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賣15元,紅得發紫的海水稻難吃還價格貴,為什麽國家要大力推廣海水稻?
我們都知道袁隆平老先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另一個水稻品種——海水稻。它對中國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完全不輸雜交水稻。
海水稻是一種具有極高營養價值和生態環保意義的特殊水稻品種,它可以在鹽堿地等惡劣環境下生長,但是能為人們提供安全營養的大米。
中國是什麽時候開始研究海水稻的?
中國對海水稻的研究起步較早,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學家就開始了對海水稻的探索和研究。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在海水稻育種、種植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2014年,中國科學家在青島成功培育出第一批海水稻種子,為後續大規模種植奠定了基礎。
海水稻是怎麽培育出來的?
1986年,廣西海洋大學的一對師生在散步時發現海灘上竟然長出了一根秧苗,羅列文教授和助手陳日勝感到不可思議。 後來他們將這株秧苗移植到了實驗室,之後收獲了500多顆種子,用這些種子進行研究,於2014年成功上市「 海稻86 」。
在海水稻的培育過程中主要使用選育耐鹽堿水稻資源、雜交育種和基因工程技術等手段。具體來說,科學家會透過篩選具有耐鹽堿特性的水稻資源,將其與優良品種進行雜交育種,從而選育出適合在鹽堿地生長的海水稻品種。
另外,基因工程技術也被廣泛套用於海水稻的育種中,以增加其抗逆性和產量。 也就是說,海水稻既是雜交水稻,也是轉基因水稻。
為什麽國家要大力推廣海水稻呢?
中國鹽堿地有很多,有了海水稻後,這些地都可以利用起來。中國的鹽堿地總面積約為15億畝,幾乎占了中國現有耕地的一大半,其中還包含近6億畝的耕地正在鹽堿化。
這些鹽堿地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較為惡劣,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是,透過種植海水稻等耐鹽堿作物,可以有效利用這些土地資源,提高糧食產量,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有專家計算過,如果這些鹽堿地都種上海水稻,那麽中國一年可以多產近1.5億噸的稻米。
海水稻對中國的意義有多大?
海水稻對於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它可以在鹽堿地等惡劣環境下生長,增加糧食產量,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 這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密集、耕地緊張的國家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海水稻的種植可以有效地改良鹽堿地,提高土地資源的再利用率。 經過幾輪種植,原本的鹽堿地會被改造成良田,這不僅可以增加耕地面積,還能改善生態環境。
此外,海水稻的種植還可以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因為海水稻的價格要比普通水稻貴,畝產雖然少但收入多。
許多人反映海水稻加工出來的米很難吃,為什麽它的價格還能賣這麽高?
目前海水稻在電商網站上的價格大約是15元/斤,這已經超過五常大米了。
確實,一些人認為海水稻加工出來的米口感可能不如普通大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的營養價值不高。 實際上,海水稻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鈣、鐵、鋅等礦物質以及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
此外,海水稻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優點,非常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需求。 因此,盡管口感與雜交水稻可能略有不同,但海水稻米仍然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食品。
同時,海水稻作為中國糧食安全的保障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耕地資源的緊張,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註。 海水稻的種植不僅可以增加糧食產量,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為國家提供更多的糧食儲備,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目前海水稻剛起步不久,科研機構需要資金,種植戶需要獲得高收益來激勵,進而擴大種植面積,因此目前這些海水稻米價格高並不是一件壞事。
2018年袁隆平教授在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上明確表示了他對海水稻的態度,他說未來中國海水稻種植面積要達到1億畝,按每畝300公斤收獲來計算,海水稻每年產量至少可以達到300億公斤。這對國家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可見袁老也對海水稻極為關註。
雖然海水稻米不好吃,但是在糧食短缺的時候誰還在乎口感?只有經歷過饑荒的人才知道米飯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