制裁中國的 芯片 產業,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國的發展。

豪賭中國不會回應

美國對中國發起「 芯片 戰」的同時,豪賭中國不會回應。然而,中國早在2023年7月份就釋出公告,宣布對鍺鎵材料出口進行管制。鍺鎵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中國掌握了鍺鎵材料提煉的全 產業鏈 ,因此對鍺鎵擁有壟斷地位。美國豪賭中國不會回應,但結果卻是「求錘得錘」。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自2023年7月份以來,中國已完全停止向美國出口鍺鎵,這意味著美國許多產品的制造將遇到諸多問題。美國不得不采取迂回戰術,例如回用鍺鎵材料或從第三方 進口 。中國對鍺鎵出口實行嚴格的控制,要求 進口 方提供終端使用者的資訊,因此美國很難規避這一制裁。

影響及反制

美國對 中國芯片 產業的打壓已經給自身帶來了負面影響。由於無法從中國 進口 鍺鎵,美國在2023年的 F-35 閃電II戰鬥機交付數量下降至不到100架,這是近年來最低的產量。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並沒有具體說明原因,但很可能是中國禁止鍺鎵出口對美國的連鎖反應。美國 F-35 戰鬥機的 雷達 需要使用鎵材料,如果無法從中國 進口 ,美國就需要透過其他渠道,而渠道的開發需要很長時間。因此,美國自作自受,深陷中國「 芯片 戰」的泥淖中。

持續的制裁

盡管中國對鍺鎵出口進行管制,美國仍然沒有停止對中國的「 芯片 戰」。美國繼續采取各種制裁手段,試圖封鎖中國的 芯片 產業。除了限制鍺鎵材料的 進口 ,美國還透過多種手段限制其他 關鍵 芯片 材料和技術的出口。美國還加強了對中國企業的封堵,禁止 華為 等公司使用美國技術和器材,打擊中國的高 科技 產業發展。

中國的應對之道

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必須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首先,中國應加大對 芯片 產業的投資力度,加快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提升,減少對 進口 關鍵 芯片 的依賴。同時,中國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共同應對美國的制裁和打壓,推動全球 芯片 產業鏈 的多元化。此外,中國還應加強 法律 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保護國內 芯片 產業的發展,防止外部勢力對 中國芯片 產業的繼續打壓。最重要的是,中國應將發展 芯片 產業作為國家戰略,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實作 芯片 產業的自主可控。

總結

美國對中國發起的「 芯片 戰」是為了阻止中國高 科技 產業的崛起,以維持自身在高 科技 領域的領先地位。雖然美國豪賭中國不會回應,但中國透過管制鍺鎵材料的出口給了美國以抵制的回應。美國對 中國芯片 產業的打壓已經對自身產生了負面影響,自作自受。然而,美國並沒有停止對中國的制裁行動,繼續限制 關鍵 芯片 材料和技術的出口。中國應積極應對,加大對 芯片 產業的投資力度,促進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實作 芯片 產業的自主可控,以應對美國的打壓和挑戰。這場「 芯片 戰」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場 關鍵 的戰鬥,成功應對將嚴重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