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題:運力、電力、算力跨域聯動暢順經濟血脈——開年中國經濟一線觀察之九
王璐、魏玉坤、郭倩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一條條鐵路新線亮相,區域交通一體化不斷向縱深邁進;一個個特高壓工程投運,「西電東送」脈絡不斷延伸;一個個數據中心專案建設正酣,全國算力「一張網」加速織就……開年以來,中國運力、電力、算力強化跨域聯動,暢順經濟血脈,夯實安全之基,為區域發展註入新動力。
運力:路網織密 暢通經濟迴圈
1月14日,2025年春運開啟。
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龍的G828次列車上,西安客運段的列車工作人員在進港列車上,采用中國結等裝飾營造濃厚春節氛圍。
這趟直達高鐵列車自1月5日正式開行以來,受到不少旅客青睞。「原來坐高鐵去香港只能到廣州或者深圳轉乘,現在有了直達列車,省去了很多時間和手續。」經常往返兩地工作的陳先生說。
歲末年初以來,中國大江南北,新線新站亮相,列車奔馳,車船往來,交織成生機勃勃的區域發展圖景:
滬蘇湖高鐵打通長三角東西向「大動脈」,上海虹橋站至湖州站執行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同城化」效應不斷擴大;從烏蘭哈達火山、雲岡石窟到雁門關,集大原高鐵串起美景奇觀,文旅發展欣欣向榮;黃茅海跨海通道為大灣區互聯互通再添「關鍵一橫」,通車首月高峰日往返車輛2.6萬車次……
群眾出行活躍的同時,區域貨運也更繁忙。
從北向南,千裏能源「大動脈」烏金滾滾。
當前正是迎峰度冬保供關鍵期,浩吉鐵路靖邊北站附近,華業開泰靖邊北集運站內一派繁忙景象。來自內蒙古、陜西的煤炭經由重卡運輸在此「集結」,然後搭乘萬噸大列一路向南,12小時就可直達湖北襄州北站。
作為國家「北煤南運」戰略大通道,浩吉鐵路2024年累計貨運量首次突破1億噸。截至目前,沿線地方圍繞浩吉鐵路規劃貨場及建成物流園(港)10個、產業園(區)11處。在建的荊門北至子陵聯絡線計劃於2025年二季度建成投產,屆時將大幅提升運輸效率。
由東往西,萬裏長江「黃金水道」百舸爭流。
春節臨近,三峽船閘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段之一。1月14日,隨著三峽船閘南線六閘首大門緩緩開啟,4艘船舶滿載鋼鐵、煤炭等貨物,列隊駛入長280米、寬34米的閘室,有序過閘。
據三峽通航日報統計顯示,三峽樞紐透過量已連續三年突破1.5億噸。2025年1月1日至13日,三峽船閘執行371閘次,過船1373艘次,過閘貨運量556.45萬噸。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離不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加速構建。
聚焦「聯網、補網、強鏈」,開年來一批重大專案加緊推進:平陸運河馬道樞紐專案已進入船閘主體結構全面施工階段,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專案團隊搶抓旱季施工黃金期,預冷混凝土單日澆築量達到16409方,創造同類別混凝土日澆築量世界紀錄。
浙江寧波地下62米,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掘進現場燈火通明,中鐵十四局「甬舟號」盾構機即將完成第4次地層轉換,進入全斷面硬巖地層……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兼綜合規劃司司長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門謀劃實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聯通提質工程等,將使中西部地區的交通可達性與東部地區的差距逐步縮小,區域交通一體化不斷向縱深邁進,為區域經濟發展註入新動力。
電力:西電東送 保障能源供應
西南深山,電力工人在百米高空「走鋼絲」安裝間隔棒,讓導線保持安全距離;中部平原,機械器材在占地約360畝的終端換流站忙碌作業,電纜敷設量超過1100公裏……眼下,近萬名建設者正齊心協力,加快建設金沙江上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途經西藏、四川、重慶、湖北等省份,全長1901公裏的金上至湖北特高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工程建成後,將匯集金沙江上遊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瞬息之間把電力送至數千裏之外的湖北,每年可向華中地區送電約400億千瓦時。
能源電力是經濟社會穩定執行的基礎保障,關系國計民生、千家萬戶。由於中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東部地區的一次能源資源匱乏、用電負荷相對集中,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分布的不均衡決定了「西電東送」的必要性。
電從西部送到東部,橫貫數千公裏,必須走「高速公路」,這就得靠特高壓輸電工程。
放眼全國,甘肅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一條條「電力高速公路」連線起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為促進區域發展「出力添綠」。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建成投運39項特高壓交直流工程,跨省跨區輸電能力超過3億千瓦。在特高壓工程的加持下,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由2012年的3.13億千瓦增加至2023年的15.16億千瓦,增長3.8倍。
