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追尋延安時期的火紅年味

2024-02-02新聞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2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追尋延安時期的火紅年味】的報道。

「除夕之夜,歡樂的氣氛籠罩著我們的村莊。家家窗前點上了燈籠,院子的地上鋪滿了炸得粉碎的紅紅綠綠的炮皮。在那些貼著窗花和對聯的土窯洞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八碗’。」這是作家路遙筆下的陜北春節。作為黃土文化集中區,陜北大地的年味充滿著濃郁的黃土風情:窯洞裏,蒸的是黃饃饃,貼的是紅窗花;窯洞外,敲的是震天鑼,扭的是大秧歌。

陜北是革命老區。陜北的春節擁有更多火紅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從新秧歌運動、新年畫運動到雙向奔赴的軍民大拜年,陜北的年味既有「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熱烈,也有「高樓萬丈平地起」的豪情,更洋溢著「試問九州誰作主,萬眾矚目清涼山」的自信。

延安時期有哪些火紅年味?革命人又如何在艱苦卓絕的戰鬥歲月中鼓舞士氣、激揚鬥誌?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記者再回陜北,在飛揚著紅旗紅花紅腰帶的黃土地上,重溫那段孕育著無數希望、充盈著無限生機的歲月芳華。

接地氣的新秧歌「火出圈」

「小窯洞裏,燈光如豆,安波坐在一張小桌子前……一支曲子譜完,感覺不理想馬上就改,只是開頭的‘雄雞,雄雞,高呀麽高聲叫’一曲,就不知道改了多少遍。」臨近春節,冬日暖陽中的延安年味漸濃,修葺一新的魯藝舊址靜候著佳節到來。鐫刻在舊址安波紀念館、描繪「小調大王」安波為【兄妹開荒】譜曲的這段文字,將時針撥回到81年前那個年味十足的春節。

1943年春節,延安城中鑼鼓喧天,一場精心籌備的軍民聯歡會在延安城南門外廣場上拉開大幕。盡管黃土飛揚,天寒地凍,但正如台下安波的回憶所言:「一座巍巍的人山赫然地從平地豎起。」

這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來自魯藝的藝術家們在「文藝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的號召下,將創作之筆對準人民、用群眾語言創作後的匯報演出。

「挑起擔兒上呀上山崗,一頭是米面饃,一頭是熱米湯。」在兩萬多位軍民的翹首以盼中,王大化身系紅腰帶,頂著陜北人民最熟悉的白羊肚手巾跨上舞台,身邊是穿著花棉襖的李波。兩人唱的是陜北秧歌調,扭的是陜北秧歌舞,演的是陜甘寧邊區農民馬丕恩父女「早起晚眠,努力生產」的勞模事跡。雖然缺乏專業場地,也沒有高端音響助陣,但在觀者潮水般的叫好聲中,以勞苦大眾為主角的【兄妹開荒】,火了!

1943年春節王大化與李波演出【兄妹開荒】。除註明外,本組圖片均由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供圖 「【兄妹開荒】轟動了整座延安城,火到什麽程度?【解放日報】配發了社論,刊登了曲譜。王大化和李波成為那個時代的‘頂流’,市面上出現了王大化牌的香煙、肥皂。」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說,「當時很多群眾到魯藝看秧歌劇,不說劇名,都說‘去看王大化’。這部劇原名叫【王二小開荒】,也是群眾把它喊成了【兄妹開荒】。」

【兄妹開荒】成為延安新秧歌運動中的代表作。「在陜北,秧歌歷史悠久。千百年來,陜北人用扇子寓意風調,用花傘代表雨順,用扭秧歌慶典祈福。他們如仙踏雲地走,如醉發狂地扭,如風戲柳地擺,如浪奔騰地跳。」國家級非遺專案「陜北秧歌」省級傳承人賀世成介紹。

扭秧歌至今仍是陜北最強春節儀式感之一。每逢正月,炸裂的鼓點配合飛舞的紅腰帶,讓這片黃土地沈浸在歌舞狂歡之中。今年春節,賀世成參與的兩支秧歌隊都已排練就緒,只等過年開鬧。

