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沈瑞禮:台灣打造「人工智慧島」有致命缺陷

2024-07-25新聞

台灣地區財政部門日前樂觀預測,人工智能套用等將拉動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的持續增長。聯系到之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曾公開宣稱,要將台灣建成所謂「人工智慧島」,似乎民進黨當局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寄予很高期待。只是,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真的如此迅速嗎?

台灣芯片業的崛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全力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之時。台灣趁機大舉進軍芯片制造業,快速搶占了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部份份額,並在隨之而來的資訊科技產業爆發中,培育出台積電等一批優秀企業,一躍成為全球芯片業重鎮。這種大好局面本應成為島內經濟民生福祉不斷騰飛的優質資源,但遺憾的是,在民進黨的惡意操弄下,島內芯片產業一步步淪為對抗大陸的政治工具,甚至被稱為「護島神山」。這種主動將自身關鍵資產轉化為對抗武器的荒誕行徑,如同將利刃架於自身脖頸、以此威脅他人不要傷害自己,不但令國際社會側目,更令全球產業界深感不安。

美國政府於2020年前後推動「芯片業回流」,強迫島內芯片業搬遷,台積電不得不投資650億美元在美建廠,打破了其堅守數十年「先進制程不出島」的底線。至2024年4月台積電宣布在美興建第三座先進制程廠時,美國掏空台積電的意圖已路人皆知。與此同時,日本也沒有放過分一杯羹的大好機會,台積電在日投資的芯片制造廠一期工程已於2024年2月完工,二期工程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隨著資金、人員和技術的大規模外流,台灣芯片業被美日聯手空心化之日可能已為時不遠。那麽,賴清德等在將台灣芯片產業拱手送人後,為何還要強提所謂「人工智慧島」?

首先是愚弄島內民眾,賴清德無疑是想借黃仁勛及輝達公司向島內示好之機,樹立「懂經濟、拼經濟」的正面形象,改善島內民眾對綠營不擅發展經濟的看法。但實際上,人工智能產業鏈很長且細分領域繁雜,芯片制造不過是其中一環而已,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全面振興需要完備的工業基礎,以島內產業結構看根本不具備條件,只能作為一環融入全球產業鏈,而這需要和平友善的外部發展環境。再者,人工智能產業高度依賴套用場景和市場規模,而台灣地區的市場規模和套用場景都極為有限,唯有充分發揮大陸地區空間優勢和場景優勢、走「專、精、特」之路才是正解。因此無論從區域經濟結構而言,還是發展環境而言,目前的台灣要成為「人工智慧島」幾無可能。

歷史上,台企發展之所以順風順水,關鍵就在於遠離政治操弄、專註於全球產業分工、順應技術產業發展大勢,努力鍛造自身獨特競爭力。台灣政客們唯有停止對產業的政治操弄,回歸兩岸友好、共謀發展的正道,才有望將台灣發展成「人工智慧島」,否則這只能是給島內民眾畫的一張大餅。

若事情僅止於此,也不過是島內政客自欺欺人的低劣話術而已:我提個發展願景,成了就是我的功勞,不成就是大陸搞破壞。但「人工智慧島」概念的真正危險之處在於,它或將成為美軍在台打造「無人地獄」的戰略掩護。

2024年6月,美印太司令部司令山緲·帕帕羅公開聲稱,美軍已制定一項計劃,利用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艦艇等裝備,把台灣變成「無人地獄」,以此阻撓中國的統一。再加上2023年美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公開稱,必要時「美國將摧毀台灣高精密半導體設施」,島內民眾對於台灣被美軍變成「焦土」和「地獄」的未來場景極度恐慌憤怒。賴清德在此時強調「人工智慧島」概念,極有可能是在指鹿為馬以民掩軍,為美在台大規模部署各類智能化武器裝備洗地。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武器化是國際社會的敏感議題,美軍在此方面也受其國內輿論的嚴重掣肘,對此美軍一方面透過推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對沖反對聲音,另一方面則設法「禍水外引」,在世界各地的沖突中不遺余力地推進智能化武器實戰化。2024年2月,美國【時代】周刊披露了大量美國人工智能企業參與俄烏沖突的事實,一些企業高管毫不避諱地稱「在戰場上我們可以做一些美國內無法做的事情」。

不難想象,美軍或將在「人工智慧島」概念的掩護下,向台大量拋售各種智能化產品,各種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艇,以及各式智能機器。它們將打著民生福祉的幌子進入台灣的城市鄉村、街頭巷尾,悄無聲息地將島內民眾綁為人質,成為美軍將台灣變為「無人地獄」的工具。(作者是技術經濟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