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吃谷」浪潮席卷年輕消費群體,「谷子經濟」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經濟現象。然而,這一熱潮背後,既有積極的發展態勢,也存在諸多需要審慎思考和探究解決的問題。
「谷子經濟」的火爆,得益於二次元文化的蓬勃發展以及年輕一代獨特的消費心理。「谷子」即漫畫、動畫、遊戲等作品的周邊產品,如閃卡、徽章、海報等,以其精美的設計和對特定IP的情感承載,吸引了眾多粉絲慷慨解囊。購買「谷子」成為年輕人表達自我、尋找歸屬感的方式,其社交內容進一步推動了「谷圈」市場的繁榮。一些熱門動漫的限量版產品在發售時往往引發搶購熱潮,線下實體店前大排長龍,線上商城瞬間售罄,其熱度可見一斑。
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了相關產業鏈迅速發展,從生產制造到銷售流通,都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其背後的一些亂象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二手市場炒作,將部份「谷子」價格哄擡至離譜的高度,偏離了其實際價值。以【排球少年】中的「吧唧(即徽章)」為例,其價格在二手平台被炒到數萬元,這背後是資本逐利與粉絲盲目追捧的雙重作用。這種過度炒作不僅扭曲了市場的正常供需關系,更容易引發市場泡沫,給消費者和投資者帶來潛在風險。
此外,「谷子經濟」的消費群體中,有相當一部份是未成年人。他們缺乏足夠的消費自控能力和辨別能力,容易在商家的行銷攻勢和群體消費氛圍的影響下陷入沖動消費的陷阱。而且,在一些非正規的交易渠道中,未成年人還可能遭遇詐騙等風險,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為推動「谷子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谷子」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價格炒作、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秩序。同時,家庭和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消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提醒他們理性「吃谷」,謹防消費陷阱。
「谷子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潛力巨大。應客觀看待其發展,在享受「谷子」帶來的情感價值和文化體驗的同時,希望年輕人保持理性消費,業內自覺維護市場規範,共同促進「谷子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評論員 耿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