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提振消費 要解決讓老百姓有錢的問題

2024-12-16新聞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微博

本報記者 杜雨萌

12月14日,「新質職場·重構生長」2024年度最佳雇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素發展階段,而高質素發展的核心便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背後,主要即依靠創新驅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論壇上表示,在創新驅動過程中,關鍵點就在於人才的素質,所以,提升人力資本已成為重中之重,高質素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本。

劉世錦表示,目前消費分為生存型消費與發展型消費。其中,發展型消費能提升人力資本,進而推動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而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又能帶動發展型消費,如此就形成了國民經濟執行的新迴圈,進而推動中國進入高收入階段並持續穩定增長。總的來說,這種國民經濟執行的新迴圈核心,就是提升人力資本。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出席會議並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的內外環境充滿挑戰,周期性問題和結構性問題相互疊加,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並存。從2025年來看,中國經濟仍面臨著若幹困難,包括國內需求不足、部份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很多等。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九個重點任務中,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於首位。

在姚景源看來,提振消費,要解決讓老百姓有錢的問題。對此,他給出三條解決路徑:即增加薪酬、增加就業、提高存量財富的增加值。姚景源建議,後續政府層面可進一步增加對企業的補貼力度。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就【如何走出需求不足】發表演講時,深入分析了信心預期偏弱的根源。他指出,信心預期偏弱的根本原因在於支出水平的下降,支出水平又與收入水平緊密相關。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社會整體支出水平的下降將導致政府稅收減少、企業利潤下降和居民收入減少,市場需求不足會引發一系列負面影響,表現為市場失靈,並可能導致經濟進入負向螺旋迴圈。

張斌認為,打破經濟進入負向螺旋迴圈,最有效的手段是實施逆周期政策。經過國內外多次實踐驗證,降低利率和政府舉債擴大支出是成熟且有效的方法,能有效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這些措施能夠對居民、企業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產生顯著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舉行期間,2024年度最佳雇主各獎項也逐一揭曉,包括年度最佳雇主TOP30、年度最受女性關註雇主TOP10、年度最受大學生關註雇主TOP10、年度最具社會責任雇主TOP10、年度最具發展潛力雇主TOP30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