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四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了全球GDP增速最快的國家,腰包變鼓了,野心也膨脹了,印度近些年不僅大力發展軍事,而且幹預南亞地區周邊國家的內政,引發了一些地緣政治問題。據北京日報客戶端1月10日的報道,近日,中國外長開啟了新年首訪行程,和前幾年一樣,首先存取了非洲國家。但在途中,他提前結束了原定為期七天的非洲存取,途中存取了馬爾代夫,此舉引起了印度方面的高度重視。
中國積極推動對外友誼
按照北京日報客戶端的報道來看,中國外長原定的計劃是在1月5日至11日期間存取納米比亞、剛果(布)、乍得和尼日利亞四個國家,這四個國家都是非洲國家。這其實是中國外交的一個慣例,已經堅持了35年之久,每年的新年存取首訪非洲,此舉充分體現了中方與非洲國家之間的深厚友誼,表達了中國積極推動中非合作的外交理念。尤其是在近些年,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註,外長也希望透過一系列出訪活動,進一步推動中非合作論壇峰會討論成果的落實,透過外貿貿易、基礎設施發展、氣候變遷及地區安全等議題,促進中非之間的合作。
如果完全按照該出訪計劃執行,那麽這次行程就不會有其他大洲的國家。但在1月10日,外長提前結束了非洲之行,在回國途中突然經停亞洲國家馬爾代夫,同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舉行了會談,這一存取讓其他國家始料未及。在會談期間,穆伊茲表示馬爾代夫願永遠做中國最親密的夥伴,馬方非常重視和中國的友誼,尤其是中馬友誼大橋,它已經成為兩國合作的象征。圍繞當下的熱點國際問題,馬爾代夫總統強調了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領導力,馬方願意同中國在國際問題中加強溝通協調,推動兩國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外界認為中國的新年外交活動對外釋放了兩個重要的資訊,第一個是中國依然會堅持加強和非洲國家的合作,鞏固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傳統友誼,共同應對未來的國際形勢新變化。第二個是中國會繼續堅持和平的外交合作理念,存取是為了談合作,而不是為了「搞小圈子」。
外長為何突然存取馬爾代夫?
那麽問題來了,王毅外長原計劃只存取非洲,為何突然調整計劃?對此外界分析認為,可能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個方面是為了回應穆伊茲總統去年新年首訪中國的友好表示。2024年1月8日,穆伊茲總統率領高級代表團對中國進行了國事存取,馬爾代夫也因此成為中國在新年伊始接待的第一位外國元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穆伊茲總統上任以來的首次外出存取,他選擇了中國,由此可見他對中國的態度。因此為了回應馬方去年的友善行動,中方選擇在2025年的新年存取中前往馬爾代夫。
第二個方面是馬爾代夫現在的政局很復雜,外長有必要進一步鞏固兩國關系。之所以說「局勢復雜」,是因為穆伊茲總統上任後,馬爾代夫國內的反對派一直在向他施壓,他在國內施政面臨一定的困難和阻撓。在同中國合作的相關問題上,馬爾代夫反對派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不希望穆伊茲總統和中國走得太近。所以面對這一局面,中國有必要在外交上給予穆伊茲總統一些支持。另外在經濟上,中馬友誼大橋等專案也讓穆伊茲總統有了亮眼奪目的政績,以此反駁馬爾代夫反對派的一些批評。
誰試圖改變馬爾代夫現狀?
中馬合作明顯對馬爾代夫有利,為何馬爾代夫反對派還要幹預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馬爾代夫反對派背後的支持者是南亞國家印度。印度之所以一直想幹預馬爾代夫內政,是因為這裏事關他們在印度洋地區的戰略利益。
馬爾代夫是一個群島國家,正好處在印度洋的中心位置,戰略價值很高,它距離印度南部只有600公裏,距離斯裏蘭卡750公裏,可以對周圍所有國家產生地緣影響。該國的人口雖然只有50多萬,但島嶼眾多,有1192個珊瑚島,其中200多個島嶼上有人定居。因為島嶼多,所以他們的領海面積其實不小,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爾代夫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美麗的海灘景色,總體來看,馬爾代夫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正是因為這一點,充滿野心的印度政府一直謀求控制馬爾代夫的外交政策,希望在馬爾代夫保持一定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確保自己在印度洋地區的主導地位。但隨著馬爾代夫開始親近中國,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滿,於是就有了馬爾代夫反對派針對穆伊茲總統的一些施壓。盡管此前印度外交部否認了美國【華盛頓郵報】關於印度參與推翻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政權的說法。但外界普遍認為,印度在馬爾代夫問題上的態度從未改變,他們一直想控制馬爾代夫,為自己爭取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