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一粒種子十年開花 中國網球走向豐收

2024-01-26新聞

新華社武漢1月25日電 題:一粒種子十年開花 中國網球走向豐收

新華社記者樂文婉、馬向菲

25日晚的墨爾本公園羅德·拉沃爾球場,鄭欽文以一記發球直接得分兌現賽點,創造了自己的新紀錄——職業生涯首進大滿貫決賽。而這一天,正是中國網球的一個紀念日——整整十年前的今天,李娜就是在這裏捧起澳網冠軍獎杯。

現在,21歲的鄭欽文來到了距離那座獎杯咫尺之遙的地方。

一粒種子,十年開花。中國網球,走向豐收。

兩代人·一個夢

2014年1月25日的羅德·拉沃爾球場,李娜在萬眾矚目中奪冠,成為首位獲得澳網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幾乎與此同時,尋找「下一個李娜」的聲音不絕於耳。而這個「她」,正站在電視機前為李娜的勝利歡呼。

彼時,年僅11歲的鄭欽文正在湖北武漢接受網球訓練。那場比賽日後被她看了不下十次。「李娜是我們的偶像,我不會忘記她在澳網的那場比賽。是她將夢想的種子種進我的心裏。」鄭欽文後來說。

十年間,種子發芽、成長,枝繁葉茂。鄭欽文從螢幕外的小女孩,成長為站到大滿貫賽事中央球場的明星。傳奇球星羅德·拉沃爾現場觀戰,偶像李娜「突襲」她的媒體采訪,給了她簡單又重要的建議。

「她叫我不要想太多。」鄭欽文說。這恰好也是她當下需要做到的事情。「最開始,我覺得自己身上有責任、有壓力。但現在,我只專註於自己,一天天地打好比賽,不要想太多。」

僅僅第三個女子網路球選手協會(WTA)巡回賽賽季,鄭欽文已經拿過巡回賽冠軍,殺入大滿貫決賽,世界排名進入前十,而她只有21歲。更重要的是,她像李娜一樣,並非孤軍作戰。和她一起征戰世界網壇的,是一股「中國力量」,其中男子選手的崛起讓這股力量更為厚實。

蓄力·突破

李娜時代,她一馬當先兩奪大滿貫冠軍,殺入世界前十,鄭潔、晏紫、張帥等「金花」也曾在大滿貫上取得不俗戰績,共同將中國網球送上高峰。

這一次的「中國風」刮得更為強勁。2023年1月,10名中國網協球員參加澳網單打正賽,創澳網歷史新高;2023年9月,7名中國網協選手入圍美網單打正賽且首輪全員晉級;2024年1月,鄭欽文與王雅繁隔網相對,澳網中央球場在公開賽時代首次迎來「中國打比」……中國網協球員以「集團軍」出戰大滿貫賽事成為常態,女網球員在大賽中越走越遠,男網也迅速崛起。

「火箭少女」鄭欽文已躋身世界網壇頭部序列,22歲的王欣瑜殺入美網16強,22歲的王曦雨贏得WTA巡回賽首冠,21歲的白卓璇僅用一年多時間便把世界排名從300左右提升到87位;朱琳、袁悅、王雅繁也在百強梯隊站穩腳跟。

一度籍籍無名的中國男網近幾年不斷實作歷史性突破。2014年初,中國大陸僅有吳迪和張擇排在500名之內。如今,這一數碼增加到7人。張之臻一度排在第52位,並為中國隊時隔29年再奪亞運會男單冠軍;吳易昺去年在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ATP)250巡回賽達拉斯站奪冠,成為第一位捧起ATP巡回賽單打冠軍的中國網協球員。年僅18歲的商竣程,今年更是出人意料地打入澳網32強。本屆澳網,張之臻還搭檔捷克選手馬哈奇一路殺入四強,創造中國網協選手大滿貫男雙最好成績。

在澳網觀戰的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白喜林這樣評價新生代球員:「中國網球多點開花;新一代球員陽光自信,充滿青春活力。」

未來可期

事物的發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2014年秋,隨著李娜退役、鄭潔任公職、張帥傷病纏身,中國網球似乎陷入「沈寂」。不過即使缺乏亮眼的領軍人物,其總體水平事實上並未大幅下滑。以2019年美網為例,當時參加美網的中國網協選手有13人,6人打入正賽。而正是在這「蟄伏」的十年間,中國網球職業賽事蓬勃發展,年輕球員持續海內外訓練征戰,國內人才儲備不斷增強,這才迎來新一輪更蓬勃的爆發。

究其原因,中國網球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並從上到下一以貫之。

「中國網球協會積極倡導職業網球與奧運目標求同、共贏發展。地方的優秀後備人才的培養模式也從省市運動隊單一培養轉向多元化職業培養。」湖北省體育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黃艷紅說。

網球人口與優質賽事持續增長,讓中國網球人才儲備更為厚實。退役後便投身青少年網球推廣與發展的鄭潔說,十年前,她剛開始做「鄭潔杯」時,全國各地參賽的青少年選手很少,但現在U10和U12組別的報名名額,基本幾秒內就會被搶光。

賽事方面,「中國賽季」在世界職業網球巡回賽中已頗有分量。中國網球公開賽、武漢公開賽、上海大師賽,以及在鄭州、廣州、南昌、寧波、香港、成都和珠海舉辦的不同級別賽事不斷提高公眾對網球的關註度,極大地推動了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國內的青少年賽事也從一年只有幾站比賽迅速增長為上百站。此外,隨著網球文化的持續積澱和中國家庭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球員願意走出國門;家長也願意自掏腰包,送孩子去國外高水平俱樂部訓練,這使得人才培養渠道進一步拓寬。

悉心培育,未來可期。期待中國網球從上一個十年的「高峰」,早日邁上「高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