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多部門解讀發展銀發經濟檔

2024-01-22新聞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台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檔,也是國辦2024年對外釋出的1號檔。在1月22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關部門對檔進行解讀。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新華社發

為什麽要發展銀發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說,發展銀發經濟是實作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是推動高質素發展的有力舉措,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有近3億老年人,發展銀發經濟有利於順應老年人需求結構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的趨勢。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孕育著新機遇,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成為在中國式現代化行程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的新支撐。

關於銀發經濟的內涵,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介紹,其中包含「老年階段的老齡經濟」和「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兩個方面。從國家的規劃引領看,發展銀發經濟充分呼應並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預備於老」的相關產業納入銀發經濟範疇,是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框架下的總體考慮。從個體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階段和未老階段並不是割裂開的,應作為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從社會的代際傳遞看,銀發經濟發展離不開各年齡人群的共同參與。

意見對智慧健康養老、數碼適老化等進行部署。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說,工業和資訊化部透過持續創新,不斷完善數碼化賦能手段,培育壯大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解決老年人數碼化產品和服務的套用難題,加大數碼助老惠老宣傳力度。下一步,將引導生產企業、電信企業、互聯網服務商等,在產品和服務裏融入更多對老年人的關愛,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數碼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意見提出促進銀發群體放心便利消費的相關措施。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朱光耀說,將更好滿足銀發群體的消費需求:最佳化銀發消費發展環境,積極發展健康消費,最佳化商品和服務供給;加強國際合作,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平台作用,展示推介銀發經濟前沿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強銀發經濟跨區域、國際性合作;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強化發展支撐,鼓勵引導家政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居家老年人的照護服務,擴大家政服務供給,提升家政服務質素。

意見對加大助餐、照護等服務供給作出部署。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永新表示,對於這些新的任務要求,將重點從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強化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三方面做好工作,例如創新老年助餐的組織形式、服務模式、營運機制,組織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加強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制定智慧養老院、智慧助老餐廳、家庭養老床位等行業標準,以養老護理員、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為重點,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等。

發展銀發經濟,既是提高民生福祉的堅實支撐,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劉明表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要堅持統籌協同原則,探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模式。在發展方向上,推動事業和產業協調統一、互促共進,實作「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導上,註重事業和產業的良性迴圈,促進相輔相成;在監督管理上,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實作規範健康發展。(記者嚴賦憬、魏弘毅)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