「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延安文藝座談會後,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陜北秧歌成為藝術家聯系群眾、深入群眾的「金鑰匙」,魯藝成立了秧歌隊。曾經接受西方藝術熏陶的藝術家們,開始在傳統文化、民間文化的藝術寶庫中挖掘創作靈感。

「陜北原來只有秧歌調、秧歌舞,沒有秧歌劇。魯藝的藝術家們拜群眾為師,透過田野采風,在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去粕存精、提煉創新,開創性地發掘了有情節、有故事的秧歌劇。」劉妮說。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兄妹開荒】橫空出世,新秧歌運動就此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魯藝舊址東山上的安波紀念館。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正好攝 「魯藝大秧歌隊彩排的那一個晚上,當鑼鼓敲打起來,秧歌舞跳起來的時候,一種感奮之情湧上心頭。」魯藝秧歌隊樂隊成員、作曲家李煥之在回憶文章中這樣寫道。

他也成了秧歌隊的一員,有時敲鑼鼓,有時拉手風琴。「陜北民間大秧歌的健壯、豪放的舞步、舞姿……那種沈宏、鏗鏘的秧歌鑼鼓點……這一切都是那麽新鮮、那麽生動,而又那麽親切近人。」

據【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延安誌】記載,1943年春節,魯藝秧歌隊成員多達150人,在楊家嶺、中央黨校、文化溝等地進行巡回演出。除了【兄妹開荒】,還上演了為三五九旅戰士們新編的秧歌舞【搖花籃】等文藝作品。

在陣容龐大、熱火朝天的秧歌演出中,最搶眼的還屬劉熾,這位後來創作了【我的祖國】【英雄贊歌】【讓我們蕩起雙槳】等經典作品的音樂家,當時是魯藝秧歌隊的「傘頭」。

1943年魯藝秧歌隊在延安演出,排頭者為劉熾。 在陜北大秧歌中,領舞、領唱的演員往往手執花傘為具,故稱「傘頭」。走進位於魯藝舊址的劉熾紀念館,幾張黑白老照片定格著當年軍民一起鬧秧歌的動人瞬間。畫面中,劉熾手持大花傘,正在延安城內演出,飛揚的舞姿中,透露出濃濃的年味。除了上陣演出,作為冼星海的學生,劉熾還創作了【減租會】【運鹽去】【勝利鼓舞】等經典秧歌劇。

「新的內容、新的藝術形式孕育出新的生命力。正是在秧歌劇的基礎上,魯藝發展起了新的歌舞形式、新的歌劇形式。到1944年春節,延安工廠、學校、部隊組織的秧歌隊多達27個,上演了150多個節目。延安到處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節日氛圍。」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副主任王強說。

魯藝師生合影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隨著革命節節勝利的嘹亮號角,陜北大秧歌更是扭遍了全中國。時至今日,當年被群眾熱捧的經典秧歌劇,仍是陜北不少地方的春節年味。

「近年來,我們復排了【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經典劇目,用腰鼓、秧歌劇等組合成原汁原味的紅色文藝劇目【延安故事】,作為春節期間下鄉演出的文化大餐。」延安市寶塔區民眾劇團團長杜玉富說。

被搶購一空的年畫是啥來頭?

走進延安文藝紀念館的新窗花、新年畫展區,仿佛置身於除夕之夜的陜北農家。窯洞造型的展墻上,一格格新窗花淳樸厚重,流露著歲尾年初的富足安樂。而一幅幅新年畫則像春節的「連環畫」一般,於不動聲色中娓娓講述著革命戰爭歲月裏的年畫傳奇。

1940年1月31日,農歷臘月二十三,北方地區傳統的小年。在晉東南的太行山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時任魯藝木刻工作團團長的胡一川,和同伴楊筠一起背著大包去趕集。包裏裝的是木刻工作團為配合抗日宣傳,突擊了好幾個日夜趕制出來的浮水印套色新年畫。

彼時,全國抗戰已進入相持階段,日本鐵蹄正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而瘋狂的掃蕩。【紡織圖】【保衛家鄉】【大家養雞增加生產】……人來人往的大集上,由於價格便宜、畫風新穎,這些鼓舞鬥誌、充滿民族氣節的新年畫,很快被趕來買年貨的山西老鄉搶購一空。

