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意味題目中提到的中美科技差距,馬斯克和SpaceX面對全球尤其是美國的諸多航天企業優勢一直是大型可回收運載火箭, 星鏈不過是其低價航天的一種表現形式 。
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的發射成功率和回收成功率極高,當初預期復用十次的目標目前來看都是嚴重低估,已經出現了多枚十幾手的獵鷹九號,不斷突破自己的上限。
同時 獵鷹系列運載火箭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已經發射70次,平均3-4天發射一次 ,別人尚未掌握的技術,對馬斯克和SpaceX來說已經是熟練地不能再熟練的技術, 運力超過十幾噸的大型火箭以這種頻率發射且近些年保持百分百的成功率,是人類航天史上極為罕見的情形 ,馬斯克甚至豪言今年SpaceX的目標是發射累計1600噸的載荷進入太空,這才是馬斯克和SpaceX的最大優勢,無論是試圖建設凱伯星座的貝索斯和亞馬遜,還是波音、諾格、藍色起源等其他航天企業,都只能"望箭興嘆"。
既然題目問的是星鏈,我覺得 星鏈只用中美作為對比場景來討論很局限 , 原因有二 。
1.低軌衛星星座考慮到其特殊的使用場景和商業市場,主要是美國企業的"內戰",其他國家缺乏相應的建設能力和需求場景。
2.美國科技公司無法代表美國,尤其是馬斯克這種和民主黨政府關系並不好的企業家, 接入星鏈的各國都是聯絡馬斯克本人而不是美國外交部門 。
首先來說第一點,星鏈的對手是誰?是亞馬遜的凱伯或者其他低軌衛星星座,東亞國家因為人口聚集的居住模式,主要發力點在蜂窩通訊,尤其是中國財力雄厚,擁有全球超過75%的5G基站。
歐美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是人口低密度居住模式,因為頻率、波長導致的衰減差異,2G基站可以覆蓋數公裏,但是到了5G基站可能只能覆蓋數百米,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私營營運商沒有財力去全面建設覆蓋面積小且缺乏相關套用的5G網絡,只能在一些大城市進行建設,這才有了天地互聯的需求場景,已經有很多在歐美的留學生都提到過,在洛杉磯、紐約等大城市只要離開市中心繁華地段立馬5G訊號消失殆盡。
簡單來說歐美人口散居同時還有大量海航、航空、野外的活動場景,骨幹網+光纖+蜂窩通訊基站的模式從財務上完全不可行,這才給了星鏈或者其他低軌衛星星座機會。
最重要的正如我前文所說,星鏈不過是其低價航天的一種表現形式,亞馬遜想要發展凱伯衛星星座,主要押寶在其兄弟公司研發的新格連火箭上, 只有這款大型可回收火箭專案成功作為前提,亞馬遜(藍色起源)才擁有低價航天發射的能力,凱伯衛星星座才有可能以健康的方式成功 。
然後就是星鏈是美國SpaceX公司的專案,但是考慮到歐美的國情與我們不同, 你很難說SpaceX公司的成就就等價於我們刻板印象中美國官方的成就。
已開發國家咱們就不談了,就說說那些發展中國家,截至目前因為試圖引進星鏈專案,各國出面的有:
巴西通訊部長法比奧·法裏亞(Fábio Faria)、巴西前總統雅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 )
菲律賓 Henry Sy Jr
蒙古數碼發展和通訊部長Uchral Nyam-Osor
哈薩克共和國空間通訊中心(RCSC)董事會主席Malik Zhuiriktayev
..........
這些各國地位不低的人物,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並沒有因為星鏈而去聯系美國政府的人員,他們直接同馬斯克本人及SpaceX取得了聯系 ,如果可以他們或許未來也會聯系貝索斯......但是 他們大概率不會因為衛星寬頻的服務問題聯系拜登或者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