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2我是真的買票支持了,但是如果回歸到理性來說,這片子真的不太好。票房也不高得獎(提名)也不多,這些都證明了,並不是我一個人持有這樣的觀點。
一、故事
時過境遷,請問一下那些吹捧「球2」的網友,除了「科幻」這樣的tag以外,還有什麽?
這裏面最顯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劉德華扮演的圖恒宇這部份故事搞「炸了」。
圖恒宇的戲份
首先我們可以假設性思考一下,圖恒宇的戲份全刪了會怎麽樣?是不是對整體故事「流浪地球啟動」、「反叛軍攻擊太空電梯」這些基本上都不有什麽影響對吧?月球發動機的試驗的部份,和北京伺服器重新開機,換成馬兆一個人挑大梁,是不是也沒有多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片子裏面的「含京量」還可以更多一些,「太空戰狼」的成色也可以更足一些是不是?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這個片子上映之後,「50歲以上出列」那段是最感人的?
我覺得圖恒宇的戲,放在遊戲裏面當作一個大型的DLC還算比較合適,但是「擠」進流浪地球2裏面,就很不恰當了。假如郭帆他們非常喜歡這段戲,不如單獨拍個一片子,當作流浪地球宇宙的衍生劇。放在主線劇情裏面,其實對整體的影響是嚴重負面的。
故事走向
另一方面,圖恒宇的這部份戲份,故事走向也有問題。
我不知道郭帆和龔格爾他們為什麽這樣設計這段戲,這段劇情的故事走向,又回到了香港電影的老路了。就好像是把劉德華主演的另一系列【拆彈專家】塞進了流浪地球裏面一樣。難道說是劉德華團隊自己強烈要求的?
港片裏面是沒有共產主義、集體主義的,所以,就是孤膽英雄、兄弟情誼、兩難選擇這一類的戲碼。所以,在圖恒宇的主觀視角裏,就是為了要救女兒丫丫,他不得不一個「對抗全世界」,或者是為了一個「全世界」需要他放棄另一個「全世界」。這裏我們也可以再來一個假設,丫丫不是圖恒宇的女兒,而是女朋友;圖恒宇不是科學家,而是悍匪;550W也不是機器人,而是能夠喚醒植物人女朋友的解藥,這麽看,像不像就是以前港片?
最關鍵的是,中國頂尖的科學家,比如說電腦領域的王選,比如說量子計算領域的潘建偉,比如說疾控領域的吳尊友(剛剛去世,默哀),比如說呼吸系統疾病的鐘南山,甚至台灣人芯片制造領域的梁孟松都可以算上,會不會像圖恒宇這樣在大是大非面前反復糾結?會不會像馬兆這樣拎不清?
現實當中,桂海潮是純科研人員出身的航天專家,很大可能,他就是將來月球基地的「主任」,你能想象他會是馬兆、圖恒宇這樣的人麽?
拋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色彩,沒有「為科學獻身」的無畏精神,怎麽可能成為大科學家?、
圖恒宇這邊的故事線,對於一般的中國觀眾而言,實際上就是 缺乏客觀真實基礎 的。
而且要註意的是,同樣一部片子,一邊是歌頌張鵬/劉培強這條集體主義的故事線;一邊是圖恒宇這條小布爾喬亞纏結不清的故事線,這在故事結構上就相當擰巴。(就這樣的劇本,哪個評委敢給它獎?)放在「新中國」傳統的劇本裏(也就是以前經常被批評的「高大全」),會一邊贊美的同時一邊批評,並且兩邊互聯映襯,更加深化了主題,提高表現力。雖然正片我只看了一遍,但是實際上影評我是沒少看的,我是從來沒感受到影片對圖恒宇的故事線表達出任何嚴肅、尖銳的批評的。
也就是說,圖恒宇的故事走向還有第二個問題:沖淡幹擾了故事主題。
缺點放大
圖恒宇的這部份戲份,是整個電影故事問題表現最突出的地方。其實故事的部份還有很多其它問題。比如說劉培強夫妻的感情戲,寫得很薄很弱,再比如張鵬這麽高光的角色,他的家人方面怎麽一點描寫都沒有等等。
但是這些其實都是郭帆一直以來的短板,包括流浪地球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到了球2這裏,這個缺點被放大了,人物單薄、情節割裂這些問題變得更明顯了。
二、票房
看完「球2」,我的一個強烈感受就是,發現郭帆和龔格爾他們顯然是沒有認真聽取觀眾的心聲,也沒明白,【流浪地球】究竟是怎麽成功的。
同樣,「球迷」們再怎麽「護主」,也無法掩蓋球2相比球1票房下滑的事實。只能像阿Q一樣不斷重復「偷票房」之類的借口。
