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與俄羅斯不僅邊界有一千三百多公裏,俄聖彼得堡和波羅的海出海口就在芬蘭附近,也是飛地加利寧格勒與本土海上必經之地。
芬蘭加入北約和美軍設立軍事基地後,就等於美軍和北約的炮口捅進了俄羅斯的被窩裏,把刀尖抵住了被窩裏俄羅斯的胸口上。
歷史上芬蘭曾經是俄羅斯的一部份。
1809年,俄國暴揍當時的北歐強國瑞典搶來了芬蘭,雖然名義上把它搞成一個大公國,有獨立的議會和政府,只不過俄芬蘭大公由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兼任。
後來趁十月革命獨立,不過蘇聯認為芬蘭離第二大城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太近,會威脅到這座城市,而且在二戰中芬蘭與德國勾勾搭搭,蘇聯怎麽看都不爽,就朝芬蘭舉起了砍刀。
芬蘭見勢不妙,從1939年10月起全國停課、備戰。蘇聯隨後對芬蘭提出把邊境向西推移,為列寧格勒(聖彼得堡)提供足夠的安全距離,芬蘭當然不答應,兩國談判了一個多月沒談出什麽東西。
蘇聯等不及了,在11月底開始打芬蘭,史稱「冬季戰爭」。
在人們的印象中,芬蘭對蘇聯就像是螞蟻對大象:芬蘭的國土面積只有33萬多平方公裏,而蘇聯2000多萬,是芬蘭的70倍;芬蘭的人口僅僅440余萬,而蘇聯將近2億,是芬蘭的40倍;芬蘭的常備陸軍只有3.2萬人,而蘇聯的軍隊規模比芬蘭整個國家的人口都多,芬蘭的那點兵力還不夠蘇軍塞牙縫的。
但恰恰看似一邊倒的戰爭,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芬蘭漫長嚴寒的天氣,1米多厚的積雪,茂密的森林,沒完沒了的湖泊(芬蘭是千湖之國),堅固的曼納海姆防線,讓蘇軍重火力裝備幹著急使不上勁。
而擅長滑雪的芬蘭軍隊面對強敵,最大程度的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對蘇軍產生極大地殺傷,創造了很多以劣勝優的光輝戰例。
這次105天的戰爭中,蘇聯紅軍共投入120萬大軍,損失了約20萬,傷亡合計70萬,5000人被俘。而芬蘭的傷亡人數僅有2.6萬人,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
可惜結局差強人意。
芬蘭畢竟小國寡民後勁不足, 曠日持久地打仗耗不起,最後只能認輸,蘇聯慘勝。
芬蘭被迫割讓11%的領土和30%的資產,並且獨自承擔了國家在人力、物資上的巨大損失。
後來兩邊都打怵了,從此蘇芬一直沒出什麽大叉,小心翼翼一直到現在。
芬蘭。
它是北歐中唯一一個非日耳曼民族國家,同時它的西鄰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維京人,東邊是戰鬥民族俄羅斯,芬蘭成了夾心曲奇。
同時,它是近代唯一一個沒加入蘇聯的俄羅斯歐洲鄰國,原因除了在二戰前的蘇芬戰爭重創了蘇軍留下心理陰影外,也與芬蘭在冷戰期間采取了一個政策有關——「芬蘭化」。
通俗的說, 「芬蘭化」是指一個國家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不在外交、政治上挑戰「老大哥」的決定。
對蘇聯來講,中立的芬蘭對自己沒有什麽威脅,遠比強吞芬蘭付出巨大代價要強,所以兩邊相安無事。 芬蘭憑借中立身份,搖身變成為連線西方和蘇俄的「灰色地帶」,在對外貿易中意外地發展了起來。
直到蘇聯解體芬蘭才松了一口氣,單方面廢止了與蘇聯簽訂的友好互助協定,以及【巴黎和約】中對芬蘭軍備的限制,也建立了與北約完全相容的軍隊,加入歐盟,恢復真正獨立的國家主權。
俄烏戰爭爆發,芬蘭發現到了加入北約徹底融入西方的時候了。
1,這時入約名正言順。西方已經把俄羅斯對烏軍事行動渲染成了侵略,現在順勢加入北約不僅沒有阻力反而有很強的動力,另外北約再次東擴造成的外交影響也會被烏克蘭戰爭掩蓋抵消掉了。
2,西方與俄羅斯已經搞得水火不容,即使俄羅斯搞包括軍事在內的各種反制,芬蘭也有了靠山。
3,俄烏戰爭下,俄軍事實力不足以讓芬蘭顧忌俄羅斯的想法。 所以,落井下石是目前芬蘭最佳的選擇。
不過要提醒下,美國太遠、俄羅斯太近,註定千年萬代要和毛子做貼身鄰居,單靠美軍的進駐是不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