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2024上海兩會|上海公布2024年主要任務 涉及這九大重點工作

2024-01-23新聞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2024年主要任務(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央廣網上海1月23日訊息(記者韓曉余 郭振丹)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龔正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建議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下降,主要汙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進一步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提升城市能階和核心競爭力
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打造工業上樓智造空間1000萬平方米,低效建設用地減量13平方公裏。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加快打造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高水平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吸引高能階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滬展業興業。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高水平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加快建設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實施總部增能行動和全球營運商計劃,加快培育一批千億級、萬億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大力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專案,推動羅涇港區改造一期投運。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聚焦前沿交叉領域開展高風險高價值研究。配合推動科創板完善科創型企業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張江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著力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
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辦好第五屆「五五購物節」等重大促消費活動,深化全球新品正選地建設,實施商圈能階提升行動。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年完成投資2300億元。開工建設20號線一期東段、上海示範區線東延伸等軌域交通線,加快建設崇明線、嘉閔線等軌域交通線,建成機場聯絡線、17號線西延伸等軌域交通線。推進滬通鐵路二期上海段、滬渝蓉高鐵上海段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滬蘇湖鐵路上海段、北橫通道東段等重大專案。
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制定實施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協同開放、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安全發展等方面重點合作事項落地,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合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同體。加快方廳水院、滬蘇嘉城際線等重點專案建設,做好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竣工投用配套服務。精心辦好第七屆進博會,紮實做好城市服務保障工作,推動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落地,持續放大溢位帶動效應。
進一步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
全面推進浦東引領區建設。全面落實中央支持意見和本市行動方案明確的280項任務,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出台新一批浦東新區法規。不斷深化高度便利化的通關機制,推動人民幣離岸交易、標準國際化協作等取得新突破。加快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建設。落實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總體方案「80條」,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深化電信、金融、醫療等領域開放。加快布局新型儲能、智能穿戴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工建設滴水湖學校、浦東醫院臨港院區等一批重大專案。
進一步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打造城市發展新引擎
全面增強中心輻射能階。高質素推進北外灘、蘇河灣等區域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高標準打造「大創智」、「上海矽巷」、「天地軟件園」等科創載體。深入推進五個新城建設。著力打造松江樞紐等新城綜合樞紐,推進12號線西延伸、15號線南延伸、南匯支線、南楓線等軌域交通線建設。新建26所中小學、幼稚園,加快中山、新華等市級醫院新城專案建設,推動新城綠環先行啟動段建成開放。聚力推動南北轉型發展。推動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碳谷綠灣產業園等特色園區發展。推進樂高樂園度假區建設、推動高鐵寶山站等專案開工。大力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積極發展長興島海洋裝備產業集群,穩步推進橫沙新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碳中和示範區。
進一步推進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加強紅色遺址、革命文物、風貌街區等保護利用。推進城市記憶工程,傳承發展戲曲曲藝、民間藝術、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上海博物館東館,籌建工業博物館,加快建設上海大歌劇院等重大文化設施。深入實施上海文藝再攀高峰工程,健全文藝院團「出人出戲」激勵機制,推出更多「上海原創」精品。推動浦江遊覽航線南北延伸、蘇州河文旅功能提檔升級。推動國際郵輪全面復航。辦好F1中國大獎賽、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四大洲花滑錦標賽等國際賽事,創新舉辦上海帆船公開賽等自主品牌賽事。
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美麗上海
啟動實施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開工建設26座雨水調蓄池,加快建設白龍港三期、合流汙水一期復線,建成泰和汙水廠擴建工程。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建設,新建1萬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落實超低能耗建築專案200萬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支持重點行業探索碳排放核算、碳足跡認證評價,淘汰落後產能450項。推動楊浦濱江中北段、徐匯濱江南延伸段等濱水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加快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打通外環綠道斷點17處。推動世博文化公園南區開園,新建公園120座,推動30座城市公園24小時開放,新增森林3.1萬畝、綠地1000公頃、綠道200公裏、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
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專案。加快推進外灘「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專案。加強基層共建共治平台建設,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推動4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附屬空間對社會開放共享。完成130公裏架空線入地和桿箱整治,提升改造蘇州河中心城區沿岸、內環高架路沿線景觀燈光,建成100個「美麗街區」。推動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立,建設150個社區微型消防站,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
進一步推進民心工程辦好民生實事
實施好十方面34項民生實事專案,進一步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以上。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新增4000張養老床位、30個社區長者食堂,改建3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新增3000個公辦幼稚園托班托額、7000個社區托育托額。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建設籌措保障性住房1萬套以上。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0台,完善加裝電梯長效管理機制。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