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樣算是「臟」?怎麽樣算是「不臟」?「臟」到底是個啥?
有點暈?聽上去是個哲學問題!為了使這個問題清晰易懂,叔公試著舉個例子:
比如說,你排泄出來的「粑粑」,來,上個圖~
上錯了,這是巧克力,當然叔公是故意的,不然這篇回答還怎麽看?
接著說,對於「粑粑」,相信大家都認為它是臟的(你要覺得不是,那就當叔公沒說)。
面對「粑粑」,你是如何認定它是臟的,大概是這樣一個過程:
眼:長得好醜!
鼻:聞著好臭!
耳:過,我沒啥感覺!相信上兩位的判斷!
手:黏糊糊,不舒服,好像不好清理!
嘴:不好吃……
眼、鼻、手:「吃不得啊!!!」
嘴:騙你們的,我沒吃。
好吧,大概是這麽一個過程,於是大腦認定:這是臟的!
同理,變質的飯菜、泥土、灰塵、各種垃圾……我們都覺得是臟的,被它們黏附的東西也是臟的。
因為我們認定為臟的物質作用於人體後往往會對人體產生害處,所以從趨利避害的角度,我們產生了「臟」這種模模糊糊的概念。
這種概念是主觀的,比如說用面團來仿造「粑粑」,在告知你真相之前你也會覺得臟!
而在醫學上,「臟」的概念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對一個東西上的有害物質或微生物進行統計,來定義一個它是不是「臟」的。
當然這種方式會和你的主觀判斷產生矛盾,我們再舉個例子,嗯,還是「粑粑」~
假設把一坨新鮮出…出…肛的「粑粑」,在專業環境下進行全方位徹底地消毒。
直到糊到你傷口上也不會感染(為什麽要這麽做?),嗯,它就是幹凈的。
你表示反對,因為它該臭還是臭,外形也不會變可愛,但是,反對無效。
排除人為幹預,就像仿造粑粑,給粑粑殺菌等,在自然情況下,我們對於臟的兩種定義一般是能重合的。
說點叔公專長的,當你的腳丫子被腳氣真菌感染了,出現蛻皮癥狀的時候,身上完好的皮膚你不覺得臟,但是退下來的皮屑你覺得就是臟的,這是人主觀上的概念。
而實際上,退下來的皮屑上存在著大量真菌、細菌等微生物,除了讓你腳丫子蛻皮、糜爛外,還散發著陣陣臭味……
你看,兩種對臟的定義在這個例子上就不矛盾吧?
簡而言之,臟的定義很廣,一切有害的東西,不管是你直接透過感官來感受到的或是透過科學手段得知的,都是臟的。
包括壞人的人格,也是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