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什麽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不敢趕走美軍基地?

2023-04-05新聞

土地及其居民可以分為兩個方向。

地區分類:

1、主權敏感地區:

歷史上有總的存在時間較長、延續性較強的統一王朝,這種國家有國家民族主義存在原始土壤,對主權很敏感。

其典型案例比如以前的日本、北韓、越南。

2、帶路黨地區:

這塊土地跟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歷史上一直處於變化中,一下被這個國家管,一下被那個國家管,這種國家的人民其實無所謂主權的。

誰讓我日子過得好我就歡迎誰,如果入侵者讓自己日子過得更好,老百姓會「喜迎王師」。

這裏國家第二類其實很多,我拿個現在還未成為是國家的地方舉例

帶路黨養成案例:

波多黎各是西班牙移民建立的殖民地,原來島上的泰諾人被殖民者消滅殆盡。甚至現在,其居民也主要是西班牙人後裔。

古巴跟波多黎各因為位於美國家門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自然資源豐富,美國對它們覬覦良久。

1892年4月22日,美國找借口海軍封鎖古巴北部港口和聖地亞哥港口,根據國際法這就是戰爭行為。4月24日,西班牙向美國宣戰。

1898年7月25日,美國的納爾遜·米里斯率領3000人在波多黎各登陸,建立了基地。8月初,美軍又增派1萬援兵,圍攻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經過小規模戰鬥,僅付出50人傷亡,就占領了波多黎各。美西戰爭失敗後,西班牙把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之後,波多黎各,擁有美國聯邦領土地位,享有內部自治權,不用繳納美國聯邦稅,但是相比美國諸州,波多黎各所獲聯邦撥款更少。

二戰之後,美國一直想讓波多黎各獨立,波多黎各不僅不想獨立,反而一直想加入美國。

在2012年第四次公決中,做出決定的選民中,超過半數贊成「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就與美國之間的地位關系舉行第五次全民公決,62%的波多黎各人支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17%的人希望維持現狀,15%的人贊成獨立。再次向美國國會申請「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要主權幹嘛?主權是啥?能當飯吃嗎?

人民分類:

第一類,威權捍衛者:

誰拳頭大我就供奉誰,做牛做馬、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第二,利益追逐者:

誰給我好處,我就歡迎誰;誰給我帶來苦難,我就抵抗誰,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兩個轉換機制:

但是,兩類人民是可以互相轉換的,這裏有幾個機制,

1、斯德哥爾摩效應: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裏,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采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原本的第二類人民,經過長期威權統治,長期處於無力、無助、無能的狀態下,減輕自身的痛苦,會慢慢從內心自發建立一套完整的為威權統治者辯護、維護統治者的思維方式同邏輯體系,慢慢的建立了對威權統治者的忠誠。

2、糖衣炮彈效應:

原本的第一類人民,內部勢力的打壓如果恰好碰上外部利益的腐蝕,就會慢慢放棄對威權統治者的忠誠。

轉化案例:

1的案例不說了,2的案例有很多,烏克蘭人民就是一例:

本來無論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是基輔羅斯的後人,這不是一衣帶水,而是一奶同胞。

但是,烏克蘭人卻在被俄羅斯人統治的漫長日子中保守欺壓,在戰場上,烏克蘭人淪為俄羅斯帝國擴充套件的炮灰,在民生上,烏克蘭被大俄羅斯閹割、剝削。

七八十年烏克蘭經濟綜述:

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既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烏克蘭是俄羅斯帝國主要的糧食產地,也有豐富礦業資源(頓巴斯的煤礦是俄羅斯帝國最主要的煤礦,沒有之一)的情況下,經濟發展畸形,淪為大俄羅斯(蘇聯的)糧倉同礦場,產業鏈極其不完整,雖然造船業、飛機制造業發達,但是核心部件依賴俄羅斯,不能自主,更談不上自力更生。

可以說烏克蘭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大俄羅斯的一個器官,

以上是以前外交部的內參【各國概況】70、80年代的幾個版本對蘇聯經濟部份的概括,其經濟部份說這不單烏克蘭部份如此,其他加盟共和國都如此,原因是蘇聯是個脫胎於一個殖民帝國的多民族國家,俄羅斯在很多地區不是多數民族,蘇聯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個加盟共和國無法脫離俄羅斯生存,從而防止離心力。

當然,哪個版本都沒有提過大饑荒。

備註,抨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經濟發展畸形的背景是稱頌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路線:是當時中國的經濟路線是備戰備荒為人民,講究各地自力更生,小而全,保留在世界大戰爆發情況下,中國以一國力抗美蘇兩大霸主,最終以遊擊戰的形式把侵略者趕出去。

當時分析指責蘇聯把各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安全建立在蘇聯的窮兵贖武之上,這話倒沒錯。

蘇聯以強大的軍力把防線推到東德跟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境,整個歐洲大陸都籠罩在蘇聯鋼鐵洪流的威脅之下,烏克蘭的經濟安全倒確實不用擔心。

