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兩會之聲|創造寬松環境,集聚國際頂尖人才

2024-01-22新聞
1月22日,上海步入2024年兩會時間,多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服務上海現代化建設大局。
圍繞如何加大上海科創政策供給力度,上海市政協委員、黃浦中央科創區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永亮帶來了一份提案。提案建議進一步明晰科創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深化改革、深化布局,完善上海科創產業有關制度、加大政策供給力度、放大政策賦能優勢,加快形成若幹產業「核爆點」,全面助力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是時代賦予上海的發展使命。近年,上海陸續新出台了一系列科創政策,例如【上海計算生物學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上海市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上海市財政科研專案經費「包幹制」試點方案】【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專案實施辦法】等,對科創產業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不過,陳永亮經過對上述政策的深入解讀和初步實踐發現,上海在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在企業服務、金融支持、人才引進、規劃建設等方面,仍需更多具有突破性、前瞻性、創新性、專業性的政策供給。
例如,在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對於社會資本、境外資本投資的促進力度還不夠大;在人才吸引方面,在境外執業資格認定互通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探索;在企業服務方面,面對數碼經濟等新興領域的特殊性政策尚不完善,國際接軌程度不夠;在規劃建設方面,對於產業用地混合、復合利用支持度不足。
針對上述問題,提案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一是提升服務手段,提供全鏈金融支持,包括要打造金融支持科創新模式,創新境外資金投資入庫管理,探索建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
二是創造寬松環境,集聚國際頂尖人才,包括創新外國高端人才認定服務機制,構建便利化的境外人才執業制度,探索實施國際職稱視同認可制度。
三是聚焦新興領域,加強科創企業服務,包括在新興領域探索建立國際一流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與國際對接的評審認證及商事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轉移全鏈條服務體系。
四是創新規土政策,鼓勵土地集約利用,包括全面推廣土地混合利用,促進產業用地提容增質,鼓勵基礎設施復合建設。
其中,探索建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的話題備受關註。澎湃新聞從公開資料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大約有70個國家、地區在實施個人破產制度。中國的香港地區、台灣地區已建立個人破產制度。而在內地,深圳算是探索個人破產制度起步較早的城市。
陳永亮在提案中建議,探索建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具體包括,推出「個人破產條例」及相應制度,允許誠實守信的創業者在不幸陷入債務危機時,可獲得個人破產制度的保護,並幫助其從債務危機中解脫出來,重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創造更多財富。
此外,在上海引才聚才方面,陳永亮建議創新外國高端人才認定服務機制,具體包括制定符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需要的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和高端緊缺人才目錄,對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外國人才適當放寬辦理來華工作特許條件,提供出入境便利,針對性地解決外籍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問題。
在加強科創企業服務方面,陳永亮建議在新興領域探索建立國際一流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具體包括,創新數碼經濟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制定元宇宙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指引,加大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系統保護力度;制定商業秘密保護地方標準,將演算法等數碼經濟相關成果納入商業秘密保護範圍;研究實施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信譽承諾機制,解決企業自主創新「後顧之憂」。
白浪 設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