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最高35萬?不能再高了?小米汽車定價會成銷量的攔路虎嗎

2023-12-30新聞

小米SU7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攝

「現在新能源車都太卷了,談技術沒意義,可能一個月後就過氣了,價格才是關鍵因素。」小米汽車釋出會後,一位汽車從業者向澎湃新聞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12月28日,小米在北京舉辦小米汽車技術釋出會,小米汽車首款產品小米SU7首次公開亮相。該車型定位C級高效能轎跑,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實作量產上市。此外,本次釋出會正式披露了小米汽車五大核心技術的進展突破,包括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領域。

在釋出會現場,小米SU7幾乎被劇透個底朝天,唯獨價格始終保持神秘,這也成為外界熱議焦點。

在刷屏朋友圈、霸榜熱搜同時,這場聲勢浩大的釋出會也遭到不少質疑,有從業者向記者表示「挺會行銷的」,而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沈子瑜更是在朋友圈公開表示:「這樣的情懷綁架有意思嗎?」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則在微博上暗示小米汽車的宣發「過了」。

「小米造車是新手,不管雷軍說得多麽天花亂墜,造車依然需要經驗積累和產能爬坡的過程。」資深汽車分析師、沃達福數碼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至於價格方面,他認為:「最多也就是30萬、35萬,不能再高了。」

澎湃新聞記者實地探訪小米亦莊工廠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堆參數」不如「卷價格」

「脫離了價格,談新車釋出其實意義不大。」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單純從參數配置來看,業內普遍評價還不錯,但究竟是否「賣得動」,價格是最關鍵因素。

在小米汽車釋出會上,雷軍表示,小米汽車要做100項第一、唯一、最,同時還披露了最高時速、零百加速等多項關鍵數據,稱小米汽車已經在效能全面超越保時捷百萬電車Taycan Turbo,這些頗為醒目的參數也引發外界議論。

「從看過的實車來看,小米的用料還是不錯的。」一位汽車博主在釋出會現場告訴記者,他比較了全網熱議的極氪007和小米SU7的配置、定價:「雷軍在釋出會上用了很多個‘全球之最’,從策略打法上來說,暗指的就是國內的車企。因為這款車的科技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它的價格策略應該是和極氪007是高度重合的,高配價格應該在30萬左右。」

小米SU7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攝

從眾多社交媒體上的猜測來看,外界普遍認為,小米汽車SU7價格大約在25萬-30萬之間,而SU7 Max版本的價格則為30萬-37萬之間。

此前雷軍曾多次暗示,小米新車的價格「有點貴,但貴得有道理」,不過,也有汽車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是小米常用的行銷套路,很有可能只是為了調高人們預期,使得最終的價格更有吸重力。

雷軍在釋出會現場屢屢提到「最高」、「唯一」等字眼,但張翔犀利點評稱,小米汽車不宜給出過高定價,參數只是汽車內在特性,「從外在來看,小米汽車跟別的品牌有一定同質化。」

張翔表示,小米設計的轎車車型,沒有SUV車型好賣,「現在中國的消費者都習慣買空間大的車,SUV作為主流,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在他看來,小米汽車的布局、座艙設計等,「應該也是隨大流」。例如,車頂的激光雷達以及座艙內部的中控台螢幕,和別的品牌似乎顯得區別度不高。

「造車帶來的虧損是普遍現象。前期研發費用很多,利潤率都難以轉正,更不能指望硬件利潤率。硬件采購量達不到一定數量,也難以實作規模經濟效益。因此對新車應該保持合理期待。」張翔表示,小米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僅有小鵬、蔚來、理想、華為等,也有奔馳、寶馬等傳統車企,預計產品正式釋出後「廝殺」將尤為激烈。

小米汽車生產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 圖

12月29日,一位北京的小米之家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小米會另外盤下幾個更大的店面,專門賣車,具體時間尚不明確,「應該很快了」。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小米汽車已經開始交付中心的篩選工作,要求候選場地至少提供120個車位,且建築面積不能低於3000平方米。小米汽車或將采取業界通用的營運模式,即小米專營店+交付中心+授權鈑噴中心的模式。

值得註意的是,此前11月,一位小米之家工作人員曾告訴記者,在部份空間較大的線下門店,小米汽車將和手機共同售賣,也會招募專業的汽車銷售人員,小門店無法容納汽車,只能另租門店,專門賣車。這也意味著,小米汽車的銷售渠道或將同時透過線下小米之家和交付中心進行。

澎湃新聞記者拍攝到的小米路測車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分析師稱「平常心看銷量」

「這次其實釋出了兩款產品SU7和SU7 Max。」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澎湃新聞,兩款車的價格預計將相差很大,雷軍指的「有點貴」那款,主要是指SU7 Max,而另一款隱藏得比較深,這才是「年輕人的第一台小米」。

該分析師稱,不要對小米第一輛車的銷量抱有過大期待,因為全自研的戰略,前期量產肯定會非常艱難,就算預定量超預期,也有產量上不來的風險,可以用平常心來看待。

「確實挺會行銷的。」另一家新勢力車企從業者告訴澎湃新聞,「不過年底車市都很卷,大家都在釋出新產品,要說影響很大其實也沒有,畢竟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沒時間關註別人,現在定價尚未明確,也很難判斷其銷量前景。」

多家券商稱,小米汽車的進一步定價和產業鏈值得深入關註。華泰證券在研報中稱,關鍵因素是小米SU7的價格尚未明確,市場仍在博弈低配定價下探至20萬以下或維持在25萬以上水平,定價仍是核心看點。小米入局會加速整車行業智能化競爭,建議關註小米汽車產業鏈以及受益智能化加速的零部件標的。

浙商證券認為,小米打造的「人車家全生態」作業系統,具有良好的異構相容性、跨端便攜高效連線性、跨器材思考中樞、開放生態等特點,且手機行業玩家跨界汽車智能座艙已有先例,如魅族、華為等,都讓消費者獲得了良好體驗。此外「人車家」全生態打通以往單一車機,數據價值有望提升,與其他器材數據有效結合實作更好價值釋放。

資本市場則對小米造車表達了謹慎態度,截至12月29日收盤,小米港股報收15.6港元,跌4.18%,此前釋出會結束當天跌幅約0.25%。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