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湖南提督泄憤輕辱湘軍,巡撫見死不救,揭秘曾國藩逃離長沙的真相

2024-01-17新聞

1853年,曾國藩受命在長沙設立「審案局」,短短半年的時間就將長沙文武官員得罪了遍。

審案局管理範圍極廣,從偷盜搶劫到殺人放火什麽都管,就是被擱置多年的案件只要有人提起,也會迅速處理。

這本事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曾國藩的辦案的手段讓當地官員又氣又腦,又因他是受命欽差,所以一眾官員也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曾國藩從自己嘴裏搶肉。

為什麽這麽說?

其一,曾國藩辦案手段嚴酷,輕則鞭刑,稍重則杖斃,非常嚴重者斬立決。

其二,辦案從來不遵守正常程式,只求快,不把規章制度放在眼裏。

其三,不講情面,同朝為官者只要犯法也絕不姑息。

曾國藩自覺這是為民除害,卻沒有意識到,自己「青天大老爺」的行為,已經嚴重侵害了文官的利益。

案子是清朝官員錢財的主要來源,也是處理人情世事的途徑之一。

如今,曾國藩不管大案小案一把抓,從知縣到巡撫什麽油水也撈不到,可以說把文官從上到下得罪了遍。

看不慣又幹不掉,讓眾文官窩了一肚子火。

這還不算完,曾國藩又因一份奏折,得罪湖南提督,差點送命。

曾國藩初到長沙,一方面建立審案局嚴辦罪犯,另一方面治軍練兵,為以後建立嫡系湘軍做準備。

每月六次大練兵,自己組建的鄉勇與提督親兵一起訓練。然而,幾次統一會操後,曾國藩對提督親兵大失所望,說出「恐嶽王復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義;孔子復生,三年不能變革其惡習。」這樣的話。

可見,面對毫無紀律可言的標兵,曾國藩失望至極。

此時,太平天國的軍隊步步為營,綠軍(清朝漢人軍隊)卻屢戰屢敗,曾國藩想組建一支能夠抗擊太平軍的隊伍,但理想和現實往往都是背道而馳。

1852年,太平軍攻城,守城的副將嚇得摘掉頂戴,躲到百姓家裏。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如此膽小如鼠的長官,手下士兵還能勇猛到哪裏去?

一個士兵脫掉號服,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到人群中躲避,接著就有無數的效仿者。

太平軍還未開始攻打,城內守軍就已經不戰而敗,街道上到處都是士兵的號服,趁亂逃跑者更是不計其數。

戰後,此副將因為與湖南提督鮑起豹關系莫逆,並沒有被革職,平日裏養花種草,活得瀟灑逸致。軍訓從來不參加,更沒把曾國藩這個欽差大臣放在眼裏。

新官上任三把火,曾國藩其中一把火就燒到了此副將身上!

到長沙半年後,曾國藩密上兩封奏折,一封保舉去年守長沙有功的塔齊布,一封彈劾落荒而逃的副將。

不久,聖旨到,副將被革職,由塔齊布頂替其職。

這一舉動讓提督鮑起豹懷恨在心,連使兩招,讓曾國藩練兵計劃受阻,甚至差點命喪標兵之手。

第一,泄私憤針對塔齊布。 以虐待士兵為借口,禁止塔齊布參與軍訓,並叫停每月的日常訓練。放出話,沒有提督命令,誰也不準亂動。

第二,慫恿標兵侮辱鄉勇。 引起兩軍內鬥,讓曾國藩組建湘軍的計劃落空。

標兵為正規軍,本就看不起鄉勇,兩軍之間常有摩擦,大小惡鬥時常發生。

如今,有提督授意,標兵更是肆無忌憚,多次與曾國藩親兵發生沖突,甚至打砸曾國藩的轎子。

1853年8月,塔齊布手下士兵與標兵發生沖突,標兵以此為由,要和鄉勇開戰。

曾國藩以欽差之名要求鮑起豹嚴懲挑事者,鮑起豹也不生氣,將帶頭鬧事的標兵捆綁起來,送到曾國藩府衙,暗地裏卻挑唆標兵到曾府抗議。

面對如此情形,曾國藩猶豫不決。如果殺了鬧事的標兵,恐怕會引起兵變,可如果放了人,肯定會被別人恥笑,外面文武官員都等著看他的笑話呢。

曾國藩猶豫了兩天,標兵圍堵了兩天。等到第三天,眾標兵見曾國藩還無動靜,便要硬闖搶人。

曾國藩知道標兵早就看他不順眼,難說會幹出什麽樣的事,於是便向只有一墻之隔的湖南巡撫駱秉章求救。

駱秉章早就想除了這個眼中釘,哪肯幫,就以官兵不受巡撫管理為由,婉言謝絕。

圍堵的第六天,眾標兵已經沒了耐性,紛紛沖進府衙,守衛、門丁受傷者無數,曾國藩知道若在待下去性命堪憂,不得不硬著頭皮躲到駱秉章府上。

最後,還是由駱秉章出面平息了此事,但曾國藩已經顏面掃地,在湖南文武官員口中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話。

朝廷命官差點被殺,曾國藩完全可以告到皇帝那裏,但他卻沒有這麽做。

第一,這場官司不一定能告贏。 畢竟帶頭的是標兵,沒有鮑起豹直接參與的證據。

第二,贏了官司也不會有什麽結果。 最後被懲罰的還是標兵,鮑起豹肯定會報復,自己在長沙更沒有立足之地。

經過深思熟慮後,曾國藩決定不告禦狀,但自己的面子又不能丟,所以當座師吳文镕問起此事時,他是這麽說的:「為臣子者不能為國家弭大亂,反以瑣事上瀆君父之聽,方寸竊所不安。」

經此一事,曾國藩自己顏面掃地,不可能再與文武百官交心相處,也不能能再對下屬發號施令,再在長沙待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