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瞭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4-01-03新聞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大國競爭的關鍵所在,沒有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就沒有經濟的現代化;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正是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推動經濟發展質素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素發展提供更多支撐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蘊含新機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把握住新機遇,提高保障安全的科技水平,鞏固夯實安全發展基礎

發揮科技創新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必須要建立起政府「自上而下」和企業「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文 | 原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素發展紮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九項重點任務之首,並提出「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套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舉措,彰顯了黨中央對當前復雜形勢的準確把握和實作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的堅定信心。

現代化產業體系 是大國競爭的關鍵所在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大國競爭的關鍵所在,沒有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就沒有經濟的現代化;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總體來看,可以從四個方面深刻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意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支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而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建立在先進生產力基礎上的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有利於以質取勝、不斷塑造新的有利競爭,更好支撐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實作在推動高質素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必然選擇。目前,全球價值鏈加快調整和重構,大國之間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具備更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將更好集聚和整合全球優勢資源,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利於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培育和挖掘內需市場,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和轉型升級,增強國內容量、能力和需求,同時將國內經濟發展融入全球化之中,更好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為高質素發展註入強大動力。

實作高質素發展的根本途徑。當前,中國產業發展面臨整體水平不高、結構性矛盾、「卡脖子」技術等困難和挑戰,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經濟發展動力主要依賴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正是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推動經濟發展質素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素發展提供更多支撐。

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有效手段。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下,更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優勢,加快補上工業化基礎、深層次積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高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水平。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蘊含新機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把握住新機遇,提高保障安全的科技水平,鞏固夯實安全發展基礎。

產業體系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技現代化

產業體系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技現代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多項措施,總體來看可以歸為四個方面。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物件及其最佳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誌。總的來看,新質生產力具有四個特征。

一是新要素,新質生產力主要是建立在資本、科技、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基礎上,這些生產要素是人類活動不斷創造和持續積累的結果。二是新產業,新質生產力主要以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為載體,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大多體現為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過程。三是新模式,新質生產力必須要有新的商業模式與之相適應,從而帶來生產組織方式、就業形態、商業業態、盈利模式等一系列變革。四是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尤其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為核心推動力,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的概念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而言的,其疊加了資訊化、數碼化、服務化、智能化以及利用人力資源等新要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加強調制造強國。具體來看,新型工業化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工業化。新發展理念是中國經濟高質素發展的根本遵循。在新型工業化推進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的質素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不斷助力經濟高質素發展。

二是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量。透過發展數碼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能夠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

三是新發展格局支撐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應當建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基礎上,透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讓各類商品和要素資源充分暢通流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全球範圍內更好配置資源、開拓市場。

大力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目前,中國部份產業嚴重依賴國外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供應,導致了「卡脖子」技術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既包括中國現階段在某些領域科技發展水平較為滯後,與國外相比尚有差距,暫時無法進行進口替代,也包括國內有些企業從技術經濟角度考慮,認為從國外采購成本更低,不願意進行進口替代。

為了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必須要從國家戰略角度進行產業布局,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組織對一些戰略性、先導性產業進行聯合攻關,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素發展行動,加強質素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能力基礎。

大力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發揮科技創新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必須要建立起政府「自上而下」和企業「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一方面,發揮政府「自上而下」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這些研究往往具有研究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難以用短期績效評估、產業化難度大等特點,需要國家提供長期穩定的政策支持。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沿方向,中央財政和各級政府應完善對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鼓勵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

另一方面,發揮企業「自下而上」的重要作用,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相關部門應該鼓勵企業創新研發模式,與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建立開放式創新平台,最大程度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在山東鄒平魏橋輕量化基地宏奧全鋁車身整合生產車間,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作業(2023年9月13日攝) 郭緒雷攝/本刊

從四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重視抓落實的重要性,提出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為順利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相關任務,必須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在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質素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推動高質素發展的關鍵。全黨全國上下都要聚焦於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團結協作推動工作部署的順利完成。為此,必須要從思想上進行引導,做到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堅決將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方面,更好發揮有效市場的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著眼長遠進行科學規劃,確保宏觀目標和整體利益的實作。

營造良好積極的創新生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取得一定成效以後,將先進經驗復制推廣。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應當支持地方根據自身特點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實行盡職免責機制,營造有利於原創成果不斷湧現、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創新生態,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各展其能、各盡其才。

激發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宏觀目標的實作,必須依靠微觀主體的行動。實作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目標,離不開各級政府、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參與。為更好激發微觀主體參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應當在職務晉升、要素配置、市場回報等方面,對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和組織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