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消費降級了,但汽車均價漲3萬,手機均價漲一半!

2025-01-10新聞

都說消費降級,那為什麽2024年的汽車和手機銷量都在漲,均價也在漲呢?

去年全國汽車均價一度漲到 18.2萬 一輛,比2019年貴了三萬多,居然越打價格戰價格越高,而汽車的銷量預計達到 3100萬輛 ,同比增長3%左右,再創新高。

從2019年到2024年,過去5年不到的時間,中國乘用車零售均價已經 漲了3.1萬元 。2019年的均價是15.1萬元,2020年是16.2萬元,2021年是16.5萬元,2022年是17.3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平均價是18.2萬元。也就是說,5年工夫,人們買車的均價已經上漲了3.1萬元。

手機也一樣,去年全國智能電話的均價已經往 4000塊 飆升了,比2019年的2685元飆升了接近一半,手機的銷量也漲了4%。

那麽,為什麽說著消費降級,手機、汽車的消費不降反升呢?

先說手機,技術升級帶來的成本壓力是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5G芯片、柔性折疊屏、潛望式網絡攝影機等新技術的套用,大幅提高了手機的研發和生產成本。

以芯片為例, 從28nm到7nm再到5nm ,每一次制程的升級都意味著巨額的投入。此外,先進封裝、射頻前端等領域的技術進步也推高了手機的整體成本。

在成本上漲的壓力下, 廠商不得不透過提價來維持利潤水平

還有就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價格的上漲。

隨著智能電話逐漸從剛需產品向改善性產品過渡,消費者對於手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再滿足於基本的通話、上網功能,而是更加註重影像功能、遊戲體驗、充電速度、機身材質等各方面的表現。那些 具備更優秀效能的高端手機自然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國產手機品牌也在透過漲價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價格往往被視為品牌實力的一種體現。一些國產手機品牌透過推出高價位的旗艦產品來展示自己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從而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尊重。這種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高端消費者,還能為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最近國內市場釋出的新品手機來看, 售價較多集中在4000元至6000元之間 。據國際數據公司統計,第三季度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29.3%,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7個百分點。有全球調研機構預計,今年中國市場將取代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600美元以上高端智能電話單一市場。

汽車方面呢, 影響汽車零售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汽車銷量結構的變化 ,因為「近幾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段銷量結構走勢持續上行,高端車型銷售占比提升明顯,中低價車型銷量占比減少,這是消費升級的推動,同時也是因為換購群體的消費升級推動。

從乘聯會的零售數據統計看,在中國市場, 5萬-15萬元區間車型的銷量占比從2020年開始逐漸下滑 ,其中5萬-10萬元區間,2020年銷量占比達22%,今年到目前僅13%。雖然在5萬-10萬元價格區間裏,新能源車的銷量不斷上升,但同價格區間的傳統車型銷量下滑嚴重,相互抵消後導致該價位汽車的整體銷量還是呈下滑態勢。

與此同時, 售價在15萬以上的車型市場份額持續上升,且增長較快 。其中20萬-30萬元區間車型,2020年國內零售占比14%,今年前三季度占比是18%;30萬-40萬車型零售占比2020年是7%,今年前三季度占比是11%。

此外,還離不開以舊換新等政策補貼的發力,按機構測算,光汽車行業去年以舊換新政策支出高達 890億 ,帶動了 超過580萬輛的汽車置換和報廢更新

大家兜裏沒錢,國家就掏錢來補貼,而且這種消費補貼在今年還有望延續。

說白了,現在樓市在價格高位,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飽和,汽車成了中國唯一一個還沒有被滿足的消費品類。 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已開發國家的一半 ,既然宏觀政策是促銷費、拉內需,那汽車消費就必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