楊筠創作的新年畫【大家養雞增加生產】。 據當時同在木刻工作團的美術家羅工柳後來回憶,因為太受歡迎,一些沒買到的老鄉追到了他們的住處,嚷著要買年畫。有些住在偏遠山區的百姓,甚至跑了幾十裏的山路趕來購買。

作為民間最盛行的年俗之一,年畫是中國特有的春節裝飾品。抗日救亡大潮中,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年畫,也成為對敵鬥爭的陣地。「魯藝木刻工作團突破重重封鎖,從延安抵達太行山,透過辦展覽宣傳抗戰。」延安大學5·23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王延雄說。

胡一川、彥涵、羅工柳等來自魯藝的美術家,請來當地的年畫工人作指導,在木刻版畫的基礎上,創新采用畫面明朗的傳統年畫進行抗日宣傳,以門畫、連環畫、四扇屏等多種形式,全景式表現保家衛國的主題。很快,群眾家的門神由原來的秦瓊、敬德,變為英姿颯爽的八路軍戰士,大批新年畫陸續進入千家萬戶。

胡一川創作的新年畫【堅持抗戰 反對投降】。 「魯藝木刻工作團在抗日前線創作的年畫,緊扣抗日殺敵等主題,充滿了戰鬥色彩,線條硬朗、風格陽剛。」王延雄說,「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傳統年畫中色彩明艷、線條單純、構圖飽滿的創作特點,被更多魯藝的版畫家所吸納,他們圍繞生產生活、擁軍優屬等主題創作了大批裝飾性更強,生活氣息更濃厚,民族風格和中國氣派更鮮明的新年畫。」

從天津楊柳青到蘇州桃花塢,從開封的朱仙鎮再到濰坊的楊家埠,中國傳統年畫盛行於大江南北。不同地區雖流派和風格迥異,但多圍繞瑞禽祥獸、香草鮮花等充滿吉祥寓意的主題展開創作,在春節張貼以祈福迎祥。隨著形勢的發展,延安新年畫中的民間元素也多了起來,國人喜歡的蘭花、牡丹、鯉魚、靈獸等吉祥物逐步被融入到創作中。

古元創作的新年畫 【人興財旺】【講究衛生】。 「做人要老實,作畫要調皮。」美術家胡一川的這句名言,或可形容當時新年畫的創作風格。延安文藝紀念館收藏了大批當年風行一時的年畫作品,如古元創作的【講究衛生】【人興財旺】中,男女兩個「門神」各手持麥穗、身騎靈獸,充滿了喜慶色彩;力群創作的【豐衣足食圖】簡潔明快,色彩濃艷,陜北農家歡樂祥和的春節團圓氛圍躍然紙上。

【全家福】【識一千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自1942年魯藝成立年畫研究組到1944年春節,古元、彥涵、江豐等大批版畫家以「延安學派」的風格,創作出許多在新年畫歷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代表性作品。因為物質條件有限,許多藝術家的刻刀是用擦槍的捅條做成的,顏料甚至來自鍋底灰,木板多取自陜北隨處可見的棗木、榆木。

「正是這些來自土窯洞、沾滿泥土味的美術作品,對中國革命進行了廣泛的動員和宣傳,並在黃土地上深深紮下了根,結出了果。」劉妮說。

1945年,美國【生活】雜誌刊登了古元、彥涵等人的15幅作品,並行表了【木刻幫助中國戰鬥】的文章。

雙向奔赴的春節大拜年

「1944年春節,新秧歌活動鬧得更紅火了……橋兒溝鄉的秧歌隊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就到魯藝院內拜年來了。」「我很喜歡那位老傘頭領唱的秧歌調……唱出了與解放了的人民之間的親密無間的情誼。」

這段文字出自延安文藝紀念館收藏的李煥之著作【音樂創作散論】。透過回憶延安時期春節拜年等種種細節,李煥之創作了傳世經典【春節序曲】,至今仍被國人稱為過年專屬「BGM」。