烏克蘭獨立後的困局:

因為烏克蘭本來就是大俄羅斯的一個器官,當然,可以說是被盤剝的一個器官。

但是,它從母體割出來之後,是缺乏獨立生存能力的。(其實很多小國都如此)

所以,其有兩個選擇,轉向西,經濟上融入西歐。繼續留東,經濟是繼續跟俄羅斯繫結。

因為民族、文化、歷史經濟包袱的各種原因,烏克蘭在向俄、向歐的搖擺中,烏克蘭的東部西烏於分裂。

東烏對俄羅斯的依存度高,寧願跟俄羅斯繫結。而西烏對俄羅斯依存度低,不願意再受俄羅斯盤剝。

當然烏克蘭總體還是偏向俄羅斯的,所以,先有獨立思潮的反而是西部。

俗話說,打一棒子給個棗。

烏克蘭在獨立前,雖然也飽受盤剝,雖然也有過大饑荒,起碼是能吃棗的(藥丸的事情另說)

拋開俄羅斯是沒棗子給,還是不願意給棗子這個問題。反正獨立後,俄羅斯給烏克蘭的只有棒子。

強租塞瓦斯托波爾,強賣高價天然氣。當然,烏克蘭敢怒不敢言,只能把跟俄羅斯簽訂條約的天然氣公主季莫申科下獄,該忍還得忍。

2013年,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俄羅斯150億美元援助同大幅降低天然氣價格誘惑下,拒絕簽署對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

但是俄羅斯援助同天然氣價格一時半會也未兌現,甚至很多烏克蘭人因為被俄羅斯欺詐慣了壓根不認為俄羅斯會兌現,烏克蘭社會開始發生動蕩,政治危機加劇。2014年初,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季莫申科被釋放並帶領民眾趕走亞努科維奇。

我不認為俄羅斯在2014年出兵力挺亞努科維奇能根本解決問題。

但凡俄羅斯給個棗吃,烏克蘭也就是一個大白俄羅斯。

你不給棗吃,光打棒子,俄羅斯的斯德哥爾摩效果最終不敵西方的糖衣炮彈效果。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現在堅決抵抗俄羅斯的烏克蘭人,當初是親俄的。

季莫申科是簽訂高價購買天然氣並送租塞瓦斯托波爾的「賣國賊」並因此入獄。

澤連斯基是紅軍的子孫,是說俄語的居民,是俄羅斯的娛樂明星,還是是普京的坐下賓(當然,坐上賓他不夠格)。

烏克蘭人的大俄羅斯情節,在俄羅斯的大棒同西方的糖衣炮彈的雙重攻擊下,最終灰飛煙滅。

明顯的反差案例:

立烏之別:

烏克蘭是歐洲大國,但長期忍受俄羅斯的欺壓盤剝,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俄兵又至矣,最終喪師失地。

立陶宛彈丸小國,斷俄羅斯的公路,斷俄羅斯的鐵路,簡直就是騎在俄羅斯臉上拉屎。

以俄羅斯那種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格,那真是犯其強俄者,雖遠必誅。

俄羅斯對立陶宛卻一直僅僅是嚷嚷不動手?

為啥?因為立陶宛領土上有美國的「合法駐軍。」

有人說,烏克蘭也有美國僱用軍,這件事真假不用考慮,關鍵不是在美國是否有僱用軍在烏克蘭,而是立陶宛有美國「合法駐軍」。

註意這四個字,

「合法駐軍」

我還記得上世紀末,伊拉克的執政黨阿拉伯復興黨鼓吹統一阿拉伯半島,解放阿拉伯人民。1990年8月2日淩晨2時,30萬伊軍以被薩達姆稱為"軍中之軍"的伊拉克精銳部隊--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為主力揮師南下,迅速占領科威特。

沙特嚇得趕忙邀請美國出兵,1990年8月4日7時30分,美軍第82空降師的2300人作為"沙漠盾牌"行動的先頭部隊登機完畢,5分鐘後,運載這批傘兵的飛機奉命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飛前往沙特。

我記得當時央視分析員這樣說的,第82空降師的2300人僅僅有輕武器,他們在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坦克面前,與平民無異。

他們最有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頭盔上的星條旗。

美國在立陶宛的駐軍,戰鬥力幾乎為零。

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立陶宛也擁有最可怕的武器----「星條旗」

打狗還要看主人:

有合法駐軍,就證明有主人了。

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

這主人,真的會幫小弟打人的(能不能打贏另說)。

狗是逐利的:

對於西方有些國家的老百姓來說,當自己國家政權的狗,當其他國家的狗,當誰的狗不是當呢?

當俄羅斯的狗,不給狗糧,沒事挨打,主人餓了還砍你一條狗腿烤著吃。

當自己國家政權的狗,雖然有狗糧,但是也經常兔死狗烹。

當美國的狗,雖然未必有狗糧,別人打你的時候,這主人真出頭的。

所以,有的國家願意給美國當狗,是有民意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