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2024-10-04新聞
作者:王蘊(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圍繞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一系列部署,強調「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新征程上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註入了強勁動力和活力。
準確認識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和對外開放新要求,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取得歷史性成就,使高水平對外開放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外貿高質素發展取得新成效。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2023年中國貨物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達到14.2%,較2012年提高3.1個百分點,連續15年居全球首位。貿易結構持續最佳化,鋰電池、光伏產品、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出口增長強勁,服務貿易、數碼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廣闊市場空間,2023年進口規模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2024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1.17萬億元人民幣,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
投資國際合作深入發展。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居世界前列。外商投資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對外商直接投資全面實作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金融、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領域開放步伐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形成,打造「投資中國」品牌,2024年上半年吸引外資規模近5000億元人民幣,新設立外資企業近2.7萬家。「中國投資」遍布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6年保持世界前三。
制度型開放取得積極進展。不斷深化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自貿試驗區累計總結提煉形成349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等平台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率先構建與之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碼貿易、營商環境等方面逐步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生效,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2個自貿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碼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
區域開放發展更為協調。分批次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累計開展3500余項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改革試點。海南自由貿易港圍繞「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流動」探索建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東部地區制度型開放帶動效應持續釋放。中部地區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高地,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提速,加快構築向西開放重要支點。東北全面振興在對外開放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平台不斷提質升級,對外開放制度紅利持續釋放。
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成就卓著。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合作平台。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在共建國家和地區建立了80多個經貿合作區,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為當地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使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成功建設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批標誌性專案,有效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
準確把握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要求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以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空間,必須準確把握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要求,找準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點和方向。
開放範圍更大。增強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客觀上要求提高全面開放水平,解決區域開放布局不平衡問題。透過最佳化區域開放布局,不斷拓展開放範圍、完善區域開放功能,推動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有機銜接,立足各地產業結構、資源稟賦、創新能力等方面基礎條件,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做優做強開放平台,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東中西互動協同開放,推動實作全面開放與區域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
開放領域更寬。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觀上要求進一步拓寬開放領域。在制造業已取消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的基礎上,將服務業作為重點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順應新領域新賽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數碼貿易、跨境電商、綠色貿易發展,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加快營造有利的開放制度環境。
開放層次更深。經濟全球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國際經貿規則從邊境措施向邊境後措施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吸引集聚資金、技術、人才等優質要素,客觀上要求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改革「邊境後」管理制度。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利用共建「一帶一路」平台,打造共建國家和地區間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接的示範性制度安排。
開放更為安全。在對外開放更加深化的背景下,影響國家安全的國內外因素相互交織,中國開放發展面臨新挑戰。客觀上要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程中,以高水平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維護開放安全,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構建與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著眼於切實維護經濟安全,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要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認真落實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新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新征程上,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部署,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加快建成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中國式現代化註入強勁動力和活力。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深度融合。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推進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進一步深化改革,實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充分發揮自貿試驗(港)區「先行先試」作用。堅持自主開放原則,有序擴大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務等市場對外開放,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加強與新興經濟體合作機制創新,履行大國責任、體現大國擔當、作出大國貢獻,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
加快完善投資合作機制,促進高質素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在高質素引進來方面,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特許、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在高水平走出去方面,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增強中國在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推進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有序開展重點領域國際投資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打造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和服務網絡。
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貿易強國建設。一方面,建立健全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營造有利於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持續最佳化貿易結構,增強貿易韌性和安全性。創新發展數碼貿易,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支持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全球集散分撥中心,增強大宗商品貿易保障能力。健全貿易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出口管制體系和貿易救濟制度。
統籌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打造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最佳化各區域開放功能分工,促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持續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著力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依托沿海、沿江、沿邊和交通幹線,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鼓勵自貿試驗區、自貿港開展首創性、整合式制度探索。進一步完善推進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機制,促進戰略政策規則對接、貿易投資平台連結和專案實施機制銜接,紮實落實中國支持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