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瞭望|小城鎮的大樣子

2024-01-03新聞

文 | 李廣春

傑出學者的思想是超越時代的。40年前,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小城鎮,大問題】,對吳江小城鎮作的全面研究至今仍閃耀著時代的光芒。時至今日,吳江的小城鎮怎樣了?新出版的【瞭望】新聞周刊推出了【重走費孝通小城鎮調查「吳江路」:小城鎮新發展多維觀察】系列報道,萬字雄文,從演變形態的分類、發展變量的影響、無可替代的作用、兩難選擇的考驗等四個維度,用詳實的數據、鮮活的案例、精當的分析,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個充滿生機活力、希望大於挑戰的小城鎮。

城鄉二元對立是一道世界難題。吳江人用實踐破題,不斷提升經濟質態,為農民在農業生產之外找到了更多的活路,共同富裕有了初步模樣。透過吳江在長三角這扇窗,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小城鎮,跳動著創新求變的時代脈搏,回響著共同富裕的鏗鏘步伐,展示著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

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小城鎮面臨的大問題如何看、怎麽辦?「吳江路」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

深紮產業根,堅定不移抓經濟。從過去單一的商貿集散地升級為多功能的產業集聚地,經濟是小城鎮最強的內核。吳江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一直牢牢抓在手上,「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從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固然高大上,但也是從「村村點火」的彩鋼板企業起步的,是經過持續產業升級才形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立足實際,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不以其規模小而不屑一顧,不因其層次低而心生嫌棄,不為其基礎差而灰心喪氣,善於從小處著眼推動其做大,巧於從低處著手促進其攀高,敢於從差處著力促進其向好,推動經濟之樹茁壯成長,民營經濟成了農民的錢袋子、發展的台柱子。千方百計抓經濟,審時度勢調結構,一以貫之提質素,用發展造福於民,這是吳江人抓了多年行之有效的經驗。

打響文化牌,激發創新精氣神。把文化窄化為「吹拉彈唱、琴棋書畫」的地方文藝,是不少地方小城鎮難以破題的癥結所在。文化不應是時代的化妝品,更應是發展的精氣神。小城鎮歷史文化中蘊藏著無窮智慧,創新創造是其文化密碼,不屈的精氣神是其歷史脈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要求,為歷史文化煥發生機找到了生路。吳江不是固守歷史文化的圈子,而是推動守正創新的突破,讓沈睡文物醒過來,歷史名人活過來,文化旅遊火起來,文化創意聚起來,發展人氣旺起來,一批特色小鎮應運而生。實體打底,數實融合,經濟發展堅定不移,質效提升孜孜以求,致富一方念念不忘。創新創造成為小城鎮最美的文化,人文經濟成為小城鎮最響的品牌。

凝聚百姓心,營造環境育能人。吳江小城鎮之所以風生水起,產業興旺的背後是能人輩出。一個地方的高明之處,更多體現在如何以百姓心為心,透過環境營造催生能人輩出的好機制。從吳江經驗中,我們可以想到,外出務工的返鄉人,不少人見過世面有經驗,投資創業有基礎,對外溝通有渠道,鼓勵他們回鄉創業是個不錯的選擇。嗅覺靈敏的外鄉人,要的是安全,想的是發展,只要以誠相待,他們一定會把產業做起來。有一技之長的本鄉人,情況熟,頭腦活,辦法多,無論是從事特色農業,還是農文旅產業,哪怕是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都能幹出一番事業。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突出能人的培育引進使用,經濟就會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小城鎮就會產業興旺、生態優美、社會文明、百姓富足,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市容整潔、秩序井然、環境優美、市民和氣,等等,固然是小城鎮該有的樣子。但僅此還不夠,小城鎮的經濟筋骨要始終硬朗才是根本。這是吳江的寶貴經驗,其成功固然很難復制,但理念可以借鑒,思路可以參考。只要有造福於民的政績觀,把發展經濟這個最大的民生實事抓牢辦好,將高質素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一以貫之,又何愁小城鎮不能大發展!

(作者為揚州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