很多人不說,但是我猜他們心裏肯定有這個聲音:【球1】和【球2】完全是兩個不相關的電影、不是一個層面的電影,看完了【球2】感覺有點上當的意味。(類似的評論我在本乎見過)
1、情懷
【流浪地球】可以做為中國【新科幻】的代表作,而【球2】則不行。這裏面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裏面講的情懷是不一樣的。【球2】不知不覺間,又回到了「救世主」的那種舊套路裏面,主要的情懷,也變成了個人英雄主義、「家人俠」的那些。
【流浪地球】的情懷是什麽呢?是「飽合式救援」嗎?並不。
我是道家思想,我覺得【流浪地球】是非常恰好地符合了道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思想情懷的,「老天」並沒有給流浪地球的人們什麽額外的關懷,人類即將淪陷的時候,只能靠人類自己來拯救自己。
換一套話語體系來說,【流浪地球】很好的體現了「反英雄主義」,重新表達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唯物主義歷史觀。
再換一套,【流浪地球】透過冷峻的科學主義色調,契合了當下的中國工程師文化,又透過主要人物積極、樂觀、主動的態度,體現了上升階段中國社會的主流心態。
【流浪地球】可以做出這麽多層次的解析,可見電影裏面的精神、情懷是多麽的豐富?!
問題是,【球2】怎麽就做不到?
2、人物
作為商業片,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物鮮不鮮明,可不可愛。
【球2】唯一的高光人物張鵬,沒有什麽戲份;戲份上的男主角圖恒宇,拿到了反派的劇本,但是又寫得模糊不清,清白也沒有洗得非常幹凈。
甚至連劉培強這種偉光正的人物,也給毀掉了。
正常來說,這樣的劇本應該在第一時間就給槍斃了。
3、吳京
假如我是吳京的話,就不會接這個戲。除了他是劉培強的演員以外,這部戲裏面的戲份,其實可以換成其它任何一個演員來演。趁著年青,多拍點適合自己的戲不好麽?還是說他缺錢、缺票房數碼?
站在觀眾的視角,我覺得【流浪地球】當時,扮演了一次「白衣騎士」,解抒了郭帆的困境,這就已經夠了。而且,扮演一次「年青的自己」,這並不好玩。這種不是主角、不出彩的戲份,純純是在消耗自己的商業價值。從電影協會副主席的角度看,中國需要扶持的年青導演多了,他如果是去幫助年青導演的話,演砸票房10部片子,也不會有人非議。
當喜歡吳京的觀眾因為追捧吳京而走進電影院,看到【球2】之後,恐怕大多數都得尷尬地扣腳了吧?這吳京演了個啥?跟別人說「我喜歡吳京,建議你也去電影院看球2」?
真的,從票房的角度說,這個片子真的浪費了吳京。
4、創新
如果按照【球2】這樣寫,【流浪地球】的故事,可以拍10部。
為什麽?
因為【球2】基本上就是好萊塢套路拼接再拼接。
學習好萊塢,這本來是沒有什麽問題的。畢竟好萊塢是商業電影集大成。問題在於,好萊塢本身出問題了。別的地方不說,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是明顯的疲軟了。所以,【球2】學好萊塢越像,票房就可能會越差。
不止如此,電影產業還面臨著網絡影片、網絡遊戲的劇烈沖擊。玩過【賽博龐克2077:往日之影】之後,我覺得,這不比看好萊塢大片電影的感受差呀!IMAX影院開場前的Slogan:「你是看一場電影,還是進入一場電影?」這完全是給「往日之影」準備的呀。我覺得電影產業和網絡小說產業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了。
電影產業怎麽辦?不創新就是死。
【球2】有什麽創新嗎?就憑渲染出來的一個太空電梯?
三、造夢
值得討論的電影,應該是具備一些普通電影沒有的特色。
所以,我們應該把【球2】電影放在造夢的角度來討論。它的科幻色彩也非常濃,它的票房超過了絕大多數的電影,它在商業片的領域,也算是比較成功的表現了。
但是,它並沒有給觀眾一個完整、綺麗的夢。這個夢有點空洞、單調、破碎。
希望他的主創人員能夠好好檢討一下,下次給我們一個更好的夢。
以上。
202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