「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的拜年方式,往往簡單淳樸又情意濃濃,除了秧歌拜年,還有座談聊天,或是互致問候。」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紅色文化教育培訓中心教授高慧琳說,比如,1945年農歷大年初一,中央領導帶著警衛員到棗園鄉政府給群眾拜年。其間,陜甘寧邊區的勞動模範也來給中央領導拜年。

蔬菜、雞蛋、黃酒、油饃……延安時期,軍民之間的新春禮物,往往就是小雜糧和農家土特產。1943年春節,「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雙擁運動」在延安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正月裏來是新春,趕上了豬羊出呀了門。豬啊,羊呀,送到哪裏去,送給咱英勇的八路軍。」首演於當年的【擁軍秧歌】,以質樸熱烈的唱詞,勾勒出軍民魚水情深的熱鬧年味。

魯藝秧歌隊演出的【擁軍花鼓】。 「新年前後,子長募集慰勞品大肉萬斤、豆子70石、鞋5000余雙。吳起贈每戶抗戰家屬大肉2斤。」這是1944年新春佳節,陜甘寧邊區湧現的擁軍熱潮之一。

1946年春節,當時的勞動英雄楊步浩帶著老鄉,一路敲著鑼鼓、扭著秧歌到王家坪拜年,給中央領導送來書有「人民救星」的大匾額。

延安時期,軍民之間的春節大拜年可謂是雙向奔赴。1943年春節,毛澤東得知棗園村有24位元6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兩位老人正月十五過生日,便在元宵節當天宴請24位元老人,飯後給每人發了一塊香皂、一條毛巾,還請大家看了場電影。

「有一年,秧歌隊來楊家嶺拜年,有戶人家住在後溝裏,因為要保障春節供應,忙著磨豆腐,顧不上看秧歌。」王延雄說,「毛主席請秧歌隊專門繞到豆腐坊,給那戶人家扭了場秧歌。」

用藝術禮贊生活

「聯歡要提倡節儉」「秧歌不宜太多」「要關心群眾疾苦」……延安時期春節前後的報刊上,常常刊登著暖心的過節提醒。「比如1946年陜北部份地區遭遇災荒,春節來臨前,陜甘寧邊區政府在【解放日報】發出指示,要求各地組織秧歌隊時要遵循自願原則,不宜鋪張浪費,時間不能太晚,以免耽誤群眾生產。」延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建滿說。

「人民這麽擁護共產黨,根本原因是共產黨讓勞苦大眾找到了做人的尊嚴。」陜西延安幹部學院副院長楊曉紅說。正如艾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的所見所聞:少先隊員喜歡紅軍,因為「他們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吃住都像人」;窮人分到了田地,娃娃能上學;很多工人過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有運動、新鮮的山間空氣、自由、尊嚴、希望」。

「紅軍未到的時候,這是一個荒涼的窮苦的城,然而人民的背上壓著繁重的捐稅。」詩人何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如此寫道,紅軍到陜北後,「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這個活著的城像一個活著的人,不斷地生長。」他開始在自由、寬大、快活的空氣中「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感嘆「生活是多麽廣闊,生活又是多麽芬芳。」

「共產黨領導下生活的巨變,是延安時期火紅年味的現實土壤。」楊曉紅說,「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勞動人民就是要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裏,用拜年、秧歌、社火等最樸實也最隆重的方式,表達翻身做主人的喜悅,表達最真實的歡暢。而藝術家們透過深入群眾,創作大量接地氣的年畫、秧歌劇等文藝作品,為群眾代言,用藝術禮贊這種全新的生活,全新的時代。」

當春節的腳步臨近,今天的革命聖地,火紅年味歷久彌新:悠揚的民歌唱起來了,歡騰的腰鼓打起來了,熱情的秧歌又扭起來了……

這「龍騰虎躍盛世春,五谷豐登又一年」的神州美景,恰如「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於1938年寫給妻子錢韻玲的信中所願:「我們到陜北去吧,那裏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勇氣,那裏使我們更了解真正的愛……」

(參考書目:中共黨史出版社【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延安誌】;王樹村著【中國年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