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能說說南明的歷史嗎?

2014-11-26新聞

簡述明鄭時期台灣的政治發展

董昱君(黑龍江大學)

【摘要】明朝時期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頻繁不絕。永樂年間鄭和曾率船隊在台灣停留整修。17 世紀 20 年代的明朝末期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地移居台灣,這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台灣社會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而率領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方面從事農耕、貿易,另一方面則組織武裝力量防範與抗擊倭寇與荷蘭人。崇禎元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發動組織起數萬災民到台灣墾荒定居,台灣島上各地逐漸形成了許多村落。台灣自此進入了大規模的開發時期。

15 世紀到 17 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使世界進入到了大航海的海權時代,歐洲新興的航海強國紛紛湧入亞洲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積極展開拓展勢力的活動。伴隨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一個屬於海盜的黃金時代也同樣來臨。天啟四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力量侵入台灣南部,旨在建立與中國、日本的貿易中轉據點,意圖在搶占東亞市場過程中獲得先機。1626 年至 1642 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台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但在之後被荷蘭人驅逐。荷蘭殖民者盤踞長達台灣 38 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了提高米、糖等農作物的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及澎湖居民遷往台灣實行開墾。荷蘭人實行強制性的高壓統治,將土地據為已有,強迫台灣人民繳納各種租稅,大力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其他各個國家,並牟取高額利潤。天啟元年台灣爆發了以郭懷一為領導的大規模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武裝起義活動,最終失敗。

鄭成功在兩次北伐失利後,回師廈門,大力修造艦船,意圖驅逐盤踞台灣的荷蘭人,收復國土,獲得更為良好的反清基地。

1661 年 4 月,鄭成功留下部份兵力守衛廈門、金門,率領 2.5 萬將士及戰艦數百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4月 30 日鄭成功軍隊在鹿耳門(今屬台南)登陸並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終將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總督揆一及荷軍圍困在熱蘭遮城內。鄭成功在致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長達 9 個月的圍城之後,台灣總督揆一於 1662 年 2 月 1日簽署投降書。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廢除了荷蘭殖民者的所有管理體制與機構,仿明朝中央官制,設六官,府城分為東安、西安、宋南、鎮北四坊,各設首領,管理事務。將赤嵌樓改為承天府,設一府二縣。府及承天府,縣則為天興縣、萬年縣。天興縣主管北路,萬年縣主管南路。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總稱台灣為東都,此後鄭經又改稱東寧。咨議參軍,又稱為幕府,為延平王最高行政單位,總理政務、類似宰相之職。參軍府轄下又設立六官,六官之下又設左右協理,協理之下為左右都事。另外,又設立察言司、承宣司、審理司、賞勛司、中書科、儲賢館、育胄館等官僚機構。鄭成功積極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屬隨軍赴島內各地大力墾荒,很快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了一大批村鎮。跟隨鄭氏到達台灣的,除了少數本屬於浙江魯王部下的東南忠義之士,其余絕大多數官員和軍人都是海上活動集團的成員。福州與泉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然而鄭氏集團的主要大臣除少數幾人之外,都是善於弄潮海上而不習書本的風濤健兒。因此鄭成功主政後大力發展教育,並在高山族居住區設立鄉塾,送子女入學者還可減免賦稅和徭役。一批註重漢民族氣節的仁人誌士也跟隨明鄭政權東渡台灣,形成台灣的明朝遺民群體,他們堅持漢族「華夷之辨」的儒家正統觀念,表現出強烈的民族精神,在明鄭同清政府的鬥爭中,又產生出了分據台灣對抗清朝的本土意識。這種現象的實質是明朝遺民對抗滿族統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灣從而轉化成熱愛台灣這塊不受清朝統治土地的本土意識。這種民族精神與本土意識的並存與互動,構成台灣漢族民眾反抗清朝滿族統治的兩個思想層面。

嘉靖四十四年,西班牙殖民者占據了菲律賓。萬歷三十一年和崇禎十二年,西班牙人兩次大規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在菲華人死亡人數多達五萬余眾。1657 年,鄭成功曾致信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華人領袖,要求停止與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的貿易往來。在 1662 年收復台灣之後,鄭成功於四月派遣意大利籍天主教神父李科羅到菲律賓向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鄭成功聞訊大怒,決意率領艦隊攻取菲律賓。他一方面安置撫恤從菲律賓逃亡台灣的華僑,一方面訓練組織軍隊,並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便戰時可以裏應外合。但他卻在出兵前得知兒子鄭經與乳母存在奸情,便命部將鄭泰殺掉鄭經,鄭泰恩不忍而抗命。

鄭成功在盛怒之下,又身患瘧疾,不久病逝。鄭經繼承延平王王位後,仍駐守在廈門。但由於清朝政府自實行「遷界」政策以來,沿海 30 至 50 裏地區皆淪為荒地,這使得鄭氏家族控制下的「山路五商」無法獲得出口物資以供應「海路五商」,廈門失去了物資和情報來源。1663 年 10 月,清荷聯軍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4 年三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各島,全面撤兵退守台、澎,於初十日抵達台灣。此次退守台灣,也是鄭氏所代表的南明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鄭經所轄的軍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有7000 人。同年八月,升天興縣與萬年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又於澎湖安撫司外加南北路兩安撫司,這是東寧的一府、兩州、三司。鄭經將承天府轄下的天興萬年兩縣改制為州。承天府典兩州下,又增設三安撫司(澎湖安撫司、南路安撫司、北路安撫司)、四坊(東安坊、寧南坊、西定坊、鎮北坊)、二十四裏及數量不等的台灣原住民社。鄭經以陳永華為總制,掌理國政。陳永華提出「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三十年與中國相甲乙」,督諸鎮墾田,栽種五谷,插蔗煮糖,修埕曬鹽,廣事興販,國用日足。鄭經令各鎮於農隙時教習武藝,「春、秋操練陣法」,並檄各鎮,入深山采辦桅舵,修葺、興造船艦。平時裝載貨物,興販各國。從此,「台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英國和西班牙曾經先後派遣使者出訪台灣,鄭經允許其通商,但拒絕西班牙在台灣傳教的要求,並面告西班牙使者:華人到呂宋(菲律賓)經商,「不許生端勒掯」,「茍背約,立遣師問罪」。1667 年和 1669 年,清政府兩次派人到台灣議撫,鄭經均堅持「照北韓事例」,和議均未成。鄭經、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 22 年,獎勵制糖、制鹽,大力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明鄭末期台灣人口已近趨 20 萬。

鄭氏海商軍事集團進入台灣,也是中國長期從大陸向海洋發展的高峰。這種商業貿易的開拓活動與西方的海洋貿易是相似的。海洋貿易發展的原始動力就是美洲新大陸的貴重金屬流入到舊大陸,使得舊大陸在經濟領域的資金大振幅增加。黃金和白銀源源不斷地從新大陸的礦山,經過高桅船,再經過海上集團,流到中國東南和南方的商家和農戶——從作坊取得瓷器和日用商品、從農戶取得生絲和綢緞。中國東南沿海的財富積累,成為這一地區發展的基礎,促進了當地市鎮的湧現,亦及東南地區的城市化。這些現象,乃是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三者既有交錯和重疊,也有抗拒和抵制。

【參考文獻】

[1] 許綽雲 . 台灣四百年 [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6.