「如今,一張以西北、西南區域為送端,華北、華東、華中為受端,以特高壓電網為主網架、區域間交直流混聯的‘西電東送’電網已成形。」國網能源研究院專家湯廣瑞說。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記者觀察到,開年以來,各地新能源專案建設跑出「加速度」,清潔能源在「西電東送」中的比例不斷增加,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區域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前不久,位於寧夏銀川市靈武市的國能靈紹直流配套200萬千瓦復合光伏專案南區100萬千瓦並網成功,標誌著該專案20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發電,寧夏「西電東送」再增「沙戈荒」綠色電源。專案總占地面積5萬多畝,全容量投產後每年可為浙江地區提供綠能34億千瓦時。
千裏之外,四川也傳來好訊息。中國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日前建成投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添新「能」。
工程投運後,中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最大可從川西等地向四川、重慶負荷中心輸送清潔電能350億千瓦時,相當於近1000萬戶家庭1年的生活用電量。
隨著一個個重大工程的建成啟用,電力動脈翻山越嶺、暢通無阻,「西電東送」工程的脈絡在中國版圖上不斷延展,區域發展的安全之基不斷夯實。
算力:東數西算 釋放發展活力
新年伊始,在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數據中心專案建設正酣,全國算力「一張網」加速織就。
「依托‘東數西算’工程強大的政策重力和資源集聚效應,我們承接沿海算力需求的網絡基礎已全面形成。」中國移動甘肅公司慶陽分公司總經理陳長流告訴記者。目前慶陽到長三角地區網絡傳輸時延在12毫秒以內,到粵港澳地區時延在15毫秒以內,到全國重點城市實作「一跳直達」。
放眼全國,各地主動作為、幹勁十足,算力資源布局不斷最佳化,持續激發區域發展活力。
在內蒙古,日前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國家樞紐節點(內蒙古)和林格爾集群多雲算力資源監測與排程平台上線執行,為內蒙古、京津冀、長三角、川貴渝地區數據互聯互通架起橋梁。
在廣東韶關,總投資50億元的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韶關)智算中心專案近日開工,目前韶關已成功引進數據中心專案超過20個,為行業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充沛算力資源……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深入實施,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八大樞紐節點建設提速加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211萬架,機架數同比增長超過100%。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東數西算」工程構建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布局,推動東中西部算力協同發展,有利於實作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供給與各地區算力需求高效匹配,推動東西部優勢互補,釋放數碼經濟區域協調發展「乘數效應」。
面向2025年,中國將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國家數據局提出,2025年底,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要占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要超過80%。
東西部地區算力資源分布更趨均衡。不少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數據產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眼下,青海正圍繞數據標註、綠色算力、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不久前,我們在海東市落地了數據標註基地,將開展人工智能基礎數據加工、標註、訓練等業務,利用好當地的冷涼氣候先天優勢,打造‘海東樣板’輻射周邊地區。」百度副總裁謝廣軍說。
浙江溫州發揮數據技術、資源和資金優勢,著力打造建設「數安港」,設立100億規模科創基金和10億規模的數安基金扶持數據初創企業;寧夏、甘肅等地發揮算力資源優勢,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加強與東部省份合作交流……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表示,將推動建立東中西部聯動機制,發揮東部地區對數據產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突破,培育具備產業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加強相關政策配套和資源傾斜,打造一批協同互補、特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