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賣150碗熟肉被舉報,法院判10倍賠償」事件,有了新進展。近日,重慶市高院作出民事裁定,準許邵佰春撤訴,撤銷原一審和二審判決。此前,買家邵佰春接受媒體采訪承認,自己確實為職業打假人。這次判決撤銷,或許是重慶「職業打假江湖」發生變化的訊號。
2021年7月,黑龍江男子邵佰春在重慶「毛媽媽經營部」購買了150份粉蒸肉。收到貨後,邵佰春發現這批熟食的包裝上無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資訊,遂將「毛媽媽經營部」起訴至法院,請求「退一賠十」。經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和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兩級法院均支持邵佰春訴求,此事在網絡引發爭論。
爭論的另一面是,「毛媽媽經營部」負責人王女士表示,邵某早在2019年就盯上了自己,「這次先是買了三份,後來一次性買了150份」,當時確實因為量多時間緊來不及準備標簽。有人說,小本生意不好做,一不留神就被職業打假人搞垮;也有人說,法不容情,違法違規就該追究到底。
毛媽媽土特產經營部。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其實,伴隨著1994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實施,職業打假人就逐漸多起來。幾十年來,關於職業打假人到底是「屠龍者」還是「惡龍」的爭議,也從未停止。不可否認,在市場經濟法治水平尚不高的時期,憑借專業知識,倒逼商家守法經營,職業打假人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與法治觀念的普及,職業打假的正義性越來越受到質疑。近年來,因對職業打假人「消費者」身份的不同認定,司法裁判呈現不同的標準和尺度。
2022年重慶某高校法學院副教授趙長江團隊,基於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的大數據分析後發現,五年時間內,重慶食品安全侵權責任糾紛案件總數為10648件,占全國總數的59%,勝訴率83.41%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天津五年案件總數僅有668件。在這份報告當中,打假人分為「八個家庭、三個團體」,重慶食品安全侵犯糾紛案件暴增背後的「打假江湖」浮出水面。邵佰春就是這個江湖當中普通的一員,其整個打假流程可謂標準化操作。
報告顯示,涉訴案件數量最多的是超市、農副食店、茶葉店、藥房。這些市場主體通常規模小、收益低,經不起職業打假人的圍攻,不少商家面對賠償不得不關門歇業。
的確,食品安全標準屬於強制性標準,貼標簽是必要的,生產者必須遵守。但標簽問題不一定等於食品安全問題,有時會出現形式與實質的背離。比如這次,有網友就「打抱不平」:要是真有質素問題也認了,關鍵就是一樣的肉,只不過沒來及貼標簽,是不是過於重形式而輕實質了?
如果法律要求實質審查,會提高消費者維權門檻,而形式審查確實會讓一些生產者因為小過錯而付出大代價,也不符合法治要求的公平正義。而要既降低維權者的維權門檻,又保障生產者的基本權益,這就需要司法機關在形式上支持打假,在實質上限制「職業」。
畢竟,職業打假人的目標是「退一賠十」,維權只是形式,賠償才是實質。而能夠獲得賠償的前提是「消費者」身份,雖然最高法並不否認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也屬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對其維權並不反對;但與此同時,又在賠償數額上對職業打假有所限制,堅持在「生活消費需要範圍內」支持消費者關於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
該案最終以撤訴方式解決,撤訴背後的和解,不排除法院意見的參與。只是略有遺憾的是,未能形成一個可資參考的典型案例,去界定「生活消費範圍」。可以預見,職業打假人和小微企業經營者、個體商戶的纏結還會繼續,希望相關法律和司法操作都盡快成熟起來,在當中找到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平衡點,讓小本生意不那麽難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