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向森林要食物需科學經營綠色發展

2024-01-10新聞
開欄的話
為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大食物觀、向森林要食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森林「四庫」科學論斷的深刻內涵,生動展現林草行業充分發揮 「森林糧庫」功能的政策舉措與實踐成果,本報與中國林科院聯合推出「大食物觀下的森林糧庫」專欄,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就做大做強「森林糧庫」發表觀點看法,解讀政策思路,闡述研究進展,把脈難點問題,分析發展前景,提供技術方案,分享創新案例。
今日推出首篇【向森林要食物需科學經營綠色發展】。
陳幸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作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這為我們樹立大食物觀,面向森林生態系這一「綠色資源寶庫」,全方位、多途徑開發多樣化的森林食物資源,並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指明了方向。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的主體和重要資源,蘊含著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依賴森林的食物功能發展起來的歷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保健意識逐步增強,飲食結構逐步從吃飽向吃得好、吃出健康轉變。科學開發和利用好森林蘊含的食物資源,不僅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食物供給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食物消費需求,提高國土資源承載力,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食物主要指森林或林地生產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實、花、葉、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質林產品,分為經濟林、林下經濟產品、可以作為牲畜飼料的間接性食品三大類。森林食物具有原生態、無汙染、健康、安全等特征,深受消費者青睞。
森林食品來自空氣清新、光照充足的森林,生長過程不受外界幹擾,是綠色、安全的原生態食品。森林具有調節溫度、濕度,釋放有益於動植物生長的物質,吸收和過濾有害物質等功能。樹木中分泌的殺菌素能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從而有效保證食品純天然、無汙染、健康營養的品質。
森林食品中有很多藥食同源的食材,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價值。以油茶為代表的木本油料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等功能;板栗等木本糧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素等多種營養物質;森林果蔬富含糖、維生素、礦物質、有機酸和果膠等物質,有益人類健康。
目前,中國經濟林面積約7億畝,產量約2億噸,產值約2.2萬億元,是森林食物生產的主力軍;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達6億畝,產值突破1萬億元。雖然中國森林食物開發利用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潛力激發還遠遠不夠。目前多數地區森林食物產業小而散,處在「小種植、小養殖、小采集」階段。有的缺少龍頭拉動,經營方式單一。有的管理落後,缺乏市場意識。在科技、投入、管理、加工、政策等方面還有待充分激發。
要牢固樹立科學經營思想。因地制宜、合理發展適宜的森林食物品種。據研究,目前中國已規模開發木本糧食樹種300多種、木本油料樹種200多種、林下中藥材100多種,林源食物、藥材資源近千種。要科學規劃,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稟賦優勢,科學合理利用林地資源,確保「適地適種、適地適養」。要高質素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做到藏糧於林、藏油於林。
充分考慮市場需求與產業規模,因地制宜確定重點產業和發展目標,科學選擇適宜品種。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加大科技培訓和實用技術指導力度,增強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加強示範基地建設,實作優質、高產、高效。加強森林食品從培育、生產加工到消費流通全過程套用創新,提高質素安全控制水平。
要堅持綠色發展模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素底線、資源利用上線,持續開展退耕還林、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建設,廣泛實施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統籌多途徑、多方式造林,提升森林質素和蓄積總量,促進森林各類物種繁衍生息,維系生物多樣性。要圍繞林業提質增效,培育林產品優勢品種,開發類別多樣、營養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林產品,將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廣袤的國土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絕不能破壞森林生態,防止對森林資源的掠奪式經營。要推廣復合生態經營模式,根據森林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利用復合型間作套種技術和生態養殖技術。同時,註重特色發展、組織化經營,逐步實作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格局。
林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既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森林食物產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另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關系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全面振興。發展多功能森林、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向森林要食物,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生產布局,做好政策支持,全方位、多途徑開發森林食物資源,一定能將更多營養健康的森林食品端上消費者的餐桌,進一步厚植糧食安全的根基。
(作者系中國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註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更多內容或合作歡